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典】
太子丹曰:“太傅之計,曠日彌久,心惛然,恐不能須臾。且非獨於此也。夫樊將軍困窮於天下,歸身於丹,丹終不迫於強秦而棄所哀憐之交,置之匈奴,是丹命固卒之時也。願太傅更慮之。”鞠武曰:“燕有田光先生者,其智深,其勇沉,可與之謀也。”太子曰:“願因太傅交於田光先生,可乎?”鞠武曰:“敬諾。”
【譯文】
太子丹說:“太傅的計策,荒廢拖延的日子太久,我心裏憂悶煩亂,恐怕等不及了。而且不隻是這樣。樊將軍在諸侯中處境艱難,無處安身,才投靠到我這裏來,我總不能因為強秦的脅迫,便拋棄我所同情的朋友,把他推到匈奴去,看來是我生命該結束的時候了。希望太傅重新考慮。”鞠武說:“燕國有位田光先生,他智勇雙全,深謀遠慮,可以和他商量這事。”太子說:“希望通過太傅結交田先生,可以嗎?”鞠武說:“好的。”
【原典】
出見田光,道太子曰:“願圖國事於先生。”田光曰:“敬奉教”。乃造焉。太子跪而逢迎,卻行為道,跪地拂席。田先生坐定,左右無人,太子避席而請曰:“燕、秦不兩立,願先生留意也。”田光曰:“臣聞騏驥盛壯之時,一日而馳千裏,至其衰也,駑馬先之。今太子聞光壯盛之時,不知吾精已消亡矣。雖然,光不敢以乏國事也。所善荊軻可使也。”太子曰:“願因先生得交於荊軻,可乎?”田光曰:“敬諾。”即起,趨出。太子送之至門,戒曰:“丹所報先生,所言者,國大事也,願先生勿泄也。”田光俛而笑曰:“諾。”
【譯文】
鞠武出來去見田光說:“太子想跟先生商量國家大事。”田光說:“遵命。”於是田光就去拜見太子。太子跪拜上前迎接田光,倒退著為他引路,跪下來為他把坐席擦幹淨。田先生坐好以後,看左右沒有人,太子便離開坐位,畢恭畢敬地請教說:“燕國和秦國勢不兩立,希望先生能夠想想辦法。”田光說:“我聽說,千裏馬精力旺盛的時候,一天可以奔馳千裏,到它精力衰退的時候,劣馬也可以跑在它前麵。現在太子聽到的是我精力旺盛的名聲,卻不了解現在我精力已經衰老的不行了。即使如此,我也不敢因此就耽誤國家的大事。我的好朋友荊軻可以擔當這個使命。”太子說:“希望能夠通過先生結交荊軻,可以嗎?”田光說:“遵命。”於是立刻起身,快步走出去,太子送他到門口說:“我剛才告訴您的以及先生所說的,都是國家大事,希望先生不要泄露出去。”田光俯身笑著說:“好。”
【原典】
僂行見荊軻曰:“光與子相善,燕國莫不知。今太子聞光壯盛之時,不知吾形已不逮也,幸而教之曰:‘燕、秦不兩立,願先生留意也。’光竊不自外,言足下於太子,願足下過太子於宮。”荊軻曰:“謹奉教。”田光曰:“光聞長者之行,不使人疑之,今太子約光曰:‘所言者,國之大事也,願先生勿泄也。’是太子疑光也。夫為行使人疑之,非節俠士也。”欲自殺以激荊軻,曰:“願足下急過太子,言光已死,明不言也。”遂自剄而死。
【譯文】
田光彎著腰去見荊軻說:“我和您交情很深,燕國沒有人不知道。現在太子隻聽到我精力旺盛時的名聲,卻不知道我的體力已經不行了,我榮幸地承蒙他教導說:‘燕國和秦國勢不兩立,希望先生給我想想辦法。’我沒把您當外人,就把您介紹給太子,希望您到宮中去拜見太子。”荊軻說:“遵命。”田光說:“我聽說德高望重的人做事是不會讓別人懷疑的,現在太子和我相約說:‘我們所說的都是國家大事,希望先生不要泄露出去。’由此看來,這是太子信不過我。如果做事讓人懷疑,就算不上是有節操、講義氣的人。”他準備用自殺來激勵荊軻,說:“希望您趕快去拜見太子,就說我已經死了,表明我不會泄露機密”說完田光就揮劍自刎而死。
【原典】
軻見太子,言田光已死,明不言也。太子再拜而跪,膝行流涕,有頃而後言曰:“丹所請田先生無言者,欲以成大事之謀。今田先生以死明不泄言,豈丹之心哉?”
【譯文】
荊軻拜見太子丹,說田光已經自刎身死,表明他沒有泄露您的話。太子聽了,拜了兩拜,跪下來流著淚用膝頭走到荊軻麵前,過了一會才說:“我請求田光先生不要泄露這件事,是想把這件大事辦成。現在田先生用死來表明沒有泄露我說的話,這哪裏是我的本意呢?”
【原典】
荊軻坐定,太子避席頓首曰:“田先生不知丹不肖,使得至前,願有所道,此天所以哀燕不棄其孤也。今秦有貪饕之心,而欲不可足也,非盡天下之地,臣海內之王者,其意不饜①。今秦已虜韓王,盡納其地,又舉兵南伐楚,北臨趙。王翦將數十萬之眾②,臨漳、鄴,而李信出太原、雲中③。趙不能支秦,必入臣,入臣則禍至燕。燕小弱,數困於兵,今計舉國不足以當秦。諸侯服秦,莫敢合從。丹之私計,愚以為誠得天下之勇士使於秦,窺以重利,秦王貪其贄,必得所願矣。誠得劫秦王,使悉反諸侯之侵地,若曹沫之與齊桓公④,則大善矣;則不可,因而刺殺之。彼大將擅兵於外,而內有大亂,則君臣相疑,以其間諸侯得合從,其破秦必矣。此丹之上願,而不知所以委命,惟荊卿留意焉。”
【注釋】
①饜:滿足。
②王翦:人名,秦國名將。
③李信:人名,秦國將領。
④曹沫:即曹劌,春秋時魯國人。
【譯文】
荊軻坐下來後,太子離開自己的坐席對他叩頭說:“田先生不知道我無能,使您屈駕光臨,願意對我指教,這是上天哀憐燕國,不拋棄他的後代啊。現在秦國有貪得無厭的野心,欲望永遠不會滿足。不全部占領諸侯的土地,使諸侯都向秦國稱臣,他是不會滿足的。現在,秦國已經俘虜了韓王,吞並了韓國全部的土地,又發兵向南進攻楚國,向北進攻趙國。王翦率領數十萬大軍逼近漳水、鄴城一帶,李信出兵太原、雲中地區。趙國如果抵擋不住秦國,必然投降秦國,投降了秦國,大禍就要降臨到燕國了。燕國這麼弱小,屢次遭受戰爭的困擾,現在估計就是發動全國的兵力,也不可能抵抗秦軍。諸侯們都害怕秦國,誰也不敢組織合縱聯盟。我個人認為,如果能夠找到天下的勇士出使秦國,用重利來引誘秦王,隻要秦王貪圖厚重禮品,我們一定能夠達到目的了。如果能夠劫持秦王,要他把侵占的諸侯土地全部歸還,就像曹沫劫持齊桓公那樣,就最好不過了;如果他不答應,就乘勢殺死秦王。秦國的大將這時都領兵在外,秦國國內因秦王被刺必引起大亂,君臣就會互相猜疑,趁此機會,我們去說服諸侯組織合縱聯盟,就一定可以打敗秦國。這是我最大的願望,但是不知道該把這個使命托付給誰才好,希望您多多考慮這件事。”
【原典】
久之,荊軻曰:“此國之大事,臣駑下,恐不足任使。”太子前頓首,固請無讓。然後許諾。於是尊荊軻為上卿,舍上舍,太子日日造問,供太牢,具異物,間進車騎美女,恣荊軻所欲,以順適其意。
【譯文】
過了好一會兒,荊軻才回答說:“這可是國家大事,我愚鈍無能,恐怕不能勝任啊。”太子上前向他叩頭,堅決請求他不要推讓,這樣荊軻才答應了。於是太子尊荊軻為上卿,讓他住在上等的賓館裏,太子每天都登門問侯,特地備好豐盛的宴席,進獻珍奇的寶物,還不斷送去車馬和美女,盡量滿足荊軻的要求,一切都順從荊軻的心意。
【原典】
久之,荊軻未有行意。秦將王翦破趙,虜趙王,盡收其地,進兵北略地,至燕南界。太子丹恐懼,乃請荊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則雖欲長侍足下,豈可得哉?”荊卿曰:“微太子言,臣願得謁之。今行而無信,則秦未可親也。夫樊將軍,秦王購之金千斤,邑萬家。誠能得樊將軍首與燕督亢之地圖獻秦王,秦王必說見臣,臣乃得有以報太子。”太子曰:“樊將軍以窮困來歸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傷長者之意。願足下更慮之。”
【譯文】
過了好久,荊軻沒有動身的意思。這時,秦國大將王翦已經占領了趙國國都,俘虜了趙王,占領了趙國的全部領土,繼續向北進軍掠奪,一直打到燕國的南界。太子丹十分害怕,就去請求荊軻,說:“秦君早晚就要渡過易水了,雖然我希望能夠長久地侍奉您,可是又怎麼可能呢?”荊軻說:“即使太子不提起,我也要向您提出請求行動了。現在前往秦國沒有信物,那秦王是無法接近的。如今樊將軍本人,秦王正懸賞黃金千斤和一個萬戶的都邑的賞格來緝拿他。如果能得到樊將軍的首級和燕國督亢地區的地圖一起進獻秦王,秦王一定會高興地接見我,那我才能有辦法報效您。”太子說:“樊將軍因為走投無路才來投奔我,我不忍心為自己的私利去傷害這位長者的心意。希望您想別的辦法吧。”
【原典】
荊軻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見樊於期曰:“秦之遇將軍,可謂深矣。父母宗族皆為戮沒。今聞購將軍之首,金千斤,邑萬家,將奈何?”樊將軍仰天太息流涕曰:“吾每念,常痛於骨髓,顧計不知所出耳。”軻曰:“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國之患,而報將軍之仇者,何如?”樊於期乃前曰:“為之奈何?”荊軻曰:“願得將軍之首以獻秦,秦王必喜而善見臣,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然則將軍之仇報,而燕國見陵之恥除矣。將軍豈有意乎?”樊於期偏袒扼腕而進曰:“此臣日夜切齒拊心也,乃今得聞教。”遂自刎。太子聞之,馳往,伏屍而哭,極哀。既已無可奈何,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