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啟元年三月,從各鎮抽調的十萬邊軍,終於是全部趕到了京城。朱由校的主要精力,也放在了對這些邊軍的整編當中。
講武堂的規模,擴充了十幾倍。
京營原本的五個步兵師當中,隨著這次擴編行動,大量基層軍官及普通士兵被抽調了出來,送入講武堂進行為期三個月的進修。
特別是調往金州的第五步兵師,大量士兵晉升為基層軍官,更是有大批基層軍官被調回了京師,準備當成這次整編十萬邊軍的骨幹軍官。
章擴圖就鬱悶了,這一抽調命令下來,第五步兵師的戰鬥力頓時下降不少。畢竟軍官才是一支軍隊的靈魂,而第五步兵師也才剛剛成長起來。不過第五步兵師畢竟是有作戰經驗的,實力恢複還是比較容易的,隻需要一段時間而已,但是在短期內,章擴圖是不打算向北進行掃蕩了。
以如今第五步兵師的狀態,碰上建奴主力的話,很容易出問題,畢竟兵力相差比較懸殊,而且第五步兵師的基層軍官又被抽走了一大半,簡直‘元氣大傷’,沒有三個五個月是緩不過氣來了。
章擴圖隻能苦逼的躲在金州練兵,好在講武堂派了一批教官過來,在金州成立了一個臨時講武堂,正在給提拔起來的那批有一定文化的普通士兵授課。
夜校還是取得了不錯效果的,軍中還是有大批普通士兵願意學習文化的。當前京營這種模式,並不需要士兵具備複雜的思想,上了戰場隻需要服從軍令。但是文化還是要教的,不然軍官從哪裏提拔。而且夜校也不是教複雜的思想的,除了讓士兵具備一定文化外,主要就為了進一步灌輸忠君思想。
京營士兵的待遇相比以前來說,簡直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同時在裝備、後勤上也都是充分保障,賞賜上也不曾虧待,這些士兵有什麼理由不對皇帝效忠?
但很多時候,隻做不說那是傻子。隻說不做,那是騙子。
既然給了良好的待遇,自然也要多多宣傳,時刻給士兵理清楚是誰給了他們這麼好的待遇。
實打實的待遇,加上持續的宣傳。加上夜校的文化課上又選用了許多忠君的故事作為教材,所以效果是非常良好的。
普通士兵簡直快把朱由校當成再生父母了。
這樣的政策,對於防範叛變顯然是非常有效果的。普通士兵,以及中下層軍官都不願意造反,就形成了一種強大的‘勢能’,那些主將會被這種‘勢’所裹挾,從而將他們任何反叛的念頭都扼殺在源頭。
讓士兵具備文化的好處顯而易見,唯一的問題就是成本會高出一些。但成本也不會高出太多,士兵學習文化主要是在夜間等空閑時間。也就是多給一些教書先生發工資,平時多費些筆墨紙張罷了。
對於十分怕死的朱由校來說,練出一批戰鬥力強大的軍隊出來時,首先考慮的就是會不會出現叛亂的問題,所以這點成本還是願意付出的。
在京城編練新軍的朱由校,此時算是有得忙了。此次一次編練十萬京營,人員比較龐大,十分考驗組織能力。為了編練這批邊軍,僅僅是各類文書就招了三百多人。大明的讀書人也不少,總有人願意來京營當文書。
京營給的待遇也比較好,普通文書一個月就有10塊銀元的薪水,做的事情也無非就是各種登記造冊、統籌數據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