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曆屆委員會首次會議
政協天祝縣委員會一屆一次(擴大)會議於1956年4月6日至11日在安遠召開,出席會議的代表和特邀代表共66人。
政協天祝縣二屆一次全委(擴大)會議於1962年3月19日至26日在安遠召開,應到委員54人,實到39人,列席46人,其中中共黨員26人,民族宗教中上層人士19人,其他人士40人。
政協天祝縣三屆一次全委會議於1965年6月23日至27日在安遠召開,應到委員32人,實到28人,列席4人。
“文化大革命”開始後,政協活動停止。
政協天祝縣委員會四屆一次會議於1981年6月7日至14日在安遠召開,出席委員49人,分中共、民主黨派、無黨派愛國人士、民族宗教、文教衛生科技、群眾團體、解放軍、工商、農牧民等9個界別。
政協天祝縣五屆一次全委會議於1984年2月18日至23日在安遠召開,本屆委員50人,分中共、群團、農牧民、台屬、科技、教育、衛生體育、民族宗教、無黨派等9個界別。
政協天祝縣六屆一次全委會議於1987年3月1日至7日在安遠召開,本屆委員59人,分中共、民族宗教、科技、文教、衛生體育、民主黨派、台屬、農牧民、企業、群團等10個界別。
七屆一次全委會議於1990年3月5日至9日在華藏寺鎮舉行。本屆委員111名,分中共、民族、宗教、農林水牧、科技、文化、教育、醫藥衛生、民盟、民進、婦女、共青團、工會、台屬、農牧民、武裝、武警、個協、金融、體育、工礦企業等21個界別。
八屆一次全委會議於1993年2月28日至3月4日在華藏寺鎮舉行。本屆委員111人,分中共、民族、宗教、民盟、民進、教育、衛生、農林水牧、工礦企業、文化、科協、科技界、台屬、工會、體育、婦女、共青團、商業供銷、工商聯、個體工商、武警、農牧民、政法、特邀等25個界別。
九屆一次全委會於1997年11月24至28日在華藏寺鎮舉行。本屆委員120人,分中共、民盟、民進、工商聯、工會、婦女、科協、共青團、經濟界、農牧林、科技界、教育、文藝、醫藥衛生、民族、宗教、台屬、體育、特邀等19個界別。
十屆一次全委會議於2002年11月30日至12月4日在華藏寺鎮舉行。本屆委員129人,分中共、民盟、民進、工商聯、無黨派人士、科協、工會、共青團、婦聯、經濟金融、教育、少數民族、宗教、醫藥衛生、新聞文化體育、科技、台屬、農牧林、特邀等19個界別。
十一屆一次會議於2006年12月10至13日在華藏寺鎮舉行。本屆委員129人,分中共、民盟、民進、工商聯、無黨派人士、科協、工會、共青團、婦聯、經濟金融、教育、少數民族、宗教、醫藥衛生、新聞文化體育、科技、台屬、農林牧、特邀等19個界別。
二、政協常委會
1981年召開的縣政府四屆一次會議上,設立了縣政協常務委員會,選舉了主席、副主席、秘書長和常務委員。設立辦公室。此後陸續設立了民族宗教工作委員會、提案法製工作委員會、經濟科教工作委員會、文史資料工作委員會等工作機構。
常委會一般每季度召開一次,討論全年工作要點、階段性工作安排、調研視察工作、聽取提案辦理情況通報、聽取政府和法院、檢察院工作通報,對重大工作作出安排,籌備下次全委會議等。
三、政協工作
(一)調研視察
縣政協自成立以來,特別是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縣政協積極協助縣委和縣政府落實各項政策,參與了平反“天祝反革命陰謀叛亂案”、反封建鬥爭中擴大化及曆次政治運動中的遺留問題,落實農牧區經濟政策、知識分子政策和台屬台胞政策、民族宗教政策。同時積極配合中心工作,就改革開放、經濟建設等方麵的熱點問題進行調查研究。
第八屆委員會期間,先後對全縣基層醫療衛生情況,教育事業情況,絨山羊基地建設,工業企業深化改革和開展效益年活動情況,農牧業科技推廣應用情況,鄉扶貧攻堅情況,抗災保畜情況,進行了視察和調查。
第九屆委員會從1998年到2002年底前組織了對非公有製經濟發展、扶貧脫貧、縣城東西兩山綠化、縣城市容市貌、祁連山水源涵養林管護、草原植被破壞情況、農牧業基礎設施建設、宗教場所管理等進行了視察調查,並多次組織了送醫、送科技、送教、送文化下鄉為民服務活動。每次調研、視察都向縣委提交調研報告,提出意見建議,作為決策的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