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開發北海道(1 / 3)

皇家銀行經過三年多時間的發展,此事已經遍布整個北直隸,並且發展了大量的儲戶,此時北直隸大部分百姓都有皇家銀行的存單。

皇家資本正是靠著皇家銀行吸納的存款,獲得了大量的發展資金,同時大量放貸也讓北直隸的各行各業快速發展了起來。

例如天啟四年北直隸的紡織業規模相比天啟元年,擴大了二十多倍。如今北直隸的棉布全部都是本省生產,並且還有部分外銷到其他省份。

皇家銀行的各種投資活動,大部分都獲得了回報。此時皇家銀行向其他省份擴張,倒也到了水到渠成的時候。

此次進軍江南地區,可以預料的是,必然獲取豐厚的資本回報。

江南是大明最富庶的地區,商業也是最發達的。鹽商資本停止運作,正好對江南經濟造成了一定的衝擊,市場上目前需要大量資金,而皇家銀行正好可以提供。江南地區的很多商業活動都是存在很高利潤回報的,不論是貸款還是入股,大部分都能獲得回報。

就算是借出去的錢收不回來,還有資產抵押。皇家銀行在向外放款的時候,資產抵押的審核是很嚴格的,從而避免產生大量的壞賬。

畢竟這個時候皇家銀行用的還是實打實的白銀,還沒有自己發行紙幣。一旦產生大量壞賬,儲戶的錢取不出來,那對皇帝的公信力影響太大了。

畢竟這是皇家銀行,打的是皇家的旗號,不是說倒閉就倒閉的。

所以皇家銀行的對外貸款,都是需要資產抵押的。另外皇家銀行此時吸納定期存款也是有定額的,不會無限吸納定期存款。

不過皇家資本可以投資的優質項目還是比較多的,例如海洋貿易等等,都是需要大量資金的,因此定額並未用完,前往江南地區攬儲也是一個非常不錯的選擇。

此次被查抄掉的鹽商,在家產查抄完畢之後,隨便關押了一段時間就放了,擺明了是吃肥羊。

江南商人都紛紛怒斥皇帝吃相太難看,對於突然出現在江南地區的皇家資本,表現出了強烈的抵製情緒。

同時虛君製的呼聲也在江南地區喧囂塵上。

所謂虛君製,就是類似西方那種君主立憲製,說直白一點就是商人想要自己主宰政治。

明末商品經濟快速發展,導致資本主義萌芽,這些非常有錢的商人,有了錢之後自然是開始追求更高級的夢想,除了長生不老之外,那自然就是權力了。

實際上明王朝也正是被這些商人挖牆腳給弄垮的,如果明末時期這些商人能夠吃點錢,北方農民起義還沒有爆發之前,完全可以通過賑災的方式來消除。可是那些江南商人卻是笑嗬嗬的看著,等著明王朝完蛋,然後想要構建一個權力屬於他們的政權新格局。

可是他們想得太好了,實際情況又沒有按照他們的設想去發展。

所以虛君製在明末是很有市場的,很多士子都在提倡這種思想,或者說是製度。因為迎合了資本階級,所以這些士子也混得很不錯,走到哪裏都被奉為上賓,吃喝玩樂一條龍肯定是少不了的,說不定還有各種金錢饋贈。

說白了君主立憲製這種東西,在資本主義萌芽之後也是必然會出現的一種觀念,因為商人有這個需要。

對於江南地區的所謂民意,朱由校自然是聽之不聞視之不見的。江南地區真正的民意是,糧食價格比較貴。

去年發生的廣東民亂,實際上也一定程度上代表著江淮一帶的情況。

朱由校的主要目標,還是放在糧食問題上。

天啟四年一開春,十五個生產兵團全部被派了出去,十四個生產兵團被派往遼東以北,也就是後世的吉林地區。

還有一個生產兵團,則被派到了北海道。

很快朱由校就下詔,將後世屬於日本版圖的北海道劃入大明版圖,新曾一個‘鎮東省’。之所以取名‘鎮東’,主要是朱由校希望把小日本永遠鎮壓在島國裏,不讓他們出來。

現在小日本也正好在閉關鎖國,讓他們繼續閉關鎖國吧!

鎮東省並不是隻有北海道一個島,同時朱由校也將後世的庫頁島規劃到了鎮東省的行政區域。

並且在天啟四年春,任命了高邦佐為鎮東省總督,前往鎮東省構建行政,並管轄軍事。

鎮東省現在還是寒苦之地,這個任命看上去有點像是流放一般。不過朱由校在高邦佐上任之前,召見高邦佐談了許久。高邦佐知道了皇帝對鎮東省的重視,於是欣然前往。

即便是寒苦之地,也是封疆大吏,俸祿還被朱由校提了一半,也不算委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