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軍不知中計,仍歡呼勝利
又一輪戰鬥開始了。諾曼人的弓弩手和步兵接到命令後,立即停止進攻,向後撤退,騎兵則按部署佯攻。英軍看到諾曼騎兵又來攻擊,便立即反擊。諾曼騎兵戰不多時,就假裝戰敗而逃。屢次勝利的英軍沒有想到這是對手的陰謀,他們完全相信自己已經勝利了,士兵們一個個歡呼著、辱罵著迅速追擊。盡管諾曼人用以誘敵的是騎兵,而不是步兵,英軍步兵是不可能輕易趕上的,但英軍仍然不顧一切地緊追不舍。在前麵佯退的諾曼騎兵下坡時速度很快,到了穀地上山時,他們的行動就慢了。英軍士兵見此更加興奮起來,幾千人毫無秩序地跟在後麵,眼看距離越來越近,就在此時,諾曼人的騎兵突然掉轉馬頭,向正在追趕他們的英軍猛烈地衝殺過來,早已做好準備的弓弩手也迅速投入戰鬥。他們用大角度射擊的方法,避開自己的騎兵,把箭射向天空,垂直落在騎兵後麵的敵人頭上。步兵也采取同樣方法投擲標槍、石頭。箭石從天而降,英軍不得不舉起防盾,防止來自空中的襲擊,諾曼人的部隊趁機突擊,導致英軍傷亡慘重,而左翼的損失尤為重大。
這時,天色已晚,形勢對英軍十分不利,英軍的矢石已經用盡。士兵們都疲憊不堪,哈羅德的眼睛受到箭傷,接著被亂軍砍殺。他的兩個兄弟也都戰死沙場。此時,威廉下令進行最後突擊。已經減弱的英軍左翼,受到衝擊後首先潰退,接著中央方陣也開始潰敗。於是,潰退一發而不可收拾,騎兵與步兵夾雜著混亂地向西北逃去。諾曼的右翼士兵在後麵緊緊追趕。麵對死亡的恐懼,隻有哈羅德的親兵仍臨危不亂,有秩序地退到高地上堅持防守,這時威廉率全部兵力趕來。他們左右突擊,很快衝散了這股親兵。暮色中,諾曼士兵繼續追擊,直至把英軍趕到森林附近。天色已黑,威廉下令停止追擊,退回原來的陣地。
第二天,威廉發現了哈羅德的屍體,樣子慘不忍睹。威廉把哈羅德的屍體搬到自己的營帳後掩埋。兩天後,威廉回到黑斯廷斯。五天後,威廉繼續前進,首先占領南海岸上的多佛爾和坎特伯裏城,保障了海上安全。在這裏他得到了艦隊的援助,接著他率軍向北,在倫敦周圍掃清郊外的障礙,迫使倫敦城裏主動派代表獻城投降,並邀請威廉為英格蘭國王。12月25日,即聖誕節那一天,威廉正式加冕,他終於坐上了英格蘭國王的寶座,號稱“征服者威廉一世”。
1087年,由於與法王腓力一世的領土糾紛,威廉加入到與法國的戰鬥之中,並攻占了巴黎附近的要塞芒特。眼看勝利在即,威廉卻意外地墮馬而死。
諾曼征服戰爭以威廉的勝利而告終,從此開始了英國曆史上的諾曼王朝。在對己不利的地形上連續兩次發動進攻,導致慘重傷亡,這表明威廉並非指揮天才。值得慶幸的是,威廉有明確的大戰略,即以外交孤立哈羅德,有周密的戰爭計劃,並能在危難中臨危不亂,在己方部隊敗退、局勢危殆之際沉著指揮,重整旗鼓適時調整戰術,出奇製勝。曆史學家潘提爾威廉曾評述說:“他支配了這個會戰,製止他自己的人員逃走,鼓勵他們的精神,與他們共曆艱險。”
威廉的征服是先進社會集團對落後社會集團的戰爭。威廉的勝利使英國同西歐大陸更緊密地融為一體。
這次征服改變了英格蘭的曆史進程,甚至連英語都發生了改變,大量新的詞彙加入到英語中。威廉將許多新事物帶入了這個孤島,如陪審製度,後來英國法律自成體係,就是以此發端的。
而影響最深遠的是威廉一世將諾曼傳統的集權統治和軍事立國帶入了英國,成為英國曆史上一大轉折。英格蘭原來是一個缺乏強有力的中央統一政權,貴族內部紛爭不斷,王權衰弱的國家,在威廉統治下,變成了一個統一強大的王國。他推進中央集權化的封建國家在英國的組成,促進英國政治製度的發展,加速完成在盎格魯·撒克遜時代就已經開始的封建化過程。威廉之前,英國在對外關係中一直是處於被動防禦的地位,而從威廉開始,英國轉守為攻,以後的戰爭就很少在英國本土進行了。
曼奇科爾特之戰在軍事史上寫下了不朽的一頁。曼奇科爾特之戰敲響了拜占庭帝國的喪鍾,此戰最終導致了西方世界政治軸心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