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3 / 3)

伍子胥想了想,便說:“好吧!我既為您的屬臣,做事當從吳國的利益出發。要說尋求刺客,倒是有一個和我深交的人,隻不過身體比較瘦弱。大王可以與他共商此事。”

“唉,慶忌有萬夫不當之勇,豈是瘦弱的人能刺殺得了的?請再推薦一個吧!”

“此人雖然瘦弱,卻有萬夫不當之勇,臣親眼見他羞辱過壯士椒丘沂。”

“哦?他叫什麼?怎麼羞辱的?”闔閭來了興趣。

伍子胥便一五一十地說了出來。

原來,這個人名叫要離,他確實羞辱過椒丘沂。椒丘沂是東海上人。他為齊王出使到吳國,路過淮河,想到河中飲馬。河上的官吏就來勸阻他道:“這水裏有河神,見著馬就要出水吃掉它。您最好別在這兒飲馬。”椒丘訴滿不在乎:“我是壯士,什麼鳥神膽敢來幹預我的事?”於是就讓隨從到河邊飲馬。沒想到真出來了河神,把馬拖入水中吃了。椒丘訴大怒,他脫去上衣,拔出寶劍,跳入水中尋河神搏鬥。過了三天三夜,椒丘沂才從水裏鑽出來,眼睛也瞎了一隻。

椒丘沂來到吳國後,一次去參加友人喪禮的宴會。仗著他與河神交戰的勇氣,對在座的士大夫輕傲無禮,說起話來出言不遜。在座的士大夫敢怒不敢言。坐在椒丘沂對麵的要離感到憤憤不平,就駁斥椒丘沂說:“我聽說勇士作戰,向來行動迅速,等不到日晷的影子移動,來不及轉個身,甚至喊聲未落,就決出了勝負。而你與河神在水裏打了三天三夜,馬匹也丟了,還瞎了一隻眼睛,成了殘廢,還活個什麼勁兒呀!是勇士都為此感到恥辱,而你卻貪生怕死,當時就應死在敵人麵前,卻還在我們麵前耍威風!”

椒丘沂受到要離的奚落,啞口無言,又惱又恨。到了晚上,他持劍去報複要離。走到要離家門口,發現大門敞開,室內也無人看守。要離披頭散發,正躺在床上睡大覺。椒丘訴一把揪住要離的頭發,把劍擱在他脖子上,哪知要離卻一點兒也不怕。椒丘沂就說:“你有三條當死的罪過,你知道嗎?”要離說:“不知道。”“那我告訴你,第一,你當著眾人麵羞辱我;第二,你回家連門也不關;第三,你居然還躺在這兒毫無防備。希望你死而無怨。”

要離笑了笑:“我看你倒有三點品行不端的羞恥。第一,我在大庭廣眾之下羞辱你,你本該當時就向我報仇,可你連話都不敢說;第二,你進我的家門連個招呼也不打,鬼鬼祟祟地鑽了進來,老想搞偷襲;第三,你揪住我的頭發,刀架在我的脖子上,才敢說大話。你不是自稱壯士嗎?真是卑鄙無恥。”

椒丘沂聽了要離的話,感到很慚愧,就把劍扔到地上感歎道:“您才是真正的勇士!”

密謀策劃,滅門斷臂求信任

闔閭聽了伍子胥的介紹,非常高興,便立即讓伍子胥把要離召來。但他一見到要離,不禁大失所望。原來要離身高不足五尺,瘦小枯幹,麵容醜陋。闔閭許久不說話,心中責怪伍子胥推薦了這麼一個人。要離見闔閭不理他,便向前表白說很願意為大王效勞。闔閭笑了笑:“我看你這麼瘦弱,迎麵一陣風能把你刮躺下,背後一陣風能把你刮趴下,你怎麼殺得了慶忌呢?”

要離不以為然:“會殺人的,是運用智慧,而不是蠻力。我想隻要能靠近他,殺慶忌不過是像殺隻雞一樣。”

“慶忌是個有勇有謀的人,他逃難在外,怕遭暗算,怎麼會輕易相信國內去的人呢?”

“慶忌想要報仇複國,必然招募天下的亡命之徒。臣可以假裝得罪了大王,大王殺了我的妻子和兒子,再砍掉我的右手,這樣慶忌就會相信我了。”

闔閭很不高興:“你也沒什麼罪,我怎麼忍心加害於你全家呢?”

“我聽說,安於妻子兒女家庭之樂而不去為君王排憂解難的人是不忠不義的,我願為忠義而舍生忘死。請大王不要顧慮!”要離堅決地說。

闔閭沉思了半天,最後同意了。

第二天上朝,伍子胥推薦要離帶兵討伐楚國,吳王闔閭便當眾把要離恥笑一番。要離很生氣,便指責闔間的不是。闔閭便命令衛士砍斷要離右臂,將其打進死牢。把他的妻子兒女都殺了,並在街上焚屍。幾天後的晚上,伍子胥買通了獄卒,故意放跑了要離。這一切,都表演得像真的一樣,把眾人都瞞過了。

要離逃到慶忌躲藏的衛國,找到了慶忌,哭著把事情經過告訴了他,請他為自己報仇。慶忌開始不相信,但見要離果然少了一條右臂,這才有些相信。不久,慶忌的心腹從吳國打探回來,把要離全家被殺的事告訴了他,慶忌這才深信不疑。

要離見慶忌放鬆了警惕,就又對慶忌說:“闔閭殺了您的父親,又砍了我的右臂,殺了我的全家,我們為什麼不回去報仇呢?”

“我怎麼不想報仇,隻是兵微力薄,不但報不了仇,反而受其害。”

“您有所不知,吳王闔閭過於殘暴,下麵的人都有怨恨之意。他手下有兩個謀臣,一個是伯嚭,一個是伍子胥。伯嚭貪婪無謀,不足為慮;伍子胥有勇有謀,卻與吳王不合。”

“哦,為什麼?吳王不是很重用他嗎?”

“伍子胥投靠他,並不是為了當官,而是想借吳國的兵馬回楚國去報家仇,吳王原先答應過他,但現在又反悔了,不借兵給他。因此,伍子胥心裏很怨恨吳王,隻是表麵上不敢說罷了。如果您要打回吳國,我可以鼓動他作為內應。這樣,再加上您的神勇,我們必然能抓住闔閭報仇雪恨。”

乘其不備,勇士熱血濺船頭

慶忌聽了很高興,便立即著手操練士卒,準備船隻,並派心腹和伍子胥聯係。伍子胥果然同意作內應。三個月以後,一切準備停當,慶忌便下令偷襲吳國。慶忌和要離坐在一條船上,要離手執一把鋒利的矛選擇了上風的位置,以便借助風勢,尋機行刺慶忌。

船順流直下,慶忌正暗自得意,忽然,要離左手執矛,向他當胸刺來。慶忌萬萬沒有想到這個瘦弱枯小且少了一條右臂的人會向他行刺。他躲閃不及,矛直穿胸膛。

慶忌疼痛難忍。他一把抓過要離,把他倒提起來,讓他的頭落進水裏浸了三次,然後又把要離放到自己膝蓋上感歎道:“天下竟有如此勇敢的人,膽敢向我行刺!”

左右的侍衛要殺掉要離,慶忌急忙阻止了他們:“他是天下的勇士,怎能一天之中殺掉天下的兩個勇士呢?讓他回到吳國去吧,以表彰他對吳國的忠心。千萬不要殺他!”說畢他拔出矛來,頓時血流如注,很快就死去了。

慶忌的侍從要放掉要離,然而要離卻不肯走,他痛苦地說:“我為君王賣命不惜殺了自己的妻子兒女,這不是仁人做的;為了新君主的利益而謀殺舊君主的兒子,也是不義的行為;為了貪圖名譽而做如此殘忍的事,我還有什麼臉麵活在世上呢?”說完便投江自殺。然而隨從卻又把他撈了上來。要離問:“你們幹嘛要救我?”“你先不要死,等回國以後,國王肯定會重重獎賞你,加官進爵。”隨從回答道。

要離羞愧難當,趁隨從不注意,一把抽出隨從的寶劍,砍斷了自己的雙足,然後自刎而死。

隨從們隻好載著慶忌和要離的屍體投奔吳國去了……

忠孝兩全(留名青史)聶政報恩刺韓傀

會場周圍武士林立,戒備森嚴。聶政仗著勇敢力大,徑直向裏闖去,周圍的武士還沒有弄清楚是怎麼回事兒,聶政已衝到了台階下,最裏邊的兩個武士慌忙向前阻攔,早被聶政拔出寶劍,一劍一個,砍死在階下,然後揮劍直向韓傀撲來……

一、同僚結怨,周遊列國尋義士

戰國時期,韓國手下有兩個人得到重用,一個是丞相韓傀(傀:音規),另一個是大臣嚴遂。這兩個人卻互相嫉妒,總是想方設法在國王麵前揭對方的短,以求把對方打倒。

一天,國王又召集群臣在朝廷上議政。嚴遂站了出來,當著大家的麵,義正辭嚴地指責韓傀的罪過。韓傀十分惱怒,也大聲喝斥嚴遂,兩人愈吵愈烈。最後嚴遂終於忍受不住,拔出寶劍直奔韓傀。韓王一看不好,立即喝令停止爭鬥。眾大臣一擁而上,抱住嚴遂。經過一番勸解,這場爭鬥總算平息下來了。兩人從此結下了深仇。嚴遂回家後,一想韓傀身為丞相,又是韓王的叔父,同宗族人多勢眾,而自己勢單力薄,韓傀必然會想方設法加害自己。好漢不吃眼前虧!嚴遂便打點行裝,悄悄逃走了。他在國外到處周遊,以尋找可以為他向韓傀報仇的人。

一天,嚴遂到了齊國。他聽人說,在軹縣深井裏這個地方有個叫聶政的人,是個勇士。他為躲避仇人,侍養老母和姐姐,不得不偽裝成屠戶,混跡於屠市之中。嚴遂便在暗地裏尋找,並和聶政相識了。

二、屈尊迂貴不惜重金買人心

嚴遂認識聶政以後,經常給聶政家送這送那,對聶政備加照顧。聶政感到很奇怪,就問嚴遂:“你有什麼地方要我出力,請妨直說。”

嚴遂隻是笑了笑:“我求您辦的事是件大事,我侍奉您的時間卻很短,怎好開口呢?等以後再說吧!”

過了些日子,正好趕上聶政母親的壽誕。嚴遂知道聶政非常孝順母親,便為聶政的母親擺設了一桌豐盛的宴席。席間,嚴遂親自向聶政的母親獻酒,並捧上百鎰黃金為聶政母親祝福。聶政更感到奇怪了,非親非故,為啥要送這麼厚的禮,因此他決不收嚴遂的禮物。嚴遂卻堅持要他收下。聶政便說:“我在外謀生,雖然家中貧寒,但我以屠狗為職業,每天早晚都可以得到些美味食品奉養母親。我奉養母親的東西並不缺乏,絕對不敢接受您的賞賜。您如此厚待我們,一定是遇到了什麼難處。請您直說出來吧,如果能為您辦到,我絕不推辭。”

嚴遂歎了口氣,把聶政拉到一個沒人的地方,私下對他說:“我為報仇才逃到國外,曾到過許多國家,現在來到齊國,聽說您道德高尚,所以很願意同您結交。這百鎰黃金不過是為老夫人買點粗茶淡飯,怎麼還敢以這點薄禮對您有所要求呢?”

嚴遂話雖沒有說透,但聶政卻大致明白了他的用意,便婉言謝絕:“我之所以委屈自己的誌向,辱沒自己的身份,隱跡在市井之中,是為了平安地奉養老母。隻要老母健在,我絕不敢以身許人。”

嚴遂並不在意,仍再三讓聶政收下禮物,但聶政還是堅決不收。嚴遂隻好行完賓主的禮節,便離開了聶政,又到各國周遊去了。

三、先孝後忠,赴湯蹈火酬知己

過了很久,聶政的母親去世了。聶政安葬了母親,又服完了孝期。他想起了嚴遂,便感慨地說:“唉!我不過是一個市井中的平庸之輩,整日裏屠狗宰羊。嚴遂卻是一個尊貴的國家大臣。他不遠千裏,屈尊前來和我結交,並贈送百金為我的母親祝壽,可見他看得起我,並對我有所了解。古人言,士為知己者死,當時他有求於我,我不敢答應,因為老母健在,我必須首先盡孝道,現在老母已享盡天年了,該是報答知己的時候了。”

聶政便打點行裝,辭別了姐姐,一路向西去尋找嚴遂,最後終於在魏國的濮陽見到了他。嚴遂見聶政到來,非常高興,馬上置酒迎接。聶政問嚴遂:“過去老母健在,我必須孝敬老母親,如今母親不幸去世,我願為先生赴湯蹈火,在所不辭。請先生告訴我您的仇人是誰?”

嚴遂便把事情的原委告訴了聶政,並對聶政說他曾多次派人暗殺韓傀,但都失敗了。他說:“幸虧您不拋棄我,這次我一定為您多準備車馬和助手,使您取得成功。”

“不!人多了容易發生差錯,泄露機密,反而容易失敗。我一個人足夠了。”說罷,聶政便挑選了一把鋒利的寶劍,告別嚴遂,隻身前往韓國。

四、豪俠姐弟千秋史冊留英名

到了韓國後,正趕上韓國同其他諸侯國在東孟約會,韓王與韓傀都在。會場周圍武士林立,個個都手持兵器,戒備森嚴。聶政仗著勇敢力大,徑直向裏闖去,周圍的武士還沒有弄清楚是怎麼回事兒,聶政已衝到了台階下,最裏邊的兩個武士慌忙向前阻攔,早被聶政拔出寶劍,一劍一個,砍死在階下,然後揮劍直向韓傀撲來。韓傀大驚失色,急忙躲在韓王身後,抱住韓王,用韓王做擋箭牌。聶政哪管這些,他照直刺去,一下把韓王和韓傀刺了個穿心透,兩人當時斃命。周圍頓時亂作一團,衛士們一擁而上,圍住聶政。聶政大喝一聲,奮力向外突圍,連著殺了幾十個人。周圍的武士愈圍愈多,卻沒有一個敢上前的。聶政知道自己沒有生還的希望,為了不連累自己的姐姐,就用寶劍劃爛自己的臉皮,又挖出自己的眼珠,最後剖開自己的肚子,掏出腸子而死。

韓國人把聶政的屍體擺在街市上,以千金之價懸賞能認出他的人,但很久也沒人認出他到底是誰。

聶政的姐姐知道了這件事,心想肯定是弟弟幹的,不覺得淚流滿麵,對人說:“我弟弟是極有才能的賢士,我絕不能因為顧惜自己的性命而埋沒了弟弟的英名,雖然我很清楚弟弟不願我去認屍,但我還是要去。”她急忙趕到韓國,一認果然是弟弟的屍體,就趴在屍體上痛哭起來。她一邊哭一邊稱讚弟弟的勇敢,並告訴周圍的人這就是她的弟弟——住在軹縣深井裏的聶政。姐姐越哭越傷心,最後在弟弟身旁自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