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章 雷霆第一擊(3)(3 / 3)

第三次衝擊也歸於失敗。

6月初,最後一支十字軍也抵達尼西亞。此時,所有的十字軍已全部到位。六萬人排列在尼西亞的原野,其中有許多是教士、平民,甚至婦女。但是它的主要部分還是作戰人員。

這些人來自不同的國家,使用不同的語言。當時的編年史作者,一口氣記錄了十字軍使用的十九種語言。整個營地如同一個微縮的基督教世界。

但這個小世界被困在了尼西亞城下。他們如同一股洪流,在城下咆哮、激蕩、回旋,但就是無法撲倒那麵石牆。

這暴露了十字軍的一個弱點,這也是中世紀軍隊的共同弱點:缺乏攻城的手段。

但是尼西亞同樣有一個弱點--這個弱點在它的西方。

不配做朋友,但可以做敵人

屢次失敗後,十字軍將領們將目光從尼西亞移開,轉向它的西麵--那麵浩瀚的阿斯坎尼湖。

十字軍已經封鎖了尼西亞的三麵,但它的西麵卻是開放的。那麵湖水過於廣闊,不可能從陸上封鎖。尼西亞守軍就利用這條水路從遠方獲得補給。也就是說,十字軍用數萬大軍封鎖了尼西亞,但卻留給它一個開放的水路。

而那裏也是防禦體係裏最薄弱的一環。西麵湖濱的城牆,輕薄脆弱。尼西亞披掛著石頭鎧甲,而西麵是最容易被擊碎的地方。

唯一的問題是:十字軍全是陸軍,如何控製阿斯坎尼湖?

這個唯一的問題也有唯一的答案:拜占庭。

十字軍將領們召開了軍事會議。幾小時後,一個信使快馬奔向西方,去麵見拜占庭皇帝。亞曆克修斯一世感到困惑:拜占庭當然有艦隊,但是阿斯坎尼湖距離大海有幾十公裏,也沒有任何河流通向那裏,艦隊如果開進去?

他聽到了一個大膽的建議:如果艦隊不能開進去,那就把它扛進去!

亞曆克修斯一世經過仔細的考慮,同意了這個建議。於是,軍事史上的一個奇景出現了:成群的牛車翻山越嶺,趕往阿斯坎尼湖。它們拉著奇怪的貨物:一支艦隊。付出的代價是巨大的,但是最終獲得了成功。

6月17日破曉時分,一支艦隊穿越粼粼湖水,開往尼西亞西門。

土耳其守軍驚異地注視著阿斯坎尼湖,他們模糊地看到艦隊的輪廓,卻不清楚是敵是友。密密麻麻的船隻,秩序井然地破浪而來。

湖上彌漫的晨靄漸漸消散,船上招展的旗幟終於顯露出來,那是拜占庭的旗幟!

如同一道霹靂擊中了土耳其守軍。他們見多了殘酷場麵,沒少經曆殊死血鬥,從沒有喪失過鬥誌。但此刻,他們的勇氣徹底坍塌。那些苦鬥那些堅持終究是春夢一場。

有人像孩子一樣號啕大哭。

咫尺之外的十字軍營地裏爆發出熱烈的歡呼,人們跪在地上,讚美上帝。

現在尼西亞真的被合圍起來了,陸上、水上,它都已無退路。十字軍決定發起一起水陸聯合進攻,時間就定在第二天:6月18日。這將是決定尼西亞命運的一天。

黎明時分,十字軍布列在尼西亞城下,隻等將領們一聲令下。今天將是血沃大地的日子。

這時,尼西亞城上忽然豎起了一麵大旗,上麵是拜占庭帝國的標誌。塔樓上也站上了拜占庭士兵--尼西亞已經投降了,向拜占庭帝國!

就在昨天,土耳其人已經和拜占庭達成了秘密協議。守軍將城市交給帝國,而帝國則保證他們的安全。對於守軍來說,他們也沒有別的選擇。他們不可能投降給十字軍:那些懸掛在城牆上的屍體就是理由。

拜占庭連夜控製了整個城市,他們隻允許少量十字軍進入城市,免得他們洗劫尼西亞。對守軍,帝國恪守了諾言。土耳其人被分成小批送往君士坦丁堡,加以保護。

整個談判過程,十字軍都被蒙在鼓裏。如今他們又眼看著敵人平安離開了城市,十字軍對此非常不滿:這些土耳其人很可能會被贖出來,以後也許還會再次與他們作戰。

皇帝迅速用金錢平息他們的憤怒,他多年的夢想終於實現了:小亞細亞的都城光複了,帝國就此重返亞洲。這次勝利讓他興奮得震顫,多少年的謀劃和搏鬥,今天終於成了現實!在狂喜中,他絕不吝嗇金錢。

蘇丹的金庫被帝國控製,不容十字軍染指。但皇帝拿出了豐厚的錢財賞賜十字軍,每個騎士都得到了許多金銀,每個步兵也得到了大量銅幣。這些饋贈的數量非常巨大,使十字軍勉強平息了怒火。

--這完全是對待雇傭軍的手段。

但十字軍並無意挑戰皇帝的權威。他們雖然擊敗了阿斯蘭蘇丹,又包圍了城市,但沒有拜占庭的支援,他們也不能順利拿下尼西亞。何況不久前他們剛剛宣誓過,要將攻占的城市全都交給皇帝陛下。

然而尼西亞的戲劇性投降,使十字軍再也無法信任帝國。這樣一個詭詐的盟友是無法信任的。

征服尼西亞是十字軍與帝國通力協作的結果。這種密切合作,此後再也沒有出現。

十字軍在尼西亞停留了大約一個星期。士兵們放鬆地享受閑暇,縱酒狂歡。將領們則匆匆趕往西方的一個小城和皇帝會晤。在那裏,他們再次向亞曆克修斯一世宣誓效忠,皇帝再次保證向他們提供一切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