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對麵是一道盾牌形成的銅牆,長矛從銅牆中伸出。刹那間,人浪撞擊上銅牆,鮮血四處噴濺。
由於米地人的盾牌小,長矛短,也沒有密集作戰的經驗。在希臘銅牆前,他們被撞得粉身碎骨。盾牌後,希臘長矛有節奏地揮出、收回。每次揮出都有米地人倒下。屍體很快堆積了起來。
米地人被殺戮得如此慘重,薛西斯感到無比震驚,他激動地三次從寶座上站起來。他從沒有見過這樣的戰鬥,更沒有見過如此勇猛的步兵。
進攻被粉碎了。第一天就在這樣的殺戮中結束了。
第二天,薛西斯決定派出自己的近衛軍--“不死隊”。
“不死隊”由一萬人組成。之所以叫這個名字,是因為他們的名額始終保持一萬這個數字。一人死亡或者退役,就會馬上補充進一人。這些武士一身花衣、手拿皮製的盾牌,長矛的槍柄上飾有金子做的蘋果、石榴。他們是整個波斯軍隊最寶貴的精華兵力,平時一直隨侍國王,隻有在最危急的時候才會出戰。
但是即便他們,也在銅牆麵前敗下陣來。他們在狹窄的陸上作戰,人數上的優勢無法發揮,而希臘人的戰術又遠比他們優越。波斯人不敢進攻的時候,斯巴達人就常常佯裝逃走。波斯人呼嘯著揮動武器追趕上來,斯巴達人就忽然回身,揮出長矛,把他們刺死在地上。萬人隊成群地倒下,就像麥地裏收割的莊稼。
他們嚐試了各種陣列,各種方法,卻無法撼動希臘人的陣地。
“不死隊”隻好退了回去,在戰場上留下了大片屍體。
薛西斯感到手足無措了。
箭雨無法傷害陣地之後的青銅武士,衝鋒無法突破嚴密堅固的青銅牆壁。他已經打出了王牌,卻毫無效果。幾十萬大軍被七千人困在隘路之中,下一步應該怎麼辦?
這個時候,忽然出現了一個轉機,使薛西斯一下子擺脫了困境。
一個希臘人的出現,把他的目光從溫泉關帶到了南麵的高山。這個希臘人叫埃菲亞特斯,這個名字注定要成為叛徒的代名詞。他是當地人,就生活在溫泉關附近,熟悉周圍的每條道路。為了得到薛西斯的賞金,他向波斯人泄露了溫泉關的軟肋--那條山間小道。
薛西斯一下子從失望上升到狂喜。他馬上命令不死隊連夜向那條小道進發。星光中,波斯近衛軍向山穀間走去……
他們在槲樹叢中跋涉了一夜,終於在黎明登上了高山。此時,他們已經成功在望。隻要再走下山脊,他們就會出現在希臘人背後,溫泉關覆滅在即。
就在這時,對麵忽然爆發出了戰鬥的呐喊。
希臘人出現在前麵!矛與盾遮蔽了通路。
列奧尼達並不愚笨,他已經預測到這個危險,事先已經派出一支部隊扼守這個小道。他沒有失策。
唯一的錯誤在於整個的戰略:溫泉關的希臘軍隊太少了。
列奧尼達的部隊隻有七千人,他派不出足夠的士兵去同時扼守中門和小道。為了這條小道,他隻能派出一千福西亞重裝步兵。這已經是極限。
而一千人是不夠的。十倍於它的波斯人發起了進攻。
福西亞人的陣線崩潰了,斯巴達人向山頂跑去,準備戰死在那裏。但波斯人並沒有追擊,而是全速向山下奔去。
如果當初斯巴達人沒有堅持留下希臘主力部隊,一切都將不同。哪怕希臘人派出的不是七千人,而是一萬四千人,一切也將不同。也許希臘人將會固守溫泉關,也許波斯的遠征就將終結,也許以後的災難就不會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