正文 我們崇拜誰(1 / 1)

“董存瑞,十八歲,參加人民遊擊隊;炸碉堡,犧牲了,革命的任務完成了。”

這是我小時候經常唱的兒歌之一。這首兒歌用到了“人民,犧牲,革命”這樣的極其嚴肅甚至沉重的字眼,我們這一代人就是唱著這樣的歌謠長大起來的。不但唱,邊唱還邊表演,我們摹仿著電影裏的情景,用細小的手臂把假想中的炸藥包舉起來,同時高呼:為了新中國前——進——我們拚盡全力這麼喊著,覺得周身的血液都在沸騰,完全滿懷了忠誠。

是的,董存瑞,黃繼光,邱少雲,趙一曼還有好多好多英雄人物,都是我們崇拜的對像。這些人物有共通的特點,他們都是為了別人或者為了信仰而犧牲自己,他們身上有明確的強烈的政治傾向,無私使他們無所畏懼,有鋼鐵般的意誌,大義凜然,他們每天都活在我們的言語、行為與心靈深處。我們巴望著某一天能夠有機會也成為那樣的英雄。那時,我們真是太想當英雄了。

那是一個為孩子們貫注理想的時代。

現在,根據我對我女兒和她的同學朋友的觀察,我發現他們崇拜的對象——準確一點說應該是偶像,跟我們當年有很大不同。無非也就是一些演藝名星例如王菲,或者體育名星例如邁克,喬丹,或者年紀輕輕就發大財的商界名星例如比爾.蓋茨,多數都是外國人。現代傳媒使這些人的知名度遠遠高於當年的董存瑞,而且使他們輕而易舉地成為世界級的有錢人。我的女兒和她的同學朋友對這些人物的熟知程度令我驚訝,乃至生氣。我認為這是十分庸俗的,這樣下去我的女兒簡直一點出息都沒有,一個不過會在台上蹦蹦跳跳亂喊亂叫的人怎麼值得崇拜呢?我曾經很嚴厲地跟她指出過,但她輕描淡寫地回答道:你們那個時候是什麼時候?

現在的孩子都這樣,對那個時候既毫無了解,也毫無興趣,他們熱愛現在。那個時候是什麼時候?那時候我們的共和國還很年輕,大家的日子還過得非常艱苦,任何人都能感受到一種有關民族危亡的緊迫,帝國主義修正主義是一個時刻掛在大家嘴邊上的字眼,連孩子們也需要分擔國家和民族的憂慮,那顯然是一個必須召喚英雄的時代。

那個時代真的過去了嗎?

如果真的過去了,那當然好,每一個小孩子都應該過上無憂無慮的痛痛快快的日子,他們不應該是為著流血犧牲才來到這個世界上的,他們應該比我們幸福十倍百倍,否則就不能解釋無數先烈到底為我們留下了什麼。我因此倒也覺得女兒他們的確有自己的道理,我擔心我的一些看法隻是源於自己的落伍,很可能是對年輕人的束縛,如果他們可以不必像我們當年那樣嚴肅,那樣沉重,如果他們願意崇拜誰就崇拜誰,哪怕不過是隻會在台上蹦蹦跳跳亂喊亂叫的角色,這難道不是一樁很好的隻能說明我們國家和民族已經興旺發達的事情嗎?我女兒-告訴我,今年聖誕節,在點亮白宮前麵那棵聖誕樹的儀式上,雖然有克林頓夫婦在場,但主角卻是一個運動員,因為人們對那個打棒球的小夥子比對總統更加感興趣,那個不過是打打棒球的小夥子才是英雄,才是人們崇拜的偶像。

我雖然理解我的女兒,但還是不怎麼高興,好像我們當年崇拜的英雄到現在就算不了什麼似的,我隻能這麼想,一,真正的英雄是永遠也不會過時的,例如董存瑞——我幸災樂禍地看到一些現在的名星不出三天就過了氣;二,每個時代都有自己的英雄人物。

我希望我的女兒有所崇拜——不論是什麼樣式的英雄,因為隻有目空一切誰都不崇拜,才是最要不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