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 溫泉關(2)(1 / 3)

斯巴達人對溫泉關和海峽毫無興趣,他們一心要集中所有力量守護科林斯地峽:很遺憾,那意味著許多城市會淪陷,包括雅典。可是那又有什麼辦法呢?我們的力量太弱,不能浪費任何兵力。

爭論的結果是妥協。兩個方案各保留一半。同盟陸軍主力留守科林斯地峽,隻派出一支小部隊北上溫泉關,海軍主力則開赴優卑亞海峽。

這是一個非常糟糕的妥協。事實上,它比兩個方案中的任何一個都更壞。既然決定在希臘中部打響保衛戰,就應該全力以赴地投入,而不是搞三心二意的跛足戰略。

斯巴達人的短視將把希臘人的事業帶到毀滅邊緣。

然而,斯巴達人表現出的不僅有短視,還有無比的勇氣。這種勇氣蓋過了短視,把一場大失敗變為了人類不朽的傳奇。

雅典人充任海軍主力,開往海峽。固守溫泉關的陸軍,則從十幾個城邦裏抽調而來,總數約七千人,其中的核心力量是斯巴達人。斯巴達王列奧尼達率領他的參戰部隊:三百名斯巴達重裝武士和九百名輕裝農奴士兵,開赴優卑亞海峽。

列奧尼達由於溫泉關之戰,在世界史上赫赫有名。層層迷霧裹挾著他,把他變成了一個超越凡俗的英雄。而他的真實情況,我們所知甚少,隻能依靠殘缺的記載來揣度他的形象。

此時的列奧尼達大約五十歲。他出身王族,具有高度的榮譽感和責任心。他的名字在希臘語中的意思是“獅之子”。他確實無愧於這個名字,他是一個心地善良、富於愛心的人,他熱愛自己的妻子,熱愛自己的國家,更熱愛自己的榮譽。

在出發前,列奧尼達就已經預料到此去唯有一死。

在戰爭爆發之初,斯巴達人曾得到過一則神諭:

啊,土地遼闊的斯巴達啊,

要麼你們光榮的城市毀於波斯人之手,

要麼你們為國王之死而哀悼。

這個神諭像根針一樣,刺進列奧尼達的心裏。如果這個神諭是真的,那麼他願意為斯巴達而死;如果這個神諭是荒謬的,那麼他的死亦可以喚起同胞的勇氣。此刻對他來說,生與死不再是問題,問題在於要死得偉大、光榮。

但是此去溫泉關的所有斯巴達人,可能很難生還。因此,列奧尼達在挑選手下時,隻要已經結婚生子的戰士。青年的生命還沒有結出果實,就讓他們接著綻放吧。既然死亡是那麼殘酷,那還是讓成熟的心靈去麵對它吧。當斯巴達人整裝待發時,有人驚奇地問他:“你就用這麼少的人去抗擊波斯?”

他回答說:“他們也許注定要戰死沙場。即使是這些人,我也覺得太多了。”

臨行前,列奧尼達的妻子問他:“你走後,我該怎麼辦?”

他的回答是:“去嫁一個好男人,生一些好孩子,度過幸福的一生。”

這個回答隻能出自最深摯的愛情。

列奧尼達出發了。在溫泉關,他將用自己的生命鑄就永恒的榮譽。

在陰影下作戰

愛琴海深深地衝入希臘中部,形成了瑪利亞海灣。而陸地上,一座險峻的高山俯視著這片海水。山與海咫尺相對,把它們分開的隻有一條狹窄的隘路,它就是溫泉關。溫泉關在沼澤與山巒之間延伸,自西向東,有三個最狹隘的地方,分別被稱為西門、中門和東門。每一個門都是適合防禦的極佳地點。

任何組織防禦的將軍對這個地形都應該滿意,作為防禦陣地,它幾乎完美無缺。之所以說“幾乎”,是因為它有一個小小的瑕疵。這個瑕疵出在南邊的山脈上,在那裏的山巒之間,有一條曲折的小徑通向溫泉關的後麵。但是這條小徑非常隱秘,隻有很少的人才知道它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