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章 政權簡介(2 / 3)

張氏子孫世世代代守護的涼州,屬於當時中國北部比較安定的地方,並且都城姑臧可稱為西北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河西走廊本就是去往西方的陸路交通要道,經濟繁榮,農業和畜牧業生產也發展很快。在西晉滅亡後,內地許多百姓相繼流落至此,使勞動人口增加,生產經驗更加豐富,涼州的社會經濟進一步得到了發展。

(四)後趙帝國(319—351年)

後趙是十六國之一,為羯族石勒所建。以襄國(今河北邢台)為都城,後來遷至鄴。鼎盛時今河南、河北、陝西、山西、山東及江蘇、安徽、甘肅、遼寧的一部分都屬於後趙的領土範圍。曆七主,共32年。

305年石勒開始起兵,後歸附於漢劉淵,成為劉淵的部將。311年石勒的軍隊將西晉主力全部殲滅,並與劉曜、王彌所率軍隊攻進了洛陽。312年以後,石勒把襄國作為自己的基地,終於建立了今河北、山東地區的割據勢力。318年,漢發生內亂,石勒率軍占領了漢都平陽(今山西臨汾西)。319年,劉曜稱帝,建立前趙,將都城定在長安。石勒從前趙分離出來,自封為大單於、趙王,定都於襄國,曆史上稱為後趙。石勒將鮮卑段氏消滅後,又進攻占據了河南、皖北、魯北。329年石勒又占領了長安、上邽,使前趙滅亡,並得到關隴。這時,除了遼東慕容氏和河西張氏外,北方全在石勒統治之下。以淮水為界,東晉與後趙初步形成南北對峙局麵。330年石勒從趙王改為大趙天王、行皇帝事,同年自立為帝。石勒於333年七月病死,太子石弘接替帝位,封石勒的侄子石虎為丞相、魏王、大單於,總攬朝政大事。334年,石虎於十一月奪取了石弘的帝位,封自己為居攝趙天王。從此以後,石虎殘殺弘及勒諸子,將都遷於鄴,337年改為大趙天王。349年登基稱帝。

石勒剛開始時,通常對攻下的塢堡壁壘征收一定的義穀,有時也會搶奪糧食做為軍糧。在313年左右采用租調的剝削方式。314年命令州郡調查戶口,征收田地租金,規定交租數量。石勒改稱為趙王後,看重於農業生產,常派遣使者尋訪州縣,勸課農桑。所以當石虎統治初期,收入殷廣,鄴都的主糧倉每年有百萬斛的租穀進入,沿水次倉也儲積了很多糧食。

後來趙采用胡、漢分治的政策,設置大單於統治各少數族,還配備專門的官職管理胡人辭訟和出入情況,強行要求稱胡人為“國人”,漢人為“趙人”,同時禁止呼羯為胡。石勒和石虎都用劉漢的徙民政策,將被控製地區的所有人民送往其統治中心的襄國、鄴及其周邊地區,使容易控製。對人民的統治,除了以州、郡行政係統管理外,還以軍事組織形式管理並占有人口。

石勒初起的時候,殺害很多西晉王公卿士、塢堡主和士大夫。後來就在俘虜中區別士庶,把士族集為“君子營”,給予高待遇,還選用一些士族為官。石勒對很多士族給予要職,強製禁止侮辱衣冠華族,並恢複魏晉時期的九品官人製度,給士族很多特權。石勒兩次清定九品,還設立太學、小學和郡國學,培養將佐和豪族子弟。石虎上位後,士族繼續擁有特權,同時對關東士族的優待提高到關中的望族。

十六國時期石虎是有名的暴君。其統治期間,刑罰殘酷,經常征調,眾役繁興,軍旅不息。他特意“苦役晉人”,十分嚴重地破壞了農業生產,使階級和民族的矛盾日益激化,起義常常發生。在所有起義當中梁犢起義的規模最大。348年石虎殺害太子石宣,冤枉東宮衛士10餘萬人,將其謫戍涼州,當萬餘人於第二年到達雍城時,在高力督(率領統治石宣挑選的身強力壯者守衛的將領)梁犢領導下發動了這次起義,各族人民反應強烈。起義軍所向無敵,攻到長安,擊敗石苞,東出潼關,兩次打敗大司馬李農。石虎派兵繼續鎮壓,還組織羌族貴族姚弋仲和氐族貴族苻洪的武裝力量集體進攻,梁犢犧牲。起義失敗,但是卻動搖了後趙統治的根基。349年石虎病逝,趙開始內亂,諸子爭立,互相鬥爭。350年,石虎的養孫漢人冉閔(即石閔)乘局勢混亂,殺害石鑒,滅掉後趙,政權就在冉閔的掌握之中。第二年,稱帝於襄國的石衹也被冉閔消滅。

(五)前燕帝國(337—370年)

前燕是十六國的其中之一。鮮卑貴族慕容所建立。都城在鄴城。鼎盛時有今河北、山東和山西、河南、安徽、江蘇、遼寧的一部分,西接前秦,與東晉以淮水為界。擁有戶245萬餘,人口998萬餘。經曆三主,一共34年。

魏晉時期,鮮卑慕容氏從遼西遷往遼東北。294年,其酋長慕容徙居大棘城(今遼寧義縣西北地區),從事定居的農業生活。307年左右,慕容封自己為鮮卑大單於。西晉亡後,慕容得到漢族士人的幫助,以大棘城為中心據有遼水流域,授予東晉官爵。子慕容繼位後。於337年改稱燕王,建立燕國(前燕),還是歸屬東晉,同時擴展領土。於342年遷都到龍城(今遼寧朝陽地區),打敗高句麗,消滅鮮卑宇文部以及夫餘,成為東北地區強大的國家。348年死,子儁繼位,349年攻打後趙,奪取幽州,遷都到薊(今北京西南地區)。352年消滅冉魏,占領河北地區,儁從此棄用東晉的旗號,封自己為燕皇帝。357年遷都到鄴城。儁自認為強盛,設法使步卒滿150萬,以便來攻滅東晉和前秦。360年儁病逝,11歲的太子繼位,儁弟慕容恪在旁輔政,前後大約七年,前燕王朝的政局穩定,而且恪還派兵占領了東晉的河南以及淮北土地。369年東晉的桓溫開始北伐,燕軍接連失敗,後慕容垂在襄邑擊退晉軍,桓溫才退回。370年前秦苻堅下令王猛率大軍攻打燕,攻破鄴城後,俘虜慕容,前燕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