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黑死病肆虐的日子,所有人都在忍受苦難。幾乎每個人都失去過某個親人:父母、妻子、孩子、兄弟……幾乎每個人的生命都因此變得不完整,而且死亡還在繼續。誰也不知道自己能活到哪天。沒有親身經曆過的人,無法明白那種恐懼,更無法理解那種傷痛。
現在,忽然發現了災難的元凶。那麼,毫無疑問,現在要做的就是懲罰他們--把他們施加給自己的痛苦,百倍地還給他們。
情人節大屠殺
奇龍鎮把罪犯的供詞傳遞給了周圍的城市。不久,整個瑞士和德國南部都知道了審判結果。於是,一場大屠殺開始了。
有些城市也效仿奇龍,組織了類似審判,抓出了當地的投毒犯。有些城市則沒有任何審判,直接動手收拾猶太人。祖芬根、伯爾尼、斯圖加特、索爾登……各處都在捕殺猶太人。開始的時候,還隻是處死被揭發出來的投毒犯。後來,隻要是猶太人就殺,無數的火刑柱被立起來。整社區整社區猶太人被集中起來,押送到那裏活活燒死。巴拉維格尼所在的社區也未能幸免,熊熊火光照亮了那些慘淡的冬日。
曆史上對此往往隻留下幹巴巴的一句話:“住在維倫紐夫的所有猶太人,都被依法燒死了”等等……
但是瑞士的猶太人畢竟不多。這裏的猶太社區規模比較小,很少有超過幾百人的,大多是幾十人,甚至更少。但屠殺很快就越過邊界,沿著兩個方向散播。一個是向德國南部發展,一個是萊茵河流域。
萊茵河流域城鎮密布,非常繁榮。按富庶程度排名的話,它可能僅次於北意大利。最重要的是,這裏的猶太人格外密集。
1349年初,瑞士的一些城市派出代表,前往萊茵河流域。他們帶著審判案卷,身後還牽著幾個猶太人。這些猶太人像狗一樣被鐵鏈子拴著,到處巡展。他們的任務就是要在需要的時候站出來,現身說法,以證明所有猶太人都該死。
讓這些代表吃驚的是:有些城市居然拒絕燒死猶太人。
巴塞爾就拒絕了。
在瑞士的大多數地方,貴族、市政府、老百姓的態度一致,都主張燒死猶太人。比如奇龍審判,就是大公爵批準,市政府執行,老百姓擁護。但是在巴塞爾,情形發生了變化。人民是群情激奮,準備收拾猶太人,但是市政府不同意。
代表向巴塞爾市政府遞交了案卷,又晃晃鐵鏈子,把猶太人牽上來認罪。但是巴塞爾市政府的回答是:我們不信。
他們的理由很簡單:如果瘟疫是猶太人搞出來的,那為什麼猶太人也大批死亡?他們的死亡率並不比基督徒低。這是為什麼?
有人反駁說:這隻能說明猶太人實在太狡猾了。
--狡猾到用自殺的方式去殺人?
這聽上去根本就不是人話。因此巴塞爾市政府拒絕對猶太人采取屠殺政策。
但是巴塞爾市民根本就不考慮合理不合理,他們湧上街頭,包圍了市政府。一群領頭的衝進市政廳,下達了兩項最後通牒:市政府必須宣誓要燒死境內的猶太人;市政府必須宣誓兩百年內不接納任何猶太人。否則……市政府知道否則如何……市政府屈服了。它知道猶太人是無辜的,但為了保全自己,它還是屈服了。市政府做了宣誓,緊接著,人民就行動起來了。他們懶得弄什麼火刑柱,幹脆把猶太人都趕到木屋裏,然後以火焚之。六百具焚燒後的屍體就堆積在那裏,無人埋葬。還有一些猶太人幸免於難,他們被逐出巴塞爾。
巴塞爾再沒有接納任何猶太人,直到五百年後。
斯特拉斯堡的執政府做了更堅決的抵抗。
它南麵的巴塞爾已經展開了屠殺,它北麵的城市斯派爾也已淪為屠場,那裏的群眾宰殺了猶太人後,把屍體裝進木桶,扔進萊茵河裏,任由它們流入大海。
斯特拉斯堡的人民也在呼籲懲罰猶太人,但市政府斷然拒絕。它比巴塞爾的市政府更勇敢,堅持自己的立場。斯特拉斯堡既是經濟重鎮,也是一省首府。它的態度舉足輕重,必須加以解決。
在1349年2月8日,一場會議召開了。斯特拉斯堡大主教主持會議。附近的貴族以及各城市的代表盡數參加會議。猶太人的命運就取決於這次會議。他們戰戰兢兢地等著結果,就像一群羊跪在塵土裏,等著狼的判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