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9章:鐵路時代(1 / 3)

天啟十一年,春節。

新政各省喜氣洋洋,新政改革給人們帶來了巨大的希望和活力,年前的消費市場非常火爆。

攢了一年錢的老百姓,在年前的消費總是最爽快的。

市場上有從鎮東省運回來的漁產,有從台灣和南洋運回的蔗糖,還有從南洋運回來的各種熱帶水果,以及各種香料。

本地生產的蔬菜、肉類以及水果、農副產品也有大幅度的增長,工業商品數量更是有了巨大的增長,棉襖、棉布、毛紡產品供應充足,各類生活用品種類增長,百姓收入也有顯著的提高,民生大幅度改善。

官方行政效率提高,也不敢明目張膽的欺壓百姓,普通百姓對官府的印象大為好轉,矛盾顯著改善。

新政各省百姓在那些讀書人和士子的帶領下,在春節時期對皇帝展開了一係列的歌功頌德活動。

如今新政省份的讀書人和士子,對皇帝的新政已經從過去的排斥變成了擁護和讚頌,情況發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轉變。

之所以如此,還是因為朱由校為讀書人提供了更多出頭的機會。過去的大明,讀書人隻能通過科舉出頭,即便是中了舉人,如果沒有門路也很難當官,一般隻有中了進士才能進入仕途。

如今想要進入仕途的渠道就多了,一方麵讀書人可以棄筆從戎考取皇家軍校,雖然要求極為嚴格,不僅對文化有需求,對身體素質也有需求,訓練也很辛苦,但畢業之後就能進入軍事係統擔任軍官,每年招收的人數和科舉有一拚,科舉還是三年舉行一次。這些考取軍校的軍官,通常起點會比較高。軍校還有一部分學員則是軍中立功之後送來進修的將士,這一類則是從基層往上爬上來的。

如今大明的軍官盡管不再像過去那樣可以擁有家丁,油水也沒那麼充足,但是待遇卻是很好的,而且如今朝廷大軍南征北戰,立功的機會很多,而且高級軍官是享有國有資本財團紅利的。

這些讀書人還能考取皇家科技大學,皇家科技大學培養出來的學員,一方麵以科研入仕,進入農業部、工部之類的部門,一方麵可以專心發明創造,很可能一夜暴富。

同時還能考取政法大學,這又是科舉和公務員考試之外的另一種渠道,不過這個渠道不招收商人子弟,同時這是漢皇黨的大本營,要想考取政法大學,必須了解漢皇黨的黨綱、黨紀和各項宗旨。說白了,政法大學畢業出來的官員,最基本的技能就是要懂得維持國家穩定繁榮的大原則,不論碰上什麼事,都得按照這個大原則去辦。這是一個統一思想、原則的地方。

還有一個入仕途徑就是考取工商大學,畢業之後很容易進入國企,成績優異的話鍛煉兩年就是國企領導。即便不能進入國企,畢業之後也很受民間企業的歡迎,都是高薪聘請。

再加上科舉和公務員考試,一共有六種入仕途徑。

科舉在這些入仕途徑之中已經占比很小,不過科舉依舊算是‘最高榮譽’,吏部、禮部、都察院的官員任用主要還是從科舉進士中選取。

盡管舉人、進士和官員的免農業稅特權被取消了,而且領取俸祿還要交稅,但是機會卻是變多了,對於那些原本無望入仕的讀書人來說,他們對於這樣的製度是舉雙手歡迎的。

而且在新政改革之後,官員數量大幅度增加,這樣的特權顯然是不可能維持的。朝廷的人才選用,從高度壟斷變成了更加開放式的進行,自然是受到了廣大讀書人的歡迎。

即便那些讀書人不能進入仕途,也可以進入教育係統教書,而且工商業繁榮發展之後,對有文化的讀書人需求量大大增加,那些沒有考上科舉的讀書人,也可以選擇投身工商業。

如果能進入仕途,在那個的製度下,生活無憂,還能做喜歡的事業。特別是有大量基層公務員、官員,他們很多出身不高,如果為人正直,他們熱愛的還是為人民做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