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章 雷霆第一擊(1)(2 / 3)

第四支,也是最後一支部隊,是混合部隊,來自於法國北部、弗蘭德、英國等地。它有三位主要首領,包括弗蘭德伯爵、特魯瓦伯爵,以及前麵提到過的諾曼底公爵羅伯特。

羅伯特財力雄厚,驍勇善戰,但他性格中存在致命的弱點。羅伯特和善仁慈,但無決斷;熱情洋溢,但不持久。他愛戰鬥,愛女人,愛美酒,愛炫耀,當然也愛權力。但愛好太多的人,把握不住權力。這樣的一個人隻會是軍中猛將,卻不能成為領導者。

在十字軍中,最重要的領袖有三位:波希蒙德、雷蒙、戈弗雷。此外還可以再加上一個阿德馬主教。他是教皇在十字軍中的代表,當將領們發生分歧時,他是一個天然的調節者。

在這四個人物之下,是眾多的高級將領。羅伯特、唐克裏德、戈弗雷之弟鮑德溫,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至此,十字軍的首領已全部亮相。東征的巨輪將隆隆啟動。

1097年的整個春天,十字軍都在不斷湧向君士坦丁堡。他們的總人數高達六萬,其中七千名是騎兵。由於每名騎士往往要配備好幾匹馬,十字軍中馬匹總數超過兩萬。

這是幾百年來歐洲最大的一支軍隊,(他們並沒有同時駐紮在君士坦丁堡周圍。當最後一支十字軍到達時,前期的十字軍已經前往亞洲。十字軍的第一次全體集合是在亞洲的尼西亞城下。)他們駐紮在君士坦丁堡的城郊。夜幕降臨後,十字軍的營地燃起點點營火,如同春夜中燦然開放的紅花。十字軍布滿郊野、遮蔽丘陵。

目擊者這樣形容道:他們人數之多,如同天上的星,海中的沙。他們如同奔騰入海的溪流,如同綴滿原野的群花。

他們和此前的人民十字軍迥然不同。六萬大軍中大部分都是真正的戰鬥人員,這些武士是歐洲軍隊的精華。騎士們身披鐵衣,跨坐戰馬,就像被鐵包裹的一頭頭猛獸。步兵手持利劍、戰斧,排成密集隊列,緊隨騎士之後。弓箭手手中的十字弓,是威震天下的利器,可讓觀者喪膽。

這支大軍,可能是當時全球最精銳的部隊。和同等數目的任何敵人交手,他們幾乎都可保證不敗。

但要想轉戰三千裏、越高山、破強敵、攻陷沿途城堡、光複耶路撒冷,這支部隊依舊顯得太薄弱。畢竟羅馬帝國淪陷已六百多年。六百多年了,這是第一次反擊戰。靠這支孤軍,支撐這樣的反擊戰,似乎又過於冒險。

無論是十字軍領袖,還是每一個普通將士,他們都知道此去的困苦艱難,自己也許會葬身異域、埋骨黃沙。當置身於武士的海洋裏,他們都感到自己的渺小,也感到自己的偉大。任何一葉花瓣都可能凋落,任何一個星辰都可能墜落,但他們都相信這花之野終會盛開、星之天必將朗照。

他們望著東方,激動得戰栗不已。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目的,但每個人的目的都指向那裏。

誓言能響徹多久

拜占庭皇帝和他們一樣急切。

亞曆克修斯一世在皇位上已經坐了十五年。當年他是一位年輕將領,立過不少戰功,又出身皇族,引起了皇帝的猜疑。為了保全性命,亞曆克修斯一世不得不率軍造反,奪取了皇位。前任皇帝被送到修道院消磨殘生。亞曆克修斯一世很聰明,有責任心,也不窮凶極惡。作為一個皇帝,他還算稱職。

那位公主在書裏也描寫過自己的父皇。按她的說法,亞曆克修斯一世皇帝“站著的時候,似乎貌不驚人,但當他戴上皇冠坐在寶座上時,其光芒足以奪人魂魄”,“彎曲的黑眉下,仁慈與威猛在他眼睛裏渾然一體”。

他的性格最鮮明的特征就是狡詐。宮廷是狡詐者雲集之所,亞曆克修斯一世則是其中的翹楚。看遍當時西方所有的君王、大臣,也找不出和他一樣狡詐的人。他還有另一個特點,那就是虛偽。他一生都在表演美德和虔誠。直到彌留之際,他還忘不了發表宏論。他掙紮著用最後一口氣來憐憫世人,讚美上帝。他的妻子聽後,在他耳邊憤怒地喊道:“你這一輩子到死都是個偽君子!”也許,他的妻子比他女兒更了解他。

看著城外的大軍,亞曆克修斯一世的心情在冰與火之間變幻不已:這是他要的軍隊,這也不是他要的軍隊。

他希望得到的是一支威猛的軍隊--這就是一支威猛軍隊。

他希望得到的是一支馴服的雇傭軍--這卻不是馴服的雇傭軍。

半年前的人民十字軍已讓他倒盡胃口。眼前這一支軍隊雖然紀律較好,卻更為強大,就像一隻可怕的巨獸。帝國首都就在這個巨獸的爪邊,誰知道它會不會忽然瘋狂地撲向君士坦丁堡呢?倘若他把這隻巨獸放到亞洲,它也許可以開疆拓土。但開誰的疆,拓誰的土?替誰收複小亞細亞?

十字軍對亞曆克修斯一世同樣不信任:東方宮廷裏總是流溢著陰謀的氣息,總有一些影影綽綽的東西,在那裏潛伏、窺伺。皇帝不是把休伯爵當成了人質嗎?誰知道他還會策劃什麼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