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章 千年祈盼:雪域王國的橫空出世(1)(1 / 3)

經曆過血雨腥風的洗禮,崇山峻嶺之間的吐蕃人開始走出自家樂園,探訪高鄰。大唐的繁榮和富庶,印度高深的佛教義理、稀奇古怪的梵語文字,無一不令人怦然心動。一幅波瀾壯闊的曆史畫卷即將隨著一個少年的誕生而展開。

一、自古英雄出少年:力挽狂瀾的鬆讚幹布

神秘的預言、不尋常的征兆,一般都預示著英雄的橫空出世。鬆讚幹布還未出生之際,觀音菩薩將降臨王室的傳言早已在雪域高原流傳,於是當人們聽聞南日倫讚最心愛的王妃卓薩妥噶身懷六甲時,理所當然地覺得這個即將誕生的孩子就是菩薩的化身。有一天,王宮的上空出現了頭頂阿彌陀佛的觀音菩薩像,久久不散。直到人們聽到一聲清脆的啼哭,菩薩像才慢慢退去。這讓王室上下以及普通民眾更加堅信,這個小王子就是觀音菩薩的化身,是佛陀派來保護雪域高原的神。

小王子的出生給南日倫讚帶來了無比的喜悅,因為他曆盡艱難所創立的基業有了繼承人,吐蕃也有了進一步壯大的希望。為了慶祝小王子的來臨,王宮裏大擺筵席,一連歡慶數日,並給王子命名為墀鬆讚。後來由於他小小年紀便誌向遠大,心胸深邃莫測,群臣又上尊號為“鬆讚幹布”。

鬆讚幹布在王宮中安然度過了十二個春秋。當西藏大部分的土地都歸吐蕃所有的時候,一場危機也悄然降臨了。長期不被察覺的新舊貴族之間的矛盾給了吐蕃致命一擊,南日倫讚被佞臣毒死,原本臣服的象雄、蘇毗、塔波、工布、娘布等小邦也公開叛變。一時之間,吐蕃叛亂不斷,烽火四起,這時墀鬆讚才13歲。

就在這樣的情況下,鬆讚幹布被推到了風口浪尖之上,承受著成人都難以挑起的重擔,麵臨著成人都難以逾越的困難。麵對著硝煙滾滾、一片狼藉的吐蕃大地,生性聰慧的小讚普沒有被嚇倒,艱難險阻反而激發了他的雄心壯誌。

鬆讚幹布在平叛的過程中采取了不同的策略。對於內部的叛亂者,他在叛臣們還沒有反應過來的時候便給以當頭痛擊,尤其是毒殺南日倫讚的那些叛臣,決不姑息,斷然對這部分人斬草除根。這極大地震懾了那些心懷不軌的部屬們,使那些久經沙場的老將們頭一次在一個孩子麵前慌了。內部叛亂隨之被平息。

對外,他當機立斷,迅速派兵征討反叛者。在有雄辯之才的娘·莽布支尚囊的協助下,不費一兵一卒便說服了蘇毗叛臣,令蘇毗再次俯首。對於象雄部的背叛,鬆讚幹布則下令軍事鎮壓。至630年,叛亂的民庶又複歸於吐蕃治下。小讚普的“鐵血”政策,將新生的吐蕃挽救於一線,同時也將自己的文韜武略展露於世。從此,青藏高原的曆史注定因為鬆讚幹布而別樣精彩。

父親南日倫讚的被害是一個血的教訓,他必須避免同樣的悲劇再次發生,而確立王權的至高無上便顯得尤為重要,所以,平定反叛者之後,鬆讚幹布立即著手加強君權,逐一剪除那些位高權重、不聽調配的權臣,確立自己堅不可摧的帝王之位。蘇毗的第一豪門——娘氏成為鬆讚幹布牛刀小試的第一個試驗品。

早在南日倫讚時代,娘氏就跟隨讚普攻打蘇毗,立下了赫赫戰功。之後,娘·莽布支尚囊得到寵信,還被南日倫讚任命為吐蕃大相。以娘氏為代表的新貴地位的提高,使吐蕃的舊臣心生嫉妒,內亂就源於此。之後娘氏幫助吐蕃勸降蘇毗,解除了吐蕃內部的一大威脅,又率兵攻打其他叛亂者,為鞏固小讚普的皇位立下了汗馬功勞,地位更是大大提升,大有居於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之勢。然而,自古以來功高蓋主者多不得善終,娘·莽布支尚囊也不例外。

大臣瓊保·邦色,這個曾經自恃功高,蔑視桑郭彌欽的來自藏蕃的貴族,又一次在曆史的舞台上嶄露頭角。曾經瓊保·邦色就因讚普誇獎桑郭彌欽而公然借歌抒發內心的不滿,這時娘·莽布支尚囊的平步青雲,當然也被他看作是眼中釘。他不甘於總是扮演千年老二的角色,於是經常在讚普麵前告狀,說娘·莽布支尚囊身居高位卻有二心。久而久之,鬆讚幹布也對瓊保·邦色的話將信將疑。自古以來君臣地位就是君貴臣卑,作為君主的自然是不允許臣子有任何忤逆之心,更何況父親南日鬆讚被叛臣所殺的陰影可能使鬆讚幹布對叛亂一事尤為敏感,所以對於大臣的二心,他覺得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

娘·莽布支尚囊深知讚普的鐵腕手段,見識過鬆讚幹布小小年紀是如何對待背叛者的他心中充滿畏懼,感到自己已經失去了讚普的信任,自己的一舉一動都受到了監視。為了改變艱難處境,他時常用金錢賄賂讚普身邊的一些侍從,希望從他們口中得知讚普對自己的態度。沒有想到的是,一位侍從因為被他人告發盜竊宮內財物,連帶審問出了娘·莽布支尚囊行賄侍從的事情。鬆讚幹布沒想到娘·莽布支尚囊竟然將勢力滲透到了自己的身邊。於是,雙方的猜忌日益加深。娘·莽布支尚囊深知雖然讚普對自己不放心,從各個方麵都提防他,但是至少雙方還沒有到達劍拔弩張的地步,於是依然保持著表麵上溫情脈脈的君臣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