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大明日報(1 / 2)

稅務局又開始大肆出擊,將近小半年下來,稅務局早已經是臭名昭著。此時的稅務局,一般情況是不下亂收稅的。

然而一旦皇家資本插足某個行業,那麼這個行業就等著遭殃了,稅務局收起稅來那叫一個狠,明擺著就是要把那些商人排擠出局。

“天殺的狗皇帝,又征礦稅,簡直不讓人活!”

“是啊!我的煤礦一年下來也就賺三千兩,可是稅務局就收了我三千五百兩的稅,這生意簡直沒法做啊!”

“那有什麼辦法,既然皇帝征稅,那我們也就隻能提價了。”

一群礦場主都是一陣罵娘,對於礦稅再次唾棄不止,可是皇帝要征收礦稅那也真心是沒辦法。

萬曆皇帝征收了那麼多年的礦稅,隻有一次疑似要被毒死,這才嚇得要取消礦稅,結果突然間沒事了,又把聖旨從內閣搶了回來。

朱由校現在最擔心的,依舊是自己會不會被毒死。

一群礦場主麵對皇帝再次開始征收礦水的問題,隻能采用老辦法,那就是提高售價,將成本分攤到消費者頭上去,隻是出貨量會受到影響,因此這才是礦稅遭到反對的主要原因。

隨著北直隸開始重新征收礦稅,反對征稅的浪潮更加澎湃了。幾乎每天,朱由校都會受到一堆來自全國各地的奏章。

那些還沒被納入稅務局征稅範圍的省份,也有許多官員多管閑事上奏勸諫。從這裏明顯能看出整個大明的商人對新君征收商業稅的擔憂。

雖然暫時隻是在北直隸推行諸多政策,但若有一天普及開了呢?那他們豈不是也遭殃了。

麵對洶湧的輿論,朱由校很快也做出了相應的對策,那就是推出報紙,在漢皇黨、京營、東江軍發行免費發行,作為軍隊士兵平時的學習材料。

林大牛是一名普通的京營士兵,通過夜校的努力學習,此時他已經能夠認識三百多個常用字了。

並且已經可以看著字典自學了,這字典是皇帝親自下發到軍隊的,第一版字典修編得有些粗糙,但是碰上不認識的字,卻是可以自己查找。

這天中午休息的時候,閱讀室裏出現了一份報紙,名為《大明日報》,這是一個極為新奇的東西。

“今天是農曆七月二十一,第一座蜂窩煤加工廠於京城城郊成立,蜂窩煤是一種……同日天子親自視察了蜂窩煤加工廠,並對蜂窩煤工廠管理人員作出批示,嚴肅的說:北方樹木遭到大量砍伐,生態環境令人擔憂,蜂窩煤必須盡快推廣,以徹底取締木材燃料。同時煤炭的供應關乎北方各省百姓的日常生活,蜂窩煤更是利國利民的新發明,工廠要抓緊生產,又快又好的完成生產指標。”

“同日,天子巡視京營,側重巡查了京營官兵的後勤保障工作。京營自改革以來,軍餉直接打入官兵個人銀行賬戶,杜絕了過去吃空餉、喝兵血的問題。巡視中,皇帝陛下做出指示,要使三軍用命,奮勇殺敵,必先保障後勤供應,軍餉發放改革應盡快在各邊鎮推行。”

“皇家軍工廠成功研發鋼製火炮,較之歐羅巴火炮尤為犀利,我大明軍工技術重新領先於世界……”

“稅務局第一季度以來,總計於北直隸征收商稅153萬兩。市井謠傳,天子征收商稅乃是為了個人享樂,頗為荒謬。稅務局所征商稅,日前已全部發往遼東、東江各鎮,充為軍餉為用。”

“目前大名北方各省土地拋荒嚴重,以至糧價緊缺、物價上騰,諸多百姓居無定所、顛沛流離於市井,以做工度日,生活毫無保障。針對這一問題,天子遂發聖諭,北方一切拋荒土地百姓皆可開墾,開墾之後歸為開墾之人所得,官府當立即辦理田契。皇家農業公司也啟動了第二期開墾工程,預計將開墾土地2000萬畝,按照百姓65萬戶。同時將大力修繕水利,爭取開墾土地旱澇保收。”

第一期《大明日報》,內容頗多都是關於皇帝的動向,以及各種辟謠,外加一些發展成果,民間的新聞基本沒有幾條。

《大明日報》是朱由校策劃了一些時日後誕生的第一份類似後世的報紙,不同於官方邸報隻在官場內部流傳,《大明日報》的內容更多,而且文字非常直白,對實事講解非常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