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樣?去故宮博物院溜達了一圈眼紅了?就說沒有哪個女人能抵抗頂級珠寶首飾的誘惑。不過,你也別看著這件累絲金鳳朝冠流口水了,它真不是一般妃嬪能戴的。這清宮裏邊,不但人是要分等級的,就連這金銀珠寶,也不是你想戴就能戴的,它也有三六九等呢。你看看這件貂皮嵌珠東朝冠,它頂上三層,最上邊是一顆大東珠,這可是從滿族發源地——東三省采來的好東西,又大又圓又亮,有拇指那麼大一顆,無價之寶啊!大東珠下邊是三隻金累絲鳳,也用東珠分隔開,別小看這累絲鳳,頂尖的金匠也得花一兩個月才能做出一隻來呢,工藝複雜,幾乎都已經失傳了,到了近代才被工藝大師們逐漸找了回來。朝冠的主體上還有七隻累絲金鳳,裝飾著珍珠和貓眼石,朝冠後麵還有青金石、珍珠、金累絲、珊瑚做成的墜角,套句流行話,那就是看一眼就知道什麼叫作“高端大氣上檔次”了。這有著三層頂和七隻金鳳的朝冠,是皇後和貴妃才有資格戴的。
看過《宮鎖心計》的你若是幻想能像晴川一樣,穿越成小宮女還能打扮得花枝招展吸引皇子的注意,那我可得提醒你了,現實和幻想總是有差距的。
我這兒有《宮女往談錄》中老宮女的真實回憶:“我們宮女不許描眉畫鬢,也不穿大紅大綠,一年四季各發一套衣裳,春夏是綠色,有淡綠、深綠、老綠,秋冬是紫褐色,隻有萬壽日和正月能穿紅色的衣服。”至於服飾打扮,宮女們都梳一條大辮子,綁著頭繩。在宮廷重大節日慶典的時候,也能梳一個滿族的兩把頭,不過不能裝飾金銀珠寶首飾,隻能戴規定的鮮花。
若是你有幸做了皇太後、皇後身邊最親信的大宮女,你這才能打扮得精致一些,穿點好看的顏色。慈禧太後的貼身宮女在正月初二就曾經做過這樣的打扮,紫紅色春綢絲綿的棉襖,裝飾著青緞子沿邊、金線的絛子;蔥心綠的背心,裝飾著萬字不到頭的絛子、蝴蝶式青絨紐襻、精致的銅紐扣;最重要的是,可以穿繡著五福捧壽的鞋子,隻有慈禧太後親近的人才能穿,走到哪兒都受人追捧。
看來宮女的日子是不怎麼好過的,那麼後宮妃嬪是不是會好很多呢?畢竟宮女是仆從,妃嬪好歹是半個主人嘛。按照《大清會典》的記載,我們可以看到一個用服飾來區分的等級層次,皇太後和皇後的朝冠分三層頂,裝飾七隻金鳳,妃嬪就要降低一個檔次,隻能用兩層頂和五隻金鳳了。皇太後皇後的飾品和衣物可以用大麵積的明黃色,貴妃和妃子能用少一些的金黃色或紅色,而品級更低的嬪甚至都不能用黃色,隻能用嵌金邊的青色藍色等暗淡的顏色,貴人答應的穿著,也就隻比宮女好一點點而已。
此外,清朝宮廷還實行統一管理,上至皇太後,下至宮女,都拿著固定工資,也就是宮中份例,簡稱“宮分”。皇太後的宮分等級當然是最高的,據說她每年能領到固定的金二十兩,銀兩千兩,蟒緞兩匹,補緞兩匹,織金兩匹,妝緞兩匹,倭緞四匹,閃緞一匹,金字緞兩匹,雲緞七匹,衣素緞四匹,藍素緞兩匹,帽緞兩匹,楊緞六匹,宮綢兩匹,潞綢四匹,紗八匹,裏紗十匹,紡紗十匹,杭細十匹,綿綢十匹,高麗布十匹,三線布五匹,毛青布四十匹,粗布五匹,金線二十綹,絨十斤,棉線六斤,木棉四十斤,二號銀鈕二百,三號銀鈕二百,二等貂皮十張,三等貂皮二十張,五等貂皮七十張,裏貂皮十二張,海龍皮十二張。每天還能領到豐富的日用品,豬一隻,羊、雞、鴨各一隻,新粳米兩升,黃老米一升五合,高麗江米三升,粳米粉三斤,白麵五十一斤,蕎麥麵、麥子粉各一斤,豌豆三合,芝麻一合五勺,白糖二斤一兩五錢,盆糖八兩,蜂蜜八兩等等,確實非常奢侈,令人眼熱啊!
如果這位皇太後恰好是一位福氣好,皇帝兒子孝順的皇太後,比如乾隆皇帝的老媽,在她過六十大壽的時候,乾隆皇帝不單為她大辦宮宴,還送上各種珍貴的禮物,包括眾多精美的首飾,其中發簪就有上百支,什麼事事如意簪、梅英采勝簪、景福長綿簪等等。
如果你沒有一個爭氣的皇帝兒子,自己做了總攬大權的垂簾皇太後,比如慈禧太後,也是能過上讓人羨慕的奢華生活。慈禧太後最愛顏色豔麗的飾品,她堪稱宮廷時尚大師,設計的大拉翅可以裝飾數十種不同的發簪、發釵、扁方、頭花、頭箍、流蘇,奢華異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