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德川幕府開始頻繁的向鎮東省南島派出探子的時候,大明這邊因為接到了皇帝的警告,也提高了對日本的警惕性,同樣也開始向日本派出人員刺探情報。此時日本雖然閉關鎖國,但是鎮東省就粘著日本,大明與一些日本大名(領主)私底下取得聯絡還是很容易的。
那些日本地方大名巴不得能夠和大明官方取得聯絡,與大明進行貿易意味著能夠得到豐厚的利潤回報,可以極大的增強他們的實力。一些不安分的日本大名自然很樂意為大明刺探情報。
經過一番刺探,駐紮鎮東省的錦衣衛情報機構果然發現日本德川幕府正在大肆造船。顯然大明大力發展海軍,有點刺激到德川幕府了。
以前大明官方是禁止海貿的,盡管後麵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但日本閉關鎖國實際上也是有樣學樣。因為日本需要擺脫中國對其的影響力,他們不甘心當中國的藩國,因此大明閉關鎖國,他們也閉關鎖國,希望如此擺脫大明對日本的政治影響力。
如今大明卻是大肆發展海軍,同時商船造了一大堆,開始到處跑海洋貿易。這樣的動作自然是刺激了掌控日本的德川幕府,特別是德川幕府得知大明大肆在海外開辟殖民地之後,很快發現向海外殖民是一個解決糧食不足的好途徑。
而且眼前就有一個現成的桃子,那就是大明開辟出來的鎮東省,距離日本很土極近。蝦夷地被大明占據,也讓德川幕府產生了深深的危機感,大明一下離日本太近太近了,這意味著對日本的政治影響力將持續上升。
坐臥不安的德川幕府,隨即就將大明鎮東省納入了奪取目標,德川幕府隨即開始在江戶大肆造船。
錦衣衛探知德川幕府的動作之後,立即得出了日本對大明心懷不軌的結論,並將這一探查結果上報朝廷,同時暗中聯絡了日本樣藩‘仙台藩’,所謂樣藩就是投降德川幕府的那些大名,這些樣藩因為實力比較強大,所以德川幕府對其采取了妥協的態度,並將這些樣藩分封到了偏遠地區。
然而在閉關鎖國的時期,這些樣藩反而更容易與外部勢力聯合。
仙台藩是日本東北部的一個能夠在樣藩中排入前三的勢力,在大明官方暗中與仙台藩聯絡的時候,仙台藩非常亢奮,希望得到大明的支持。
盡管德川幕府派人監督這些樣藩,但仙台藩大名卻是非常明白,一旦他們能夠得到大明官方的支持,就能和德川幕府叫板。仙台藩大名曾經見過幾艘前來仙台藩港口補給的大明軍艦,當時就被震撼了。
同時大明這些年和德川幕府貿易,其軍事裝備也馳名日本。
隻要大明官方支持仙台藩,能夠獲得一批武器裝備,特別是火槍火炮,那麼仙台藩絕對有實力和德川幕府叫板。
在錦衣衛透露了一些可能支持仙台藩的態度之後,仙台藩與大明聯絡最為積極。當然這一切還處於密謀狀態,雙方並未公開往來和貿易。
半個月後,錦衣衛上報的情報經田爾耕上呈,到了朱由校手上。
“仙台藩?”朱由校仔細的查看了一番仙台藩的資料之後,頓時發覺並不需要直接進攻給日本。
直接進攻日本很可能引起整個日本的反抗,如果支持一些地方大名來製衡德川幕府,顯然是一個更好的選擇。
先培養幾個日奸勢力,到時候就算是要幹涉日本,也有帶路黨。
朱由校對於日本的領土並沒有什麼興趣,把日本納入大明,意味著大明要對這些小日本負責,這樣的事情他才不幹呢!
最好的辦法,就是把日本整得四分五裂,成為一個內戰不斷的國家。日本不是資源不夠用麼?打一打,死點人不就夠用了麼?
而德川幕府也是日本走向徹底統一的重要階段,在這個德川幕府剛對日本構建統治沒有多久的時代,日本各地的語言、觀念、習俗都不太一樣,根本不似日後的日本,隻有一個民族。
這個階段如果介入日本,把日本打成幾個國家,並且使這些國家保持-力量的平衡,那麼日本的威脅就可以大大削弱。
這個仙台藩既然有這個意思,倒是可以扶持扶持,以用來當日本的攪屎棍,隻要把德川幕府拉下通知寶座,日本很快就會亂起來,到時候各地大名都可能會起兵造反,特別是那些被排斥的樣藩都位於偏遠的沿海地區,那就更方便與大明接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