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章 權臣秉政:風光無限的噶爾家族(2)(1 / 2)

二、爭奪西域:噶爾家族的第二戰場

與唐朝爭霸西域無疑是噶氏家族的另一個光輝業績。659年,吐蕃大軍進攻河源,打通了經由羊同、護密翻越蔥嶺進入西域以及經青海柴達木翻越阿爾金山,過鄯善、且末進入西域的兩條道路。

662年,唐朝任命蘇海政為颶海道總管,討伐弓月。吐蕃進入西域後,聯絡疏勒南邊的弓月部,阻擊蘇海政的大軍,並試圖將西域的這團水攪得更渾些。弓月懼怕唐兵緊逼,私下聯合了吐蕃。蘇海政也擔心此戰敗北官帽難保,於是偷偷派人以軍用物資賄賂吐蕃。在各自的私心下,雙方握手言歡,各自撤兵。

663年,吐蕃又與弓月、疏勒兩部合兵進攻於闐,於闐國王派人向大唐告急。已經失去了疏勒,唐朝自然不願再失去於闐,於是命安西都護高適為行軍總管,率精兵急赴於闐救援。在唐的攻勢下,吐蕃聯軍退兵。665年,吐蕃再次進攻於闐。唐西州都督崔知辨、左武衛將軍曹繼叔率兵馳救於闐。噶爾·東讚域宋了解情況後,兵分兩路,一路由其兒子噶爾·讚悉若率精兵五千迂回到於闐主力部隊的後方,焚毀敵軍的糧草輜重,並切斷其他援兵的道路。另外一路,由自己率領,直迎於闐主力部隊。

吐蕃與於闐的這次戰爭注定是一場惡戰。由於噶爾·讚悉若事先已經切斷了於闐的增援部隊,於闐將士們陷入孤立無援的境地,隻有奮起抵抗。滿地的鮮血,噶爾·東讚域宋身邊的親兵早已拚殺得處於忘我的境界了。左邊的兄弟右臂已經被砍斷,於是用不熟練的左手死命地砍著,麵目猙獰;右邊的兄弟殺紅了眼,大聲地吼叫,嘴角甚至流出血來。噶爾·東讚域宋手中的長刀並沒有高舉過頭,而是反握刀柄,利刃朝外,空中不斷地顯出一道道淒美的弧線,凡是被它碰到的必定是人仰馬翻。靠著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的速度,他根本不給敵人有任何反應的機會……

當然,唐朝也不會輕易讓吐蕃的美夢成真,接到消息後便火速任命裴行儉為安西大都護、崔知辯為西州都督前往救援。唐取道西突厥控製的中亞地區,對吐蕃後方進行突然襲擊。吐蕃軍隊猛然被攻,猝不及防。噶爾·東讚域宋也吃了一驚,他沒有想到唐軍來的竟然如此突然,於是派一小隊士兵去唐軍囤積糧草處放了一把火。趁著唐營混亂之際,率吐蕃大軍回援,於闐之圍順利解除。

677年,正當與唐角逐西域、吐蕃各項事業蒸蒸日上的時候,吐蕃將星噶爾·東讚域宋隕落。而同一年,西突厥繼往絕可汗並濛池都護阿史那步真因病去世。西突厥群龍無首,右廂部落將領為爭奪可汗之位大亂。其中,有個名叫李遮匐的部將效法左廂阿史那都支的做法,擁兵自立。為避免唐朝大軍討伐,他向吐蕃俯首稱臣,以求庇護。唐朝從此失去了西突厥十姓之地,在西域的勢力再次遭到了打擊。

子承父業,噶爾·東讚域宋之子噶爾·讚悉若出任吐蕃大論,繼續執行其父生前製訂的進攻西域政策。自668—670年短短的3年中,吐蕃就控製了且末、鄯善、疏勒和於闐,讚悉若又指揮軍隊踏平了唐朝在西域地區的18個羈縻州及安西都護府駐地龜茲拔換城(今阿克蘇),將安西四鎮完全收於囊中,控製了吐穀渾至安西四鎮的天山以南的大片領土。

戰爭不是敵進我退就是敵退我攻,吐蕃的步步緊逼,使得唐朝不得不收縮防線。至679年大非川戰役前,唐朝僅能控製天山以東地區,包括從沙州(今敦煌)西至伊州(今哈密)、西州(今吐魯番)以及昆陵和蒙池二個都督府所管轄區域,被迫廢棄了安西四鎮的行政建製。雖然後來通過聯合西域諸部反攻吐蕃,使得西域南道諸國重新歸附,恢複了羈縻州府建製,但是相信唐朝人都不願意再回首這段往事。

連年戰爭,吐蕃國內後勤供應也十分吃力,導致內部矛盾重重。675年,吐蕃派遣大臣論吐渾彌前往唐營請和。唐朝因安西四鎮的丟失甚是惱火,拒絕了吐蕃議和的申請。既然自己的熱臉貼到人家的冷屁股上了,那就繼續打吧。676年,吐蕃軍隊進攻鄯(今青海樂都)、廓(今青海化隆縣西南之地)、河(今甘肅臨夏)、芬(今甘肅迭部縣東南)等州。唐軍派兵迎敵,但是沒想到統兵將領是個草包,一見吐蕃大軍的聲勢,竟然聞風而逃,使得吐蕃一路凱歌,相繼占領疊州的密恭、丹嶺二縣和扶州。

676年冬天,一個大雪紛飛之夜,芒鬆芒讚有氣無力地拉著一個年輕人的手,許久都不願鬆開。這個年輕人是他的兒子,即將成為讚普的都鬆芒布結。雖然新讚普確立,但是國家大權還是掌握在噶氏家族手中,國家對外政策依然是大肆擴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