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天啟十二年的財政預算方麵,建設資金依舊在往落後省份傾斜,基礎設施的建設依舊在持續。
這一年的基礎設施建設方麵,主要是確保不同發展程度的省份,工人們都能夠有工作崗位,不會失去維持生存的養分。
所以基礎設施的建設依舊要持續,而且民資商人無法獲得貸款的情況下,官方和國企都要在這個時候出來向普通百姓撒錢。
同時如今也有一個很多好的建設項目,鐵路就是最好的項目。城鎮公共設施,以及農業水利設施,依舊是比較好的建設項目,都是對國家發展和提高民生有利的項目。
軍費則有所增長,提高到了1.3億元的新高,如今正屬於備戰階段,軍隊需要新裝備,而軍工廠擴大軍事裝備的生產規模,同樣也能帶動就業。這一年的新增軍費,主要就是裝備采購方麵的。
教育同樣也是不能拉下的,不過教育費用並非是完全由朝廷承擔。行政開支方麵,則沒有出現什麼增長,經過改革之後的新政各省,如今在行政開支方麵基本上穩定了下來。
同時朱由校在天啟十二年,也增加了北方綠化項目的支出。通過加大植樹造林的規模,來增加各地工人的就業崗位,並且繼續優化水土涵養能力,特別是避免沙漠化的擴大。
明末的天災會有強大破壞力的原因,也和生態環境遭到破壞有很大的關係。這年頭燒柴是普遍現象,但是山上的樹砍掉之後,又沒有人造林,生態環境也就越來越脆弱,特別是明王朝兩百多年的時間下來,人口也大量繁衍,對生態環境的破壞就比較大了。
宋代的時候,河南還有很多森林,因為朝廷需要用森林來構建防止騎兵突進的屏障,所以大量造林。如今的河南平原地帶,已經不存在什麼有規模的森林存在了。
如今北方各省經過改革,城鎮都改成燒煤了,燒柴不如燒煤劃算,而且也被官方禁止,至於農村依舊存在燒柴的先想,目前煤炭運輸到農村還存在部分的交通問題,不讓老百姓燒柴也沒辦法,所以沒辦法強製性要求農村百姓也要燒煤。
同時太行山脈的森林,也被朱由校給禁止砍伐了。
太行山脈的林場一直都是關內地區的傳統林場,修建宮殿什麼的,曆代都是大量的在太行山脈砍伐木材。
由於人為對森林的破壞,太行山脈的紫團參已經基本絕種了。
紫團參也叫上黨參,是古代中醫藥方中所用的人參,也可以稱之為中原人參,主要生長在太行山脈地區。屬於品質最好的人參,古代都是用遼東參來冒充中原人參。後來因為絕種了,中醫才開始用遼東人參來代替。中原人參之所以被譽為上品,因為這種人參比較老少皆宜,不僅能夠大補元氣,而且藥性比較平和,還能祛虛火,不似遼東參那樣吃多了會流鼻血,比較老少皆宜。
會出現這樣的差異,主要還是氣候問題。遼東參要在氣候寒冷的地區生長,陽性能量就要足夠充足,繼而相比中原人參更極端一些。而中原人參的生長環境沒那麼冷,能量也就比較平衡一些。這就如同春秋與夏冬的區別,春秋兩季的氣候沒那麼極端,讓人感覺比較的舒服。
中原人參會滅絕,也和曆代剝削藥農有關,因為紫團參是皇室貢品,曆代要求上貢。以至於藥農自毀參園,同時因為戰爭的原因,太行山脈的森林遭遇過嚴重的大火。
明代開國時期,朱元璋考慮到藥農的艱辛,所以不再將紫團參納入皇室貢品。但是明代民間資本的發展,紫團參價格越來越高,在市場經濟的利益驅使下,紫團參已經基本上被挖光了。
中國曆史上,被挖光的靈藥實際上是很多的,紫團參還算不上是靈藥級別的東西,都已經被挖絕種了。
盡管這年頭工業沒有後是發達,但對生態的破壞也是很大的。朝廷必須出麵引導才行,繼續放任自流的話,隻會讓情況越來越糟糕,到時候各種災害就會越來越多,抗災能力越來越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