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0章 滅佛:分崩離析的前奏曲(2)(1 / 3)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國家近幾十年來對僧侶寺院的鼓勵政策,造成僧侶數量的劇增,寺院占有廣大的田產及民戶,而且寺院財產是免稅的,同時依附的寺戶隻向寺院納賦繳稅。寺院勢力的不斷膨脹,影響了國家的賦稅收入以及兵丁的來源。另外,寺院的大量建造,勞民傷財。在佛教的盲目發展下,國庫早已入不敷出了,這已經影響到了國家的正常運作,同時也加深了佛苯之間的矛盾。

接下來,自然災害襲擊了這個剛剛穩定下來的吐蕃。吐蕃以畜牧業為主,對災害的抵抗能力有限。840年左右,吐蕃國內普遍遇到地震、冰雹等自然災害,尤其以河州地區最為嚴重。據《賢者喜宴》記載,河州地區發生了大地震,天空閃電雷鳴,呈現出血紅色;流星隕石從天上呼嘯而來,高山崩裂,水從裂縫中湧出,河水倒流等。另外,冰雹、旱災、瘟疫等還襲擊了其他很多地方,很多人認為這是上天對讚普極力推崇佛教的懲罰,因此更加劇了民眾對佛教的逆反心理。自然災害將國家統治再一次推向混亂的境地,也成為達瑪禁佛的導火線。

藏族史書上記載達瑪是個喜歡狩獵、嗜酒好色、凶狠暴虐之人,並稱之為郎達瑪。這無疑是對達瑪滅佛的醜化。藏語“郎”就是黃牛的意思,傳說中郎達瑪是一頭牛的轉世,滅佛是前世為牛時立下的毒誓。

話說很久以前,一些佛教信徒為了表示對佛的虔誠供奉,選在山坡上建造一座佛塔,其中有頭牛默默無聞地為建造佛塔日複一日、年複一年地馱運石塊。當佛塔竣工時,這頭牛已經奄奄一息。建造佛塔的信徒們因佛塔開光歡呼雀躍,認為自己為佛陀做了一件大事,卻忽略了為建造佛塔付出全部的這頭老牛。老牛心中開始怨恨這些忘恩負義的佛教信徒們,臨死前立下毒誓:“我今世為牛,讓忘恩負義的佛教徒如此折磨,下輩子若能轉世為手握大權的強者,我一定將佛教信徒斬盡殺絕。”經過了若幹世的劫難,老牛終於轉世成讚普大王。

當然,這僅僅是個傳說而已,但達瑪滅佛卻是一件實實在在的事情。838年,這是一個讓佛教徒終生難忘的年代,達瑪也萬萬不會想到他竟然會因為這件事情一舉成名天下知。達瑪在後宮花園裏背著手踱來踱去,低頭冥思,這也許是他這輩子最難抉擇的事情,想起兒時酥油燈下母親默念經文的情形,想起她慈愛的目光,想起父王帶著家人參拜寺院的點點滴滴,他不知道他心中的決定是否正確。但是,寺院僧侶的勢力實在是太大了,他不得不下定決心,“來人!”近侍馬上來到讚普身邊,達瑪耳語一番,近侍忙離去。望著侍者遠去,他端起酒杯,將一大杯青稞酒一飲而盡。

夜幕降臨,幾個身影腳步匆匆進入達瑪讚普的書房……直到拂曉,這幾人又匆忙離開。

達瑪讚普像往常一樣上朝,聽取大臣們的奏報。其中一位叫紮西多傑的大臣上奏說,寺院僧侶不僅作奸犯科,而且強迫信眾供奉財物。接著,又有幾位大臣附和上奏。他們的奏折引起了一些信佛大臣的強烈不滿,“烏雲遮不住偉大的太陽,佛門的清白自然是不會讓你們隨便汙蔑的。”兩夥人在朝廷上不顧身份地爭論了起來。達瑪讚普聽到大家的爭吵,臉上閃過一絲不易覺察的冷笑,立即下令其中一位大臣調查僧侶違法情況。

大臣們個個都是猴兒精,紮西多傑等人自然對讚普的心思心領神會,既然讓調查就意味著要把傳言做實才行。過了幾日,不斷從各地送來寺院僧侶違犯法律和寺規的證據,達瑪決定開始實施早已設計好的計策。在韋達納堅等諸多反佛貴族大臣的支持下,一場聲勢浩大的滅佛運動開始了。

首先停建、封閉佛寺和破壞寺廟設施,把赤祖德讚在位時就已開工修建的佛寺全部停工,封閉桑耶寺、大昭寺等著名寺院神殿,在小昭寺裏圈養牛羊,查禁一切佛教活動的場所。將佛像從寺廟中搬出來,要麼砸毀,要麼就釘上釘子扔到河裏。據說當這些人要將大昭寺中文成公主入藏帶來的釋迦牟尼佛像也扔到拉薩河裏的時候,佛像好像生根了一樣,怎麼都移不動,無奈之際隻好就地掩埋。另外,還將寺院裏的壁畫塗抹掉,在上麵畫上僧人飲酒作樂圖,將佛經集中起來焚毀,也有一部分佛經讓僧人偷偷地埋起來,這就是以後發掘出來的被稱之為《伏藏》的典籍。達瑪滅佛並未將佛教徹底毀滅,部分僧侶遠離拉薩,向邊遠的地區逃亡。實際上,這促使佛教由上層向民間轉移,也導致了佛教由衛藏中心地區向阿裏、康區、多麥等邊緣地區擴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