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翻譯:林敏雅”
Q1.《猶大之裔》如果拍成電影,你心目中的理想女主角會是誰?
(海茲皺眉,猶豫了一下。)
米拉·喬沃維奇如何?
我剛剛也想到她,但是我覺得不太適合,如果要我選角的話,也許我會選凱特·貝金賽爾。
Q2.是在什麼樣的契機下開始創作吸血鬼小說的?
大學我念的是曆史、德國文學,接觸到一些有關吸血鬼的文獻,再加上市麵上眾多的關於吸血鬼書籍,不斷讓我產生好奇,為什麼長久以來人類會相信吸血鬼的傳說?我開始尋找數據,參考曆史文獻,深入挖掘吸血鬼千變萬化且神秘莫測的麵貌、形態,有時這些要素會互相矛盾,但一團迷霧卻讓人們更加好奇。這樣曆久不衰且多元化的民間傳說,引發了我創作的動機。
Q3.是否聽過該隱是吸血鬼始祖的傳說?什麼時候開始對吸血鬼感興趣?
這隻是傳說,不足為信。我大概是十六歲開始對吸血鬼的傳說產生興趣的,但並不相信吸血鬼。
Q4.知道讀者群分布的狀況嗎?年齡或性別有沒有顯著差別?
我比較清楚的是德國、奧地利、瑞士、荷蘭等地方的情況,因為到目前為止我的讀者數量最多的還是在德語區,讀過《矮人》係列的讀者會很好奇我還寫些什麼,最後都會找到這本吸血鬼小說。當然也有隻對《矮人》係列有興趣,或隻對吸血鬼有興趣的讀者,但是總的來說我大部分的書迷會讀完《矮人》係列,並繼續支持吸血鬼係列。至於性別,《矮人》係列的讀者以男性居多,這在簽書會上很明顯可以看出,至於吸血鬼係列則大概男女各占一半,我沒有實際統計過。至於年齡層,《矮人》係列的讀者主要分布在十四到三十歲之間,當然以上和以下的讀者還是有,這是《指環王》以來對奇幻小說讀者的界定:全齡向。吸血鬼係列我在網絡上建議讀者最好十六歲以上,畢竟有些血腥,並不適合年紀小的讀者。
Q5.什麼樣的吸血鬼小說或奇幻小說才能抓住讀者的心?創作時會不會考慮這些要素?
不論是吸血鬼小說還是奇幻小說,首先當然是故事要精彩。對我而言,小說類型並不重要,我知道我遲早也會寫推理小說、純文學小說,但是奇幻、恐怖、科幻這些類型的小說,我寫起來更加得心應手。除此之外,樂趣以及變換口味對我而言很重要,單寫矮人係列或單寫吸血鬼係列都會令我覺得無聊。今年底《猶大之女》出版之後,吸血鬼係列算告一段落,明年我會有全新的計劃。
Q6.新書主題的靈感來自何處?
這……很難說。我根本不去多想(笑),如果想太多反而危險,靈感來了就來了,就是這樣,原則上靈感可能隨時出現,因此我隨身帶著一本黑色的小本子,隨時記下任何出現的想法,那怕隻是很小的點子。你永遠不知道這些靈感什麼時候用得著,而且隻要是寫下的東西我就不會忘記。
Q7.你創造了女主角席拉這個角色之後,是否能夠很好地控製故事的走向?或者有時也覺得被人物牽著鼻子走?
我寫小說之前都有完整的大綱,而不是坐下來拿起筆,想到哪裏寫到哪裏。這太危險了,我通常會從小黑冊子裏找到一個靈感,然後一再思考,靈感越滾越大,最後寫滿五、六、七頁的關鍵詞,這就是故事大綱,主要關於不同角色、場麵、種種情節,也就是說小說的架構,這在我動筆寫第一頁之前就已經完成。所以小說中的人物已經知道他們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當然有時角色也會因劇情需要而稍稍修改,接下來有些劇情也必須合理修改,這便是我的工作。打個比喻,所有的角色身上都係著一根繩子,他們走遠,但是隻要我一拉繩,他們必須聽從我的指揮。
Q8.《猶大之裔》這本小說中,吸血鬼之間有真正的愛情嗎?
有的。問題是它們通常很短暫,要不是有外在因素阻斷,就是有其他困難出現。當然不能讓主角過太長好日子,否則小說二十頁就可以結束了。
Q9.之前你已經說過你不相信吸血鬼?
沒錯。我既不相信有吸血鬼也不相信有狼人。但是我非常驚訝這些迷信當時如何影響一般人,不管是東歐的吸血鬼或是我們這裏(西歐)的巫女,今天我們都認為子虛烏有,但當時的人們卻信以為真,生活完全受其影響,那是真實且巨大的恐懼,現在的人也許很難想象。在我們這個時代大概就隻剩下對疾病的恐懼了,因為戰爭在歐洲發生的機會也不大。雖然曆史文獻上有許多關於吸血鬼的記載,但是吸血鬼的存在目前在科學上沒有任何證據。
Q10.如果將來創作新的小說,會不會想加入中國的元素?比如中國傳統妖怪或僵屍?
我不會特別針對市場寫小說,我是根據興趣寫我想看的小說。我在《火之威力》、《龍皇帝》中采用了“龍”這個元素,那是因為我對龍在東、西方的文化差異很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