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裏冰封,萬裏飄雪,冬季再度來臨,天啟十五年的冬季更冷了。乾清宮內,火炭已經燒得暖洋洋的,朱由校正在裏麵看著地圖。
這是一張畫著鐵路網的地圖,天啟十五年,北方的鐵路幹線已經完全竣工,各州縣的鐵路支線,則在繼續修建。
而在戰略鐵路方麵,東北、蒙古、西域,都已經有了鐵路主幹線,鐵路支線也是在陸續完善。
同時在長江流域,鐵路幹線則在繼續修建,明年也就可以竣工。江南,以及福建、廣東等省份的鐵路,則是今年剛開始勘探、動工,鐵路幹線還要等個幾年才能建設完畢。
“南方鐵路網,是接下來的重點建設項目。而且明年西南地區也將進入改革,鐵路也要盡快修進西南省份,讓鐵道部盡快拿出一個全麵的規劃。”朱由校對蔣德璟吩咐道。
“是,陛下。”蔣德璟應道。
“第三季度財政狀況如何?”朱由校問道,蔣德璟報告道:“第三季度財政狀況良好,特別是江南等地商稅征收,財政收入達到9億元。國企在南方完成資產重組之後,財政收入還會進一步增長。”
“那就盡快。”朱由校點頭道。
“預計今年全年的財政收入,可以突破35億,比預期還要多出5億左右。”蔣德璟說道。
“如此甚好。”朱由校點頭道,他之所以要在南方盡快修成鐵路網,主要是為了發展工商業,如此一來稅收增長速度就很快了。
至於農業方麵的稅收,全國改革之後,撐死就是3億元不到。此時朝廷這三十多億的稅收,主力還是國企納稅,再加上國企上繳的紅利。之所以發展得這麼快,還是因為北方重工業體係已經形成,並且在采礦、鋼鐵、機械製造等方麵開始形成較大規模。當然也離不開,商品的出口。
天啟十五年,大明出口的商品再度增長,特別是對印度的商品輸出。出口的鋼鐵製品,基本上都是國企煉鋼廠的鋼鐵所製造的產品。廣東佛山一帶的鐵鍋什麼的,現在都競爭不過北方國企製造。這些都是技術進步,帶來的龐大紅利。
北方重工業是起來了,南方的輕工業隻要有了鐵路網和蒸汽機等技術的應用,也能迅速繁榮起來。
相比之下,輕工業是徹底向民資開放的一個產業,民資進入的門檻也比較低。而重工業同樣也對民資開放,但是重工業周期長、見效慢,利潤又沒那麼高,民資通常不願意投資。
但是重工業的一個好處就是更穩定,不論怎麼發展,重工業生產出來的東西都是值錢的,都是實打實的重資產運作。而且利潤雖然沒輕工業那麼高,但是規模卻是可以做得很大。所以這個領域主要還是國企為主力軍,朝廷現在也有這個資本發展重工業。
南方的輕工業一旦發展起來,老百姓的民生也就會進一步的得到改善。重工業主要是基礎設施等方麵的作用明顯,而在百姓的日常生活中,提高生活質量更明顯的還是輕工業商品。
現階段朱由校的經濟發展思路,就是通過發展生產力,同時由朝廷出錢建設各種民用基礎設施以帶動就業,老百姓有了收入就能消費商品,工商業就進一步發展,工商業的發展又帶動就業。
特別是在這樣年景好的時候,更應該建設民用基礎設施,而不是把錢浪費在一些戰爭方麵。
盡管現在朱由校正在籌劃對全球的殖民體係,但並不意味著朱由校會往裏麵投入太多的費用,在軍事武器還沒有發展上去的時候,大明更應該發展內部。
同時還有一個問題,那就是隨著建設的不斷深入,工業產能是會走向過剩的。因為當某一時期巨大的需求突然爆發出來的時候,必然會驅使市場建立起足以供應這個需求的產能,但工業商品很多都是耐用品,需求過了之後就會出現一個需求不足的時期,而巨大的工業產能,會讓大部分行業變得做什麼都不賺錢。
產能過剩,則會引發經濟問題,從而導致大量失業等等。
當然本質的原因,也有生產力的提高,財富逐漸集中,而人民沒有那麼高的購買力,就是手上沒錢購買那些商品。
解決工業產能過剩的一個好辦法,就是發動戰爭。
因為在工業產能過剩的時候,國家或者銀行是印不出票子的,因為票子印出來貸款給誰不是國家說的算,而是市場說的算。銀行不可能把錢貸給那些做什麼都虧本的行業,隻能貸款給某一個賺錢的行業,例如資金湧入房地產。從而一大群人拿著銀行的錢,跑到村口賭博,賭自己不是最後一個接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