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9章:貿易、移民(1 / 2)

天啟寶鈔,本質上是一個以信用為支撐的紙筆,與黃金掛鉤隻是一種過渡性的手段,未來天啟寶鈔也不需要與黃金掛鉤,依靠帝國的信用就可以支撐紙幣的價值。

至於這個過度,實際上也沒有任何問題。畢竟大明是一個生產型帝國,是一個貿易順差國,持續的貿易隻會讓貴金屬源源不斷的湧入大明境內,而不是流失到海外去。

而且這個時代的大明,並沒有資本抽逃的問題。

資本抽逃能逃到哪裏?

四麵八方不是蠻夷就是藩國,難道那些資本還能抽逃到蠻夷之地?這顯然是不可能的,蠻夷國家對於那些民間資本來說兩眼抹黑,而且又很落後,法律上也得不到保護等等問題都是存在的。

至於在那些藩國的投資,直接用天啟寶鈔就可以了。

大明對外的黃金兌換,也不是無腦的就給你換,數額太大將會進行審查,朱由校逐漸完善了這方麵的製度。任何民間資本試圖抽逃投敵,那就先清算一頓,反正收稅收得讓他們爽歪歪,就和後世美國一樣。

當然大明不是美國,很多東西是不能學的。

至於那些資本到海外殖民地的投資,同樣也是通用天啟寶鈔的,那些海外殖民地已經是大明的一個個省份了,製度上沒有太大的區別。除了南亞次大陸的印度,這個殖民地的經營,當前還是以貿易為主。

要征服印度,是非常簡單的。

曆史上印度被人征服了幾百次,已經是家常便飯了,如同喝水吃飯一般,印度人也沒有什麼抵抗的意誌,畢竟印度實際上是分為一個個邦國的。

總的來說,天啟寶鈔換成了金本位製度,並不會有貴金屬外流的風險存在。而且隨著大明工業的進一步發展,天啟寶鈔未來將成為國際性的通用貨幣,從而延伸出金融、保險業務的把控。

不管是銀本位,還是金本位,都是一種將貴金屬收歸國有的前奏。

與金本位掛鉤之後,相當於大明已經廢棄了白銀這種貴金屬,隻是把白銀當成了一種工業原材料。

從朝廷宣布這個政策開始,白銀的價格就在持續的下跌,很快又跌到了35:1的程度,這才逐漸穩定下來。

這個價位才是朱由校能接受的,西班牙人再也不能通過從南美洲大量掠奪白銀,從而換取到很多大明的商品了,必須用黃金,或者付出此前3.5倍的白銀才行。

那麼貿易如何展開呢?

畢竟歐洲人,現在並沒有那麼多的黃金。等他們手上的黃金、白銀都大量流失到了大明這邊,貿易也就無法展開了。

貿易無法展開的時候,窮瘋了的蠻夷就會發動戰爭,到世界的生產中心去劫掠,也就和遊牧民族是一樣的。那些遊牧民族本質上就是軍事貿易組織,之所以會不斷的劫掠中國,就是因為他們沒錢還想做生意,做不了就直接搶。

所以用不了幾年,大明與歐洲必然因為貿易而爆發海上戰爭,並且會有大量海盜劫掠大明的商船。

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隻有兩個,一個是中斷貿易,一個是在武力上完成鎮壓,用大炮轟開那些歐洲國家的市場,將那些歐洲國家變成徹底的商品傾銷地,而歐洲國家則通過輸出資源來換取商品。

歐洲說實在並沒有太多的稀罕資源,比較多的無非就是煤礦、鐵礦、鉀礦之類的東西。

其他還有什麼?

小麥?葡萄酒?木材?

貌似差不多也就是這麼多玩意了,在資源方麵連印度都不如。相比之下,印度則是一個原材料極為豐富的國家。雖然這個國家在製造業方麵顯得有些像是低能兒,隻能依靠輸出騙術的手段來換取商品,但他們的各種工業原材料資源確實是十分的豐富。

而且歐洲距離華夏又太遠,運輸各種原材料的成本比較高,而如今的海運技術還不是特別發達。

大明的木質帆船建造技術,經過這麼多年的發展,此時也剛剛建造出了一艘4000噸的商船。這種4000噸的商船,是用產自緬甸的橡木建造的,船體非常堅固。帆船發展到這個噸位,在海上行駛基本上已經比較安全了,即便是碰上比較大的風暴,都能夠安然無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