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東晉(317-420年) 72.京師大學堂(1898年)
京師大學堂,即北京大學的前身,也是中國近代最早的國立大學。1898年,光緒皇帝下《明定國事詔》,詔令辦立京師大學堂,製定大學堂章程,目的在於培養人才,挽救國家之危之。大學堂章程共計八章五十二節,對於辦學總綱、課程、入學、學成出身、聘用教習、經費等均有詳細規定。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北京,京師大學堂遭到破壞,校務停頓,1902年恢複時並入京師同文館,張百熙為管學大臣,先設速成、預備兩科,速成科分仕學、師範兩館,預備科分政科及藝科。1903年增設進士館、譯學館及醫學實業館。同年改管學大臣為學務大臣,統轄全國學務。1910年,京師大學堂發展成為設有經、法、文、格致、農、工、商七科的大學。1912年,更名為北京大學並一直延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