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章 戰爭陰雲的彌漫與擴散(1 / 2)

中國的禁煙是一次正義之舉,但對於英國而言,則是其經濟利益受損的一個行動,不能不觸動其神經。在英國國內進行爭論和為戰爭做準備的時候,林則徐也意識到了戰爭的危險,也在人力和軍事方麵有所準備。而英國為了維護罪惡的鴉片貿易和打開中國市場,最終挑起了侵華的鴉片戰爭。

(一)禁煙對英國的觸動

隨著中國禁煙的勝利,英國各界開始叫囂要發動對中國的戰爭。因為林則徐的禁煙行動打碎了英國榨取中國和印度財富的那條連環式鎖鏈。鴉片不能運銷,種植和製造業都將萎縮。沒有鴉片收入,英國就無法掠奪中國的白銀以換取茶葉和生絲,也將影響印度對英國紡織品的購買力。從而使英國政府丟掉巨額稅收,使英國鴉片販子、茶絲商人和紡織資本家丟掉巨額利潤。況且,在1839年1月間就已有五萬箱印度鴉片準備銷售,其中一部分已經運到中國,另外一部分正準備擠進中國市場。中國卓有成效的禁煙運動無異於打碎了英國的金飯碗。

中國正義的禁煙行動在英國商界和工業界引起了強烈反應。擁有自己的輿論陣地,且熱衷於請願活動、遊說活動的英國資產階級立即開動宣傳機器,惡意地攻擊中國的禁煙政策和禁煙行動。他們誣蔑中國的禁煙是“暴行”,把搜繳毒品說成是“強迫英國人交出財產”,說“英國女王的臣民的人格受到了汙辱”,努力試圖激起普通英國公民對中國的仇視,引導英國政府作出侵華決策。最值得注意的是,與鴉片貿易有關的那些商人的活動。他們早在1834年就在廣州成立了一個僑商公會,以大鴉片販子馬地臣為理事長。馬地臣一方麵活動工商業界“關注英國人在中國所受的委屈”;另一方麵親自著書立說,寫成《英國對華貿易的現狀和展望》,鼓吹中國市場是如此廣大、富於購買力,一旦被打開對商界和工業界是怎樣的有利,借以吸引和爭取對中國市場有利害關係的英國資產階級的支持。1836年,他們運用工業界向政府施加壓力和影響,促其采取措施掃除所謂中英商務貿易的障礙。同年,他們又與曼徹斯特商會、利物浦印度協會、格拉斯哥印度協會聯合上書英國政府,要求保護對華鴉片貿易,使旅華英商免受中國政府的“虐待和侮辱”。

(二)英國炮艦政策的確立

當中國的禁煙消息通過義律的報告傳回英國後,他們沒有為鴉片的損失而難過。相反,他們為找到了戰爭借口而欣喜,叫嚷中國“給了我們一個戰爭的機會——使我們可以乘戰勝之餘威,提出我們自己的條件,強迫中國接受”,“對於中國和對於一切軟弱的政府一樣,勇敢地施用暴力,可以收到意外的效果”。1839年8月,倫敦的商業資產階級和工業資產階級聯手,由印度和中國協會出麵,召開緊急會議,策劃怎樣挑起戰爭的問題。大鴉片販子拉本德和剛從中國返回英國的顛地共同主持會議。會後,他們還拜會了英國外交大臣巴麥尊,向他彙報中國的情況。顛地是當時旅華僑商協會的頭目,在策動戰爭方麵十分活躍。他以見證人的身份描述中國政府是如何的“野蠻”。這本是一派謊言,卻使許多不明真相者相信他所描述的一切是真實的。他夥同查頓、馬地臣、胡寒等一起籌集活動經費,向英國官員、議員、報紙遊說。1839年9月底,他們終於獲得外交大臣的接見和支持。

1839年10月1日,英國召開內閣會議,討論侵略中國的問題。巴麥尊根據查頓提出的主意,建議派軍艦封鎖中國沿海港口,索回繳出的鴉片煙錢,會議決定發動侵華戰爭。這一決定由巴麥尊於10月18日密傳義律,指示他準備在第二年的3月間開始進攻中國。

(三)林則徐的預見與中英雙方衝突的發生

在虎門銷煙的過程中,林則徐曾在銷煙池畔的棚廠會見了這些參觀的外國人,接見了裨治文和經,會見足足進行了兩個鍾頭。林則徐向他們申明了以後英船進港的條件,宣稱:中國政府對今後走私鴉片,必予以最嚴厲的懲處,而對於從事正當貿易的外商,則將給予恩惠,並且,走私決不容牽累合法貿易。他預計到英國侵略者不會就此善罷甘休,甚至可能進行武裝挑釁,但他沒有退縮。而且,這些人也確實說起英國的海軍力量,並特別稱讚英國的汽船。林則徐當時皺了幾次眉頭,並向他們宣告:“我們不怕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