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文明融合了周邊文明,也造就了形態各異的起源傳說。穿越千年曆史,透過重重迷霧,生活在這片熱土上的人們到底來自何方?神秘的大卵,精靈的獼猴,南下的西羌,北上的佛陀,誰能占據藏民的心房?
一、我自林中來:誕生於本土的“獼猴變人”傳說
曆經滄海桑田的青藏高原,最初的居民到底情況如何是個令人感興趣的話題。在遙遠的古代,就有關於這個問題的討論,獼猴變人說、卵生說、羌族說、鮮卑說、印度說……夾雜著種種神話、傳說,一時間使他們的族源撲朔迷離。無論他們來自於哪裏,都是一件值得欣喜的事情,因為有了人,青藏高原的曆史開始蹣跚起步了。
藏民族同其他民族一樣具有豐富的想象力,善於編織美麗的傳說,這些傳說給肅穆的曆史增添了生動的色彩。“猴子變人”的傳說必然被提到,因為這個故事涉及到藏族的起源,因為藏族的一切都要從這裏開始。
相傳,在很久很久以前,那時候的高原上隻有動物出沒,人類還沒有出現。當時的西藏山南地區,氣候溫暖濕潤,草木蔥蘢,叢林茂盛。這裏的雅隆河穀中有一個叫窮結的地方,山上住著一隻獼猴。後來,這隻獼猴遇到了羅刹女,並和她結為夫婦,生了六隻小猴崽。為了生計,老猴把小猴崽們送到了樹林中,因為那裏有豐碩的果實。就這樣過了三年,當老獼猴再去看望孩子們時,卻意外地發現這裏已經有了500多隻猴子、猴孫。可是它們一個個麵黃肌瘦,原來這裏的果實已經不夠吃。一見老猴過來,饑腸轆轆的兒孫們紛紛圍攏過來,問:“給我們吃什麼啊?”老猴心中十分不忍,就領著它們找到一處長滿野生穀類的山坡,說:“從此你們就吃這個吧!”於是,這些猴子便又有了食物。由於它們一直吃這些不種自收的野穀,身上的毛漸漸地變短了,尾巴也一點一點地變小,直至消失。不知道又過了多少年,它們有了語言,於是高原上的第一批人類誕生了。
這則傳說一直影響了藏民族上千年,佛教史家對它尤為喜愛。在他們的精心加工下,傳說被披上了佛教的外衣,變成了另一個版本。請看《西藏王統記》的記載:
觀音菩薩為一隻靈異的獼猴(一說為獼猴是觀音菩薩的化身)授戒,使其往藏地修行,於是這隻神猴便在紮若波山洞中潛心修行。當地居住著一個羅刹女,她對這隻神猴一見傾心(在傳說中她同獼猴的緣分是早已注定好的)。為了得到神猴的愛情,她絞盡腦汁,先是作出各種媚態相引誘,但獼猴謹記戒律,不為其所動。引誘不成,她又變成一位身著華服的女子請求獼猴和她結為夫婦,這對獼猴仍然不起作用。不得已,羅刹女使出了最後的招數——以死相逼,她對獼猴說:“如果你不和我結合,我就死在你麵前。”出人意料的是,神猴仍然無動於衷,“逼婚”計劃又慘遭失敗。事情至此,似乎沒有什麼能改變獼猴一心向佛的決心,但是事情在羅刹女一番聲淚俱下的哭訴中有了轉機。
聰明的羅刹女抓住了獼猴的軟肋,她知道知道獼猴心懷眾生,於是哭訴道:“如果你不與我結合,我日後必定成為妖魔的妻子,一天就可以殺害成千上萬生靈,還會產下無盡的妖魔,到時候雪域高原上就會成為妖魔羅刹的世界。”獼猴聽聞此言,陷入了兩難的境地:如果答應她,便會破壞佛門的戒律;如果不答應,將會造成更大的災難,傷害更多的生靈。難以抉擇的時候,獼猴便去請示。觀音菩薩並不反對這一早就注定好的姻緣,於是令他們結為夫婦並承擔繁衍人類的重任。
獼猴與羅刹女結為伉儷後,產下六隻猴崽。這六隻猴崽是六道有情投胎轉世而來,所以性情各異:由有情地獄趣來投生者,麵目黧黑,能耐勞苦;由餓鬼趣來投生者,容貌醜陋,貪啖飲食;由畜生趣來投生者,愚蠢冥頑,形色惡劣;由人趣來投生者,聰俊慧敏,內心慈善;由阿修羅趣投生者,粗獷凶暴,而多妒忌;由天趣投生者,溫良和藹,心向善品。
獼猴將他們放到甲錯森林中,那裏果實充盈。三年後,這隻獼猴才去看望他的子孫,得知此時果實已經吃完,也沒有其他可食之物,小猴們生活悲慘。獼猴見狀心中不安,於是又去求助觀世音菩薩。觀世音從須彌山縫間,取出青稞、小麥、豆、蕎、大麥,並播種於此,此地立即長滿不種自生的穀子。由於這些猴子吃了這些穀子,毛和尾巴都漸漸地變短了,也能夠開始說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