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百姓的就業率因為皇家資本的發展,很快就拉上去了。此前已經有一批在城市裏混不下去,變成貧民的百姓報名開墾荒地去了。
此時京城百姓根本不用擔心找不到活幹,為了應對皇家資本對勞動力的需求,城南的人力市場迅速發展。
隻要去城南人力市場,絕對能找到活幹。
特別是皇家軍工廠,此時迅速成為大明最大的軍事裝備製造商,除了需要很多工匠外,也需要很多普通工人。
軍事裝備製造成為朱由校在京城發展出來最大的產業,帶動就業的能力非常恐怖。單是皇家軍工廠,就已經為京城提供了大量就業崗位,並且還吸引了不少外來人口。要知道此時的皇家軍工廠,規模還在擴大。隨著接下來對邊軍的整編,皇家軍工廠將為幾十萬明軍提供各種軍事裝備。
京城原本隨著招募貧民到城外屯墾荒地,以及裁撤京營發展軍屯,已經把大量貧困人口都安置到了農業生產上,城內人口也隨之減少了很多。
但是皇家軍工廠、鑄幣廠等工廠的發展,使得京城人口再度增長,吸引了很多周邊貧困人口前來京城謀生。
此時的京城確實是更好謀生了。
但是朱由校的目標顯然不止於此,楊國瑞很快就和另外幾個大掌櫃商議出了一個涵蓋整個北直隸的建設計劃,建設開支達到了一千萬元左右。全部都是關於皇家資本各公司的配套設施建設。
道路、車隊、船隊、礦山、倉庫等等設施全部都是建設,從原材料生產,到運輸銷售,都有涵蓋。
這上千萬元的投資,能夠帶動很多就業。
投資完成後,經營規模的擴大,都需要更多工人。
“隻有保障整個北直隸百姓的就業,我們這種稅收加壟斷的模式,才能得以維持下去。朕也將從內帑拿出一千萬元,用於基建。”朱由校決定道,此時內帑已經有一千三百多萬元的款子了。
這些錢再存下去要發黴了。隻有花出去,才能產生經濟拉動效果。
“皇上,如果要投資基礎設施建設的話,全麵修繕北直隸水利是個不錯的項目。”楊國瑞建議道。
“為何?”朱由校有些不解的問道。
“盡管這樣便宜了那些地主,但是皇上卻有理由向他們征稅了。到時候不說征收田賦,就說征收‘水利錢’,而且到時候按畝征收,誰也跑不了。”楊國瑞出了個讓朱由校眼前一亮。
迂回想法是不錯的,雖然說向那些免稅的大地主收稅,意味著和特權士族階級撕破臉。但是朱由校已經決定向東林黨動手了,把東林黨擼下去之後,齊楚浙宣黨這些馬仔不支持也得支持稅收改革。
隻要支持,也能分到一杯羹,不支持就滾蛋。
在分化策略之下,總有官員會出賣士族階級利益的。
“項目是不錯的,不過並不是當前最好的項目。當前最好的基建項目,實際上是城市基建。”朱由校想了片刻之後說道,“我們的壟斷項目,多是針對城鎮百姓。既然如此,我們把銀子通過雇工的方式撒下去,分給底層老百姓之後,隻有城鎮內的老百姓手中的錢最容易通過購買我們壟斷的糧食、食鹽、煤炭等東西被我們收回來。而城外的百姓,他們手上的錢則更容易被民資賺走,那樣我們的資本循環圈就相當於漏水了。”
“漏水!”楊國瑞出神的思索了起來,好似突然感悟了什麼,旋即雙眼放光,有些興奮的說道:“皇上,微臣懂了。這北直隸屬於我們改革的區域,就像是一個水桶,我們的錢就像是水。百姓就如同一顆顆小草,我們把水平均灑在小草上。如果水從水桶裏漏了,這種澆灌就無法持續。但是隻要不是漏得太厲害,實際上也依舊可以維持,因為我們可以在北直隸之外獲得更大的資本。”
“就是這樣,而我們這種不計回報的建設活動,實際上就是人類發展的必然結果。因為財富是通過創造產生的,那些能投入更少勞動力,創造更多財富的經濟活動一旦被我們大量壟斷,就會產生大量的盈餘財富。這些盈餘的財富,將以貨幣的方式表現出來。但是貨幣對財團來說並不重要,因為貨幣並不是財富,很多時候隻是一堆廢紙和金屬。”朱由校心情不錯,於是對楊國瑞提點道:“資產才是財團最核心的東西,所以財團產生大量盈利之後,最終的手段都是將這些財富轉化為資產,這些資產可以是建設成本高昂的,也可以是發動戰爭,最終從敵人那裏奪取的資產。”
總結下來,統治者的經濟建設活動的最終目的,就是為了有更多的富餘勞動力可以揮霍。最終揮霍出去的財富,很可能是被拿去製造統治者喜歡的麵子工程,也可能是被大量消耗在了戰爭之中。
如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為什麼規模可以那麼浩大?就是因為生產力的發展、財團的崛起,讓各個工業化國家擁有了龐大的富餘勞動力可以揮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