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2章(1 / 1)

十二、東晉(317-420年) 85.武昌起義(1911年)

為了推翻清政府,同盟會曾發動過多次武裝起義,雖然均以失敗而告終,但為辛亥革命準備了條件。宣統三年(1911年),共進會和文學社兩個革命組織舉行聯合會議,商量舉行起義的計劃。會議決定十月六日發動起義。後來因準備不足而決定推遲,十月十日武昌起義終於打響了第一槍,兩天後,革命軍占領了武漢三鎮。由於革命領導人都離開了武昌,黎元洪在革命黨人的威逼之下就任都督,成立了湖北軍政府。漢口、漢陽也相繼成立了革命政權。武昌起義的勝利使得革命迅速蔓延,短短兩個月時間,即有鄂、湘、陝、贛、晉、黔、蘇、浙、桂、皖、粵、閩、川等省先後宣布獨立。清政府迅速陷入了崩潰局麵。孫中山於十二月回國,經十七省代表會議推舉為臨時大總統。1912年一月一日,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在南京宣告成立。此次起義因發生於農曆辛亥年,所以又稱辛亥革命,辛亥革命在中國曆史上意義重大,它的成功,宣告了長達兩千餘年的封建君主專製統治的結束,民主共和製的開始,開辟了中國曆史新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