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海上交鋒(1 / 3)

朝鮮漢城,皇家商行已經在此處成立了分行,效率還是非常高的。此時的朝鮮,局勢顯然不是很太平。

在各種改革下,朝鮮王國原有的既得利益群體遭到了很大的打擊,以至於到處都是反叛的權貴。

隻不過這些作亂的權貴,統統都被迅速鎮壓了下去。

而朝鮮百姓對於當前的改革,則是大唱頌歌。

“上國對我們朝鮮百姓真的好啊!不僅減輕了佃租,還削減了賦稅,還減輕了徭役。更是對我們貧苦百姓進行賑濟。”

“是啊!也不知道上國能管著我們朝鮮多久。”

朝鮮百姓在這樣的改革之下,民心算是被大明給成功的收買了。不過趙彥並未停止腳步,而是接著對朝鮮官場進行了一番大換血。

此前朝鮮黨爭嚴重,東人黨勢力極大。而趙彥接管朝鮮軍政大權之後,東人黨紛紛跳出來,試圖抱上大明的大腿,重新將西人黨打壓下去。

可惜的是,趙彥對這樣的黨爭甚是厭惡。此時的趙彥總督朝鮮,可謂是封疆大吏。而且在這朝鮮就像是太上皇一般,話語權極大。因此趙彥底氣十足的對黨爭說了不字。

不管是東人黨,還是西人黨,趙彥統統不用。而是在朝鮮開科取士,並選拔底層名聲好的官員,然後把這些人提拔、任命為朝鮮各地官員。

幾個月下來,朝鮮的官場被趙彥換掉了大半。

這樣的換血讓朝鮮行政體係頓時為之一清,地方官府對朝鮮百姓的收刮和壓榨現象也被禁止。

同時趙彥還下令查辦朝鮮各地案件,平反了大批冤案錯案,追究了一大批官員的責任。

這樣一番措施下來,極大的平息了朝鮮百姓的民怨,社會矛盾也得到了有效地緩解。

當然問題接著就出現了,減少了農業賦稅,又減輕了徭役,已經各種雜稅之後,這朝鮮的財政收入就減少了許多。

盡管一番查抄犯法權貴,以及對朝鮮權貴加稅,讓朝鮮王國的財政收入暫時出現了暴漲。但畢竟不是長久之道。

顯然這個問題,被皇家商行給解決了。

皇家商行作為中間關係,聯係了皇家銀行對朝鮮的政治貸款,雙方簽訂的第一筆貸款金額高達500萬元,結果將近一半被用來從皇家商行那裏購買糧食了。

皇家商行在朝鮮的業務也在快速擴張,除了朝鮮官方的訂單采購,最主要的就是雙邊貿易了。

因為遼東被野豬皮攻占了大量地盤,導致之前大明和朝鮮陸地上的貿易路線被切斷,於是登萊出現了很多向朝鮮走私糧食、火藥等商品的海商。這兩年每年都有不少民間商人被朝鮮遣送回來。

此次趙彥總督朝鮮,設立了進出口關稅。就是為了針對這些民間海商插手朝鮮貿易,皇家貿易公司在朝鮮設立的商行,就能對貿易進行壟斷。

過去與朝鮮的貿易,主要分為供賜貿易、使臣貿易、民間貿易三種。如今朝鮮王被剝奪了對朝鮮的管理權力,供賜貿易也無需繼續進行了。使臣貿易,也稱之為‘天使貿易’,大明出使朝鮮的使臣團中,經常夾雜著一些商行,這些使臣也經常向朝鮮地方索要貿易貨物,為此還引起了不小的反感。不過索要貨物還不算太多,朝鮮人還能勉強接受。

朝鮮派往大明的使臣,同樣也會在大明大肆采購書籍、藥材等等貨物。

這種使臣貿易此時也不複存在了。

剩下的就是民間貿易,因為關稅的設立,不管是大明還是朝鮮的商人,都可以進行雙邊貿易了,隻要手上有船,或者找船運輸也行。

皇家商行將朝鮮的商品運回大明,然後將大明的商品運往朝鮮,過程中一樣繳納關稅,但是價格卻是不講道理,很多民間商人按照皇家商行的商品價格做生意就得虧本,可是皇家商行卻能把生意做下去。

因為皇家商行根本不考慮關稅問題,這些關稅被朝鮮人收上去,最終卻要通過償還貸款本金、利息的方式還回來。因而皇家貿易公司,成為對朝鮮貿易的主導。不過大明海商,也被允許前往朝鮮進行自由貿易,隻要交了稅就行。

同時大明商人,也因為朝鮮別納入大明的監管,可以輕鬆獲得通關文書,然後乘坐船隻前往朝鮮進行各種商業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