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被一網打盡的走私商人(1 / 2)

紫禁城內,天色已經黑了。

但是養心殿裏卻是燈火通明,東廠提督魏忠賢,與錦衣衛指揮使田爾耕都在這時來到了養心殿。

朱由校的神色,有些亢奮。

“啟稟皇上,我們錦衣衛和東廠,經過將近兩年的暗中調查,已經將參與走私的晉商摸了個一清二楚。”魏忠賢對朱由校稟告道,然後遞上了一份名單。

朱由校接過名單看了起來,魏忠賢繼續說道:“參與走私的晉商一共有三十二家,其中二十四家從事與蒙古人的走私貿易,其中八家則在從事與建奴的走私貿易。”

“嗯?”朱由校仔細看了看名單,那把八家與建奴交易的商人,分別是範永鬥、王登庫、靳良玉、王大宇、梁嘉賓、田生蘭、翟堂、黃雲發。

這八家商人,不正是清代的八大皇商麼?

“與建奴展開走私貿易的那八名商人,全部都是山右人,並且都在張家口做生意。而其他二十四家與蒙古部落進行走私交易的,也全部彙聚在張家口地區。”

張家口已經形成了一個以草原經濟為主的產業,什麼牛羊駱駝馬,以及各種皮毛之類的東西,全部都彙聚在張家口進行處理。

“這八家商人最為可恨啊!”朱由校感歎了一句,等於是將這清初八大皇商給判處了死刑。

“啟稟皇上,這份名單,則是秦商與玉門關外的葉爾羌汗國走私貿易的名單,一共有十三家商戶。”

秦商,也就是陝西商人。

在明末,秦商也是一支資本比較雄厚的商幫,根據宋應星的記載,大明資本雄厚者,大抵就是秦、晉、徽三大商幫,指的是這三大商幫的資本最為集中。但是這些商幫,相比大明那些多如牛毛的富商、權貴來說,隻是比較顯眼的一群,因為他們聚在一起,建立會館什麼的,所以顯得顯眼。

大明的那些糧商、布商,還有礦主、工廠主、作坊主、地主,還有沿海的海商,也都非常富有。

大明與蒙古、西域地區的走私貿易,都持續起碼一百多年了,此前倒是沒出太大問題,隻是把國家牆角給挖了。

所以那些和蒙古、葉爾羌汗國貿易的走私商人,倒還沒有到那種罪不可赦的地步。唯有山西那八個走私商人最為惡劣,大發國難財。

“這些人的戶籍、住址、成員的信息都掌握了嗎?”朱由校對魏忠賢和田爾耕問道。

“已經掌握。”兩人回答道。

“好,既然已經掌握了,那麼接下來,就將他們一網打盡吧!”朱由校終於是下了決定,要將這些走私商人一網打盡。

不過如何一網打盡,卻是要考慮周全。

翌日,朱由校在最高統帥部中成立了一個負責抓捕走私商人的小組,並抽調抽調了一個師的中央軍,全力配合錦衣衛和東廠抓捕參與走私的晉商和秦商。

與此同時,向陝西、山西又各派遣一個師,防範可能的動亂。

這次抓捕的消息被嚴密封鎖,當中央軍開到張家口的時候,那些參與走私的晉商商號一個個都還沒有反應過來。

整個張家口都被圍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