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章 薩拉米斯(3)(1 / 3)

厄基那人認出了這個希臘人。一位將領隔著海水,向地米斯托克利咆哮:“你曾說我們會當波斯人的奴才!是嗎?現在看看我,是不是波斯人的奴才?說啊!”他有資格這樣咆哮。一天之內,他一個人擊沉了五艘敵艦,還俘獲了一艘敵艦。

地米斯托克利??有回答。他現在實在太過興奮,不想和任何人爭吵。他陶醉在勝利之中,四周所有的希臘人也都陶醉在勝利之中。

薩拉米斯島上一片歡聲雷動。

人們一邊高喊,一邊互相擁抱:勝利了,終於勝利了。費盡了多少心思,經曆了多少苦難,又流下了多少淚水,終於勝利了。

經過溫泉關的犧牲,經過月神岬的苦鬥,經過了雅典衛城殉難,經過了焦灼的等待,勝利終於到來了。

人們跪在大地上,淚流滿麵。為了曾經的恐懼,為了今日的光榮。

群星閃耀的前夜

薩拉米斯的戰鬥,是希臘人偉大的勝利。

希臘悲劇之父埃斯庫羅斯參加了這一場戰鬥。他回憶說:一天之內這麼多人死於戰場,這是從未有過的事情。在東方大陸上,有過更大規模的殺戮。但在希臘人的記憶中,如此規模的戰鬥確實絕無僅有。

兩百艘波斯戰艦被殲滅,被俘獲的船隻還沒有計算在內。至少有幾萬敵人,要麼沉屍海底,要麼慘死海岸。而希臘人的損失隻有四十艘戰船。雙方戰船損失的比例超過五比一。這要歸功於兩點:一是希臘人大多會遊泳。二是得到了獲勝友軍的大力救助。

這次戰鬥之前,波斯牢固地控製著愛琴海。而在一天之內,波斯永遠地喪失了海上優勢。直到波斯帝國滅亡,它再也沒能挑戰希臘的海權。

失守的海洋,注定了遠征軍的命運。

希臘是一個嵌入海洋的半島,沒有任何一個地方距離海洋超過七十五公裏。這樣的一個環境,誰擁有海權,誰就可以隨心所欲地進攻敵人。失去海軍的掩護,波斯陸軍就像一個赤身裸體的戰士,脆弱無助。

此外,還有更嚴重的問題:波斯大軍的補給主要通過海洋。希臘實在過於貧瘠,單靠擄掠,實在無法供養龐大的波斯軍隊。薩拉米斯戰役後,波斯人最大的威脅不是希臘人的長矛,而是饑餓。

同時,帝國有太多三心二意的奴隸。薩拉米斯的失敗已經摧毀了帝國的威望,所以這些奴隸隨時可能趁機叛亂。巴比倫已經傳出了叛亂的消息。

麵對這種局麵,薛西斯的情緒消沉到了極點。有史以來最強大的海軍在他眼前崩潰,這無情地擊碎了薛西斯的信心。那個在赫勒斯滂鞭笞海水的帝王消逝了,留下的隻是一個恐懼的凡人。

希臘人還在加劇他的恐懼。

他們放話出來,要派海軍前往赫勒斯滂,摧毀那裏的浮橋,切斷薛西斯的退路。希臘人並不真打算把薛西斯困在希臘的籠子裏,變成一個絕望的瘋獸。他們隻是用這個威脅讓他退卻。

薛西斯退卻了。他留下了一支部隊繼續戰鬥,自己則率領大部隊返回亞洲。這是一場觸目驚心的撤退。

當他們經過色雷斯的時候,發生了可怕的饑荒。海上補給線已經斷裂,他們四處掠奪,像一群蝗蟲橫掃色雷斯。當沒有東西可以擄掠的時候,他們就剝樹皮,摘樹葉,吞食野草,過著野獸一樣的生活。這導致了瘟疫和痢疾的流行。無數人死於饑餓與疾病,許多病人被遺棄在後方,任其自生自滅。

經過四十五天的長途跋涉,薛西斯的人馬終於回到了赫勒斯滂的渡口。此刻,他們已經不能被稱為一支軍隊了。他們人數寥寥,一個個又都形銷骨立,半人半鬼。不久前,他們也正是通過這個渡口進入歐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