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章 土地管理(1 / 1)

一、土地資源調查

1985年6月,完成全縣概查土地總麵積為7149.83平方公裏,合10724755畝,2002年,建成1:10000數據庫工程,對國土資源進行信息化管理。完成了7個鎮的地籍調查,調查麵積9.61平方公裏。

二、地籍管理

(一)非農業用地清查、申報登記

1987年7月,對1982年以來農村亂占耕地建房情況進行全麵清查和處理。1988年12月,全縣共申報國有土地的單位和個人1292個,用地麵積2372.1畝,其中國家機關269個,用地麵積2.7畝;工礦企事業單位259個,用地麵積10.2畝;文教衛生102個,用地麵積2.1畝;交通用地14.8畝,林、牧場用地2309畝,城鎮居民及其它用地534宗,麵積33.3畝。經武威地區土地管理局抽樣驗收合格率達98%。

2005年,全縣19個鄉鎮均建立土地統計簿冊。

(二)農村集體土地登記發證

1991~1994年,完成了全縣22個鄉鎮、193個行政村、1個國營牧場及駐天部隊和鐵路、水利用地的土地登記發證任務。

1989年8月,進行農村居民宅基地登記發證試點工作。至1994年11月底,共登記38089戶,發證35652本,麵積達15550.6畝,占應發證戶的93.6%。1996年,全縣農村宅基地登記發證工作全部完成。

(三)城鎮地籍調查

1991年5月,對縣城進行土地權屬調查和地籍測量工作。至1992年,完成了縣城346宗地的土地權屬調查,並完成縣城5.9平方公裏的控製測量、4.2平方公裏的細部測量、33幅1:1000的地籍原圖、346幅宗地圖的繪製及麵積量算和彙總等工作,12月2日通過省級驗收。1994年,天祝縣城鎮地籍調查被國家土地管理局評為優秀成果一等獎。

(四)土地變更

土地變更清理登記始於1992年,至1998年,國家、集體、個人土地使用權變更的共有273宗,麵積227334.5平方米。其中國有土地80宗,麵積53334平方米;農村集體土地193宗,麵積51867平方米。

三、土地征用與執法

(一)用地管理

1988~1998年,全縣共審批國家建設用地項目216宗,麵積3264.2畝,其中耕地1126.6畝;審批集體單位建設用地128.2畝,其中耕地79.9畝;共下達農村居民建房用地指標2875畝,其中耕地1079畝,實際審批3946戶,麵積1423.7畝,占總指標的63.4%,其中耕地198.6畝,占耕地指標的18.4%。至2000年,全縣農村居民建房用地控製在指標以內,節約耕地880.4畝,有30%的鄉鎮從未批占一分耕地。2001~2005年,經市上審批建設用地525畝,其中耕地355畝。建設用地中用於城鎮建設207畝,其中耕地90.5畝,用於農民建房221畝,其中耕地31.29畝。

自1999年起為新建連霍高速公路天祝段征集土地2927.22畝,其中耕地1838.95畝;為蘭武鐵路二線建設征地1205.83畝,其中耕地773.79畝。西油東輸管道工程建設征用土地154.36畝,其中耕地29.03畝。

(二)土地執法

1989年,土管局內設監察股,後成立土地執法隊,194個村民委員會幹部兼任村級土地監察信息員,後又在村民小組設信息員。1997年4月,在縣人民法院成立了天祝縣土地執法巡回法庭,對嚴重的違法案件實行聯合辦案,對於難以執行的案件依法強製執行。

至2005年,全縣19個鄉鎮均達到“三無”(無違法批地、無違法管地、無違法用地)標準,達標率達100%。

四、管理機構

1988年7月,縣土地管理局成立。2002年6月,土地管理局與地質礦產局(包括黃金管理局)合並成立國土資源局。同年成立縣土地收購儲備中心,隸屬國土資源局。

1989年6月,各鄉鎮相繼成立了土地管理所(站),負責本鄉鎮土地管理的具體業務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