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水上寺藏語名“納樣貢崗瑪”,意為霍爾廣林寺吉祥圓滿洲,寺址在旦馬鄉上寺村。1958年被拆毀。1984年7月20日重新開放。修建有小經堂1座,僧舍6間。寺內藏有明宣德年間大銅鈸1付,禦賜烏金印1枚後(遺失),隻存印盒,造型精美。
華藏寺藏語名“紮底繞卜吉貢”,佛法極盛寺之意,寺址在縣城西北角。初建於明末,屬石門寺管理,後由紮提囊索華藏重建,始稱華藏寺。清康熙時被列為給皇帝頌經祝壽和請領香火錢糧的護國寺之一。1958年後,寺院大部拆毀。原有明、清兩朝所賜禦印、文書、朝服、匾額、金玉佛像、經典、法器等文物全部遺失或毀壞。1981年重新開放,時有僧人2名,破舊房屋10多間。1988年,耗資近20萬元,建成2層18間的大經堂1座,內供神像、唐卡等。
後續建了僧舍等公用房屋35間,鋪麵7間。
極樂寺又名達萬寺(係蒙古語),藏語名“嘉爾多貢欽科達吉琅”,意為嘉爾多寺法輪興旺洲。寺址在安遠鎮極樂村北。由薩班·貢噶堅讚於宋淳六年(1246年)創建。50年代初,有3層30多間的大經堂1座,彌勒殿1座,活佛囊謙2處,僧人18名,寺屬土地800多畝,牛羊數百頭(隻)。1958年後寺院被關閉,1966年“文革”時被拆毀。1987年7月17日恢複開放。修建有1座小經堂,僧舍6間,有僧人2名。
紅溝寺因建在大紅溝鄉紅溝得名,又稱延禧寺。藏語名嘉雅寺,意為廣善寺。建寺年代不詳。清代遭戰亂毀壞後,在三世土觀的關懷下建於今址。1959年被毀。1994年6月30日恢複開放,1995年建佛堂3間。
柔旦噶擦寺寺址在抓喜秀龍鄉。1984年9月,十世班禪額爾德尼·確吉堅讚在抓喜秀龍鄉草原上舉行佛事活動,信教群眾於1985年集資在他頌經、摸頂的地方修建寺院,稱班禪嘛呢康。1987年3月1日,班禪大師賜名“柔旦噶擦”,意為法胤樂園。
此外,於2002年修建了石門溝藥王殿,2004年修建了烏鞘嶺白塔,2005年10月修建了縣城白塔。
(三)活佛轉世
1.第九世魯迦堪布
1990年9月1日,東大寺寺管會和部分信教群眾代表聯名申請尋訪第八世魯迦堪布的轉世靈童。1992年8月,經省活佛轉世工作指導小組批準尋訪。8月25日,成立了由縣委、人大、政府、政協分管領導參加的活佛轉世工作指導小組。此後,東大寺寺管會人員去蘭州拜見省佛協會長嘉木樣,請示活佛轉世工作的事項。嘉木樣按照藏傳佛教活佛轉世儀軌卜算,確定第八世魯迦堪布的轉世靈童在肅南裕固族自治縣皇城區域內10歲至11歲藏族或裕固族男童中。嘉木樣在佛像前用銀盆旋丸的形式,確認肅南縣皇城區泱翔鄉河東村祁兆明、代旦拉毛夫婦之子,10歲男童德格加為第八世魯迦堪布的轉世靈童,取法名為羅藏春來堅措。10月17日,在東大寺舉行了第九世魯家堪布的坐床儀式。省、地、縣和肅南縣政協、統戰部的領導出席了坐床典禮。青海樂都和甘肅天祝、永登等地的4000多信教群眾參加了典禮。
2.第十世達隆佛
1993年5月16日,達隆寺寺管會和信教群眾代表申請尋訪第九世達隆佛轉世靈童。天祝縣委、縣政府報經地區主管部門批準,成立了由縣委、縣政府分管領導參加的達隆佛轉世靈童尋訪工作指導小組。縣委、縣政府有關單位人員和達隆寺寺管會組成了靈童尋訪工作組。嘉木樣對靈童的尋訪給予指示。1994年5月13日,嘉木樣主持了在拉卜楞寺曼巴劄倉佛殿中舉行的轉世靈童的認定儀式。經過銀盆旋丸的方式,認定甘南夏河縣九甲鄉俄華村久謝嘉、德吉卓瑪之子,自幼在拉卜楞寺出家的7歲童僧嘉央紮西為第九世達隆活佛的轉世靈童,並賜法名達隆·羅桑嘉央嘉措,賜十世達隆活佛《祈願頌詞》,指定甘肅省佛學院一級教授嘉央嘉措大格西為活佛的經師。在拉卜楞寺學習的八世土觀活佛參加了認定儀式。1994年8月18日,第十世達隆佛坐床典禮在達隆寺舉行。武威地區有關領導、縣上四大班子領導、縣內大部分寺院的代表、拉卜楞寺的代表前往祝賀,出席了典禮,萬餘信教群眾參加了典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