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啟十四年,銀行放鬆了貨幣緊縮政策,放鬆的方麵就是向鐵路建設繼續傾斜資金。
鐵路,鐵路,還是鐵路!
北方各省,到處都是鐵路施工現場,大量的工人在工地上揮灑著汗水,工錢相比過去的一年又有了些許提升。
除了鐵路就是煉鐵、煉鋼。
此時鋼鐵、鐵路成為了朱由校拉動經濟的主要法寶,隨著前些年的鋪墊和人才的培養,鋼鐵冶煉正式爆發了出來。
“皇上,鐵路總局上奏,修往西域的鐵路也明日就將正式通車了。”秉筆太監李朝慶對朱由校說道,朱由校拿起奏章看了起來。
“終於是通車了啊!好,今年西域的棉花算是可以輕鬆運回關內了。”朱由校高興的感歎道。
今年西域終止了1500萬畝棉花,這鐵路修通得正好。
這簡直就是讓大明的紡織業如虎添翼啊!有了西域的棉花產出,再加上黃河三角洲地區的棉花產區,這兩大產區的棉花加起來,以後就可以讓大明的老百姓不用挨凍了。
天啟四年開始是七赤金星當令,這個地運要持續到天啟二十四年。現在正好快要達到巔峰時期,正好是發展冶金、化工、鐵路的好時候,這些東西五行都是屬金的。
朱由校心裏估計著,還是得繼續建鐵路。
朱由校看著地圖,以及下麵呈上來的鐵路建設報告,今年北方各省到處都在修鐵路,糧食運輸就又方便了許多。
特別是東北地區,今年鐵路可以覆蓋到不少地方。東北的糧食,到了秋收的時候,就可以比較暢通的從鐵路大量運進關內了。
東北耕地眾多,如今也移民了不少人過去,農業生產也進行了發展和安排,商品糧產量一年比一年高。
再加上鐵路運輸的便利,這下不論怎麼天災,總得不用擔心老百姓沒糧食吃。
在經過十幾年的奮鬥,朱由校終於是可以鬆口氣了。如今北方各省老百姓不用擔心沒有足夠的棉花和糧食,又有鐵路運輸糧食救災,北方就亂不起來了。
隻要北方亂不起來,南方也亂不起來,國家就可以維持基本的穩定。
“皇上,奴婢聽說,現在民間到處都在歌頌您的豐功偉績,特別是那些已經進入改革或者完成改革的省份。”李朝慶躬身笑道,“都說是皇上才讓大家過上了好日子。”
“胡說八道,老百姓的日子好不好過朕還會不知道。”朱由校有些不高興的說道,邊上的錢國興連忙說道:“皇上您多慮了,這幾年陛下整頓吏治之後,民間老百姓日子確實是好過了很多呢!”
朱由校點了點頭,從這一點上來說,老百姓的日子確實好過了很多。不過朱由校知道,時代是要發展的,人的需求也是隨著生產力的提高而上升的。隻不過生產力的提高,在天災方麵的抗風險能力就上升了。
以前朝廷不作為,地方亂象嚴重。加上天災肆虐,老百姓很多時候吃飯都成問題。
如今經過改革,普通農民開始免稅了。同時地裏刨不到食,還能去工地上幹活賺工錢,總的是餓不死了。
老百姓歌功頌德的部分,隻是因為朝廷開始管事了,地方上貪汙受賄、征稅亂來的現象得到了打擊和遏製。違反亂紀的事情,不敢公然進行,隻能暗地裏搞。拍死了一大堆的蒼蠅。
加上徭役、田賦的減免,以及糧食調運的保障,老百姓在求生方麵沒那麼困難了。自然而然的,相比以前日子是好過多了。
不過朱由校知道,如果停下腳步的話,內部矛盾依舊是巨大的。
畢竟隨著工業革命的拉開,城鎮化的問題將會逐漸的暴露出來。貧富差距在未來可能還會繼續拉大,特別是天啟二十四年之後的八白土星當令的二十年,從地運的趨勢上來看,是有錢人越有錢,沒錢人越沒錢的時代。
原曆史上更是隨著滿清的入關,一大群權貴、走狗投靠滿清之後發展到了極致,窮人淪為農奴,富人阡陌連綿。
滿清之所以能坐穩江山,就是因為一大群漢奸走狗投靠滿清之後發現,自己竟然還可以跟在後麵搶別人的房子、土地、女人、錢財,比以前還更有錢了,結果就開始鞏固滿清的統治。
滿清也允許當官的貪汙,隻要你不碰兵權就行,讓中國變成了一個官員可以公然貪汙的國家。
整個國家的財富,被牢牢的掌控在那群人手裏。普通老百姓越來越窮,求生變得非常困難。於是縱觀滿清三百年,整個社會安於現狀、不願發展,普通老百姓長期營養不良。
大老爺們當然不願意發展了,發展了他們怎麼繼續當大老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