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非的種族隔離和種族歧視無處不在,深入社會的各個角落,公共汽車、商場、餐館、郵局、醫院、電影院、圖書館、公園、理發店、廁所、教堂等公共場所,都實行嚴格的種族隔離製度,黑白分開,黑人不能進入為白人提供服務的場所。
南非黑人為了捍衛自己的生存權利,進行了長期不屈不撓的鬥爭。1912年,一批黑人律師、教師、牧師和部落酋長,組織成立南非第一個黑人民族主義組織——“南非土著人國民大會”。第二年,該組織就開展了反對《土著人土地法》的鬥爭。
1923年,土著人國民大會改名為“非洲人國民大會”(簡稱“非國大”)。此後,非國大一直是南非最大的反種族主義組織,在反對種族主義的鬥爭中發揮了重大作用。
1950年6月26日,非國大組織了首次全國性大罷工。1952年,非國大組織了規模更大的反種族隔離鬥爭——蔑視不公正法運動,非國大青年聯盟主席曼德拉組織和領導了這場鬥爭,他走村串巷發動黑人。6月26日,南非全國各地的黑人同時發動,他們進入專門供白人出入的場所,公開向種族隔離製度挑戰。這場鬥爭持續了好幾個月,當局抓捕了約8500人。非國大威信大增,會員人數從不到1萬人猛增到10萬;曼德拉受到群眾擁戴,當選為非國大副主席。國際社會也開始關注南非,聯合國開始討論種族隔離問題。
1955年非國大聯合其他組織,發起召開“人民大會”,近3000名代表參加會議,其中有黑人、白人、有色人。大會通過《自由憲章》,要求各種族平等。
南非當局對黑人的反抗進行了殘酷的鎮壓。1956年12月逮捕了曼德拉等156名“人民大會”的組織者,指控他們犯有“叛國罪”,審判一直持續到1961年。1960年4月,當局宣布取締非國大和泛非主義者大會兩個反種族主義組織。
非國大轉入地下鬥爭,並積極籌劃武裝反抗。1961年12月,非國大成立軍事組織——民族之矛,發動反對種族主義者的武裝鬥爭,曼德拉擔任總司令。泛非主義者大會也建立了自己的武裝。1962年8月,曼德拉不幸再次被捕,兩年後被判終身監禁。曼德拉開始了漫長的鐵窗生涯。
南非當局加強了對黑人反抗運動的鎮壓,國內一片恐怖。進入20世紀80年代,南非黑人的反抗再起高潮,要求釋放曼德拉的呼聲越來越高。國際社會尤其是西方大國,開始全麵製裁南非。1985年9月,美國對南非實行經濟製裁,1986年,歐洲共同體成員國、英聯邦國家加入製裁南非的行列。許多大型跨國公司紛紛撤出資本,退出南非。
在國內外的壓力下,1989年擔任總統的德克勒克開始進行政治改革。1990年,政府無條件釋放曼德拉,解除對非國大等反種族主義組織的禁令。
1990年5月和8月,以曼德拉為首的非國大代表團與南非政府代表團舉行兩次政治會談,曼德拉宣布非國大暫停武裝鬥爭,政府承諾釋放政治犯、修改國內安全法規。1991年,南非議會取消80多項種族主義立法,100多項法令中的種族主義內容被刪除。南非種族隔離製度終於喪失了法律基礎。
1991年12月,南非19個政黨和組織的代表舉行“民主南非大會”,討論南非新憲法的製訂。1993年4月,26個政黨和政府代表團舉行製憲談判,最後達成協議:1994年4月27日舉行不分種族、一人一票的全民大選。1993年年底,南非議會通過南非曆史上第一部非種族主義的臨時憲法。種族隔離製度在法律上被徹底廢除了。
1994年4月26日到29日,南非大選如期舉行,2000多萬選民(其中黑人1600萬)參加投票,非國大獲勝,非國大主席曼德位成為新南非第一任總統。
隨著新南非的誕生,人類曆史上臭名昭著的種族隔離製度終於被埋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