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三省總督(1 / 2)

內閣在北方各省的改革措施,簡直讓那些正直廉潔的勤政官員如久旱逢甘霖,被提拔上去之後,也立即成為了內閣改革方案的大力擁護者,執行起來非常上心,對地方水利的修繕,以及保甲製的推廣更是抓得非常上心。

過去這些廉潔勤政的官員,因為沒有大肆收刮,然後去賄賂高官,有些甚至在縣令的位置上一當就是十幾年。

明末的官場就是這樣,你不懂得巴結上官,自身又廉潔勤政的話,上官確實對他們沒辦法,但是他們想要升職卻也是基本不可能。

所以很多廉潔勤政的官員都在基層,被卡在那裏上不去了,於是也隻能管好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其他地方是無能為力了,很多事情隻能事不關己高高掛起。

這次內閣提拔大批基層廉潔勤政的官員的同時,這些被提拔起來的基層官員也拿到了養廉金。

不僅升官了,而且收入也有所增長。

加上內閣的改革措施,又是對症下藥,這些基層官員擁有豐富的基層行政經驗,對內閣這些措施也感到認同。他們自然也明白,內閣提拔他們,目的就是讓他們執行這些改革措施的。既然享有了利益,就存在共同利益,又是為老百姓做實事的措施,執行起來自然是極為上心。

為了保證改革能夠順利進行,沈潅很快又提議朱由校派幾個總督出去,主持、督查各省水利修繕和保甲推行工作。

“派遣總督倒是不錯的主意,但派誰去呢?”朱由校對沈潅問道。沈潅回答道:“臣以為禮部給事中李精白可擔此任。”

“為何?”朱由校問道,他對李精白實在沒什麼印象,自然得詢問清楚。

“李精白勝任給事中前,曾擔任夏津縣知縣。在任頗多建樹,勸耕讀,尚教化,興水利,調繁昌樂,夏津百姓感懷李知縣恩惠,曾為其建生祠。此人背景也比較幹淨,可堪任用。”沈潅回答道。

朱由校仔細考慮了一番,隨後同意道:“那就這個李精白吧!讓他總督陝西、甘肅、河南三省。除了修繕水利和推行保甲,還要及時賑濟受災百姓,並統籌圍剿流賊。”

任命李精白為三省總督,提前是對朱由校沒有威脅。這樣的文官擔任三省總督,顯然不太可能威脅到皇權。

甘肅、陝西、河南三省各路巡撫,很明顯多是混吃等死的貨色。既然如此,幹脆任命個三省總督過去倒也不錯。也算是給這次提拔起來的基層官員保駕護航,讓他們在行政的過程中一旦和那些混吃等死的上官發生衝突,有個申訴的地方。

這三個省份,也是問題比較嚴重的區域。特別是陝西,其次又屬河南,都是災害較多的地區。

陝西主要是陝北黃土高原抗災能力極差,而且陝北延綏鎮還有不少邊軍,容易變成火藥桶。

河南則是黃河災害較多,同時蝗災也多發。隻是因為地處腹地,受災的時候都是一群農民,不像邊軍會去劫掠,所以一般鬧不起來,但是底層百姓日子顯然不太好過。

山西的情況則要好得多,山西百姓比較有儲糧備荒的意識,平時都舍不得多吃幾口,大量往地窖裏藏,抗災能力比較強一些。

Tip:移动端、PC端使用同一网址,自动适应,极致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