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章 多元共生:神秘的藏族起源(2)(1 / 3)

如果我們比較一下,藏族的神話同印度的神話除了都是卵生外,具體的情節並不相同,很明顯神話的中間確實又增加了很多內容,當然這些內容也不能簡單地認為是本土的或者是外來的。一個神話形成的過程是複雜的,吸收了多少內容也是難以弄清的,據說神話中體現的“善惡二元論”是糅合了波斯祆教的內容。但藏族卵生神話不是隻能在苯教的文獻中才能看到,它在民間也有一定的影響力,至今在林芝和昌都,藏民們世代傳唱的歌謠中就包含著卵生神話,且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它們在以不同的形式傳承著這一神話。代表作有年代十分古老的《打狼歌》及流傳於昌都地區的民歌《鳥在樹上說世界》:

世界形成從頭說,鳥在樹上說起因。

如挖蕨麻人參果,從邊往裏無窮盡;

要問世界怎形成,遙遠地方有鳥鳴;

聲聲嚷著“無世界”,無世界的太空中,下了三十八個蛋:

六個金蛋飛上天,從此形成上神界;

六個金蛋落下地,從此形成下龍界;

六個金蛋飛中間,從此形成人世間;

一個蛋出一個人,從此世上有人類。

另外一首是流傳於林芝地區波密縣的《四個鵬鳥蛋》:

世界本無後形成,世界最初形成時,

世界隻有如氅大。在此世界正中央,

生有一個如鏡湖。在此鏡湖正中央,

生有一座箭羽岩。在此箭羽岩之巔,

長出擎天娑羅樹。在此娑羅樹之頂,

形成四個鵬鳥蛋:一是綠色璁玉蛋,

綠色玉蛋往下滾,滾到底下成了海,

江河之水由此來;一是白色海螺蛋,

白色海螺往上滾,滾到上麵成了霧,

綿綿細雨由此來;一是黃色金子蛋,

黃色金蛋變真金,變了真金成金地,

神聖佛教由此來,印度佛教由此來;

一是白色銀子蛋,白色銀蛋沒出窩,

黑頭藏人由此生,由此生來由此盛。

三、結緣西羌和鮮卑:藏北草原送來的漢地臆想

羌,中國西部一個古老的民族,可以遠溯至三代。古時候的羌族居住的範圍很大,後經遷徙,一些部落定居中原,所以這裏也分布著大大小小的羌部落。羌與漢,兩個不同的民族,兩種不同的文化相互吸引,也相互排斥,形成了兩者之間既有聯合,亦有戰爭的局麵。漫長的融合將兩者的衝突消弭殆盡,羌人不再“逐水草而居”,同漢族人一樣過著定居的生活,並同他們一道創造了中國燦爛的傳統文化。而另外一些處在偏遠地方的羌人卻被山川河流阻擋在中原的大門之外,他們聽不到中原的金戈鐵馬,看不到中原的風雲變幻,日複一日,年複一年,他們趕著結隊的羊群,追逐著豐美的水草。他們怎麼也想象不到,發羌——他們子孫中的一支會成為一個生存在高原上,曾以鐵一般的意誌征服了周邊大大小小的國家,甚至一度強大的唐王朝也不得不對他忌憚三分的民族——吐蕃的祖先。而這一切都源自《新唐書》的記載。

《新唐書·吐蕃傳》記載:“吐蕃本西羌屬,蓋百有五十種,散處河、湟、江、岷間,有發羌、唐旄等,然未始與中國通。居析支水西。祖曰鶻提悉補野,健武多智,稍並諸羌,據其地。‘蕃’,‘發’發聲近,故其子孫曰‘吐蕃’而姓‘勃窣野’。”這裏不僅道出了吐蕃的由來,還說出了其名字的由來。這一線索讓我們把追尋的目光停留在發羌的身上。

在更早時候的《後漢書·西羌傳》中則明確記錄了一則關於“發羌”的史事。大概在公元前5世紀左右,一個叫無弋爰劍的羌人,被秦國所獲,他想盡一切辦法逃了出來。為了躲避秦兵的追捕,情急之下他藏入了岩穴之中。當秦兵用火焚燒岩洞的時候,一隻斑斕猛虎替他抵擋了烈火的焚燒。待秦兵退去,走出洞穴的無弋爰劍與一位劓女(被割掉鼻子的婦女)相遇並結為夫婦,逃入三河間(三河是指黃河、賜支河、湟河)。相傳劓女將頭發披散以遮蔽臉上的缺陷,而這便是吐蕃披發覆麵的由來。遠古時代的人們總是期望他們的首領是神的化身,有神的庇護,接下來被猛虎解救的無弋爰劍理所當然地被推選為部族的首領,這支羌部落在他的帶領下漸漸壯大,他的後代“世世為豪”。

約公元前4世紀,當這支部族的世係傳到無弋爰劍的曾孫忍時,秦國再一次成為這支部族的噩夢,其“兵臨渭首,滅狄獂戎”的軍事行動,使忍感受到了威脅。他心裏清楚,秦國的下一個目標可能就是他們,如果不采取措施,很快這塊土地將淪陷在秦軍的鐵蹄之下。而在強勢的秦麵前,他們能做的隻有離開。離開的並不是部落的全部,部落這時被分成兩部分,作為首領的忍繼續留在故土,另一部分則在無弋爰劍的孫子卬的帶領下去尋找新的家園。幸運的是秦獻公並沒有把戰火燒到他們的土地上,留守在這裏的羌人(據說是在湟中一帶)得以保留,而且愈加強盛。另一支經過輾轉遷徙,到達了“黃河之西數千裏”的地方,其後經過時代的變遷,西徙的羌人形成了許許多多分支,發羌便是其中一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