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的旋律回響在聖殿中。這個帶領猶太人血洗過無數城池的神,這個用洪水毀滅過世界的神,在愛的旋律中顯得明澈如天宇,燦爛如星河。聖殿裏仿佛有一種微妙的變化,就像靈魂的弦音在震顫。
耶穌說:
“天國好比一個王為了自己的兒子預備婚宴。他派仆人去邀請客人來參加婚宴,可是他們不願意來。他再派遣另一批仆人出去,吩咐他們告訴客人:‘我的筵席已經擺好了,公牛和肥畜都宰了,萬事俱備,請你們來赴宴。’可是,那些被邀請的客人還是不加理會,有的去耕田,有的去做買賣。還有一些人抓住王的仆人,淩辱他們,把他們殺了。
“國王大為震怒,派兵去剿滅那些凶徒,燒毀他們的城市。然後他對仆人說:‘我的筵席已經擺好,但是先前所邀請的人不配享受。現在你們到大街上去,把碰到的人統統請來。’於是仆人到街上去,把看到的人,無論好壞都請來,讓喜宴上坐滿了客人。”
耶穌平靜地看著祭司和文士們,說道:
“於是,他們盡情歡宴,直到永遠。”
他們和耶穌長久地對視著。如果能夠,他們渴望殺死那些仆人,推翻宴席,粉碎他的天國,撕裂他的愛,然後用這些屍體和廢料鑄造一個祭壇。這個祭壇上刻著:摧毀一切仇敵的以色列之神--耶和華。
不僅是他們,耶路撒冷的人民同樣不理解耶穌的話。他們希望聽到的是充滿怒火的宣言。一個怒吼的獅子帶著他們撕碎仇敵。那才是彌賽亞!彌賽亞的核心不應該是愛,而是恨!
有文士問:“向羅馬皇帝愷撒納稅,是否違背我們的律法呢?”
這個問題是一個圈套。它的正麵是羅馬人的刀劍,背麵則是猶太人的怒火。幾乎所有的猶太人都寧願把錢奉獻給聖殿,而不願交給羅馬人。如果耶穌回答“否”,追隨他的猶太人會拋棄他。如果回答“是”,則等於向羅馬人公開挑戰。
耶穌問他們要了一枚羅馬銀幣。他指著銀幣上的頭像,問道:“這上麵的像和名號是誰的?”
他們說:“是愷撒的。”
耶穌就對他們說:“愷撒的應當歸給愷撒,上帝的應當歸給上帝。”
他的回答相當有技巧,但也許更有技巧的辦法是不做回答。
歸根到底,他的答案是:是的,我們可以向愷撒納稅!隻要守候住自己的靈魂,向我們征稅的是不是愷撒有什麼關係?隻要我們的心靈充盈著愛,這個世界如何起落沉浮又有什麼關係?
這個答案撕開了一個裂口:耶穌對誰來征稅毫無興趣,他感興趣的隻是天國和神。他並不仇恨羅馬,也無意光複以色列。耶穌不是在對公元30年的猶太人說話,他是在向永恒訴說。
他的追隨者幾乎都不理解這一點:耶穌是全世界的先知,卻不是以色列的英雄。
耶穌把銀幣還給了提問者。他環視四周,耶路撒冷人冷漠地看著他:這就是我們盼望的彌賽亞嗎?向羅馬人納稅的彌賽亞!
無聲的歌在聖殿響起,宛若一個激烈爭辯的合唱:
--愷撒的歸給愷撒,上帝的歸給上帝。
--和散那!和散那!和散那歸於至高之天。
--如果在至高之天裏,依然有羅馬人,那我們怎能在那裏唱響愛之歌?
歌聲永遠地沉寂了,耶穌感到一陣前所未有的孤獨。
從這一刻起,耶路撒冷人再也不會為他唱起彌賽亞之歌。
誰一生中是沒有罪的
從聖殿外傳來一陣喧鬧。有一群人擁擠在一起,喊叫著向聖殿走來。???們一直走到耶穌的麵前才停下。
人群中有女人的哭泣聲。這聲音尖利無助,就像出自被捕獸器抓住的小獸。她低垂著頭,蓬亂的長發,蓋住了她的麵頰。兩個男人拽著她的手,把她像狗一樣地拖曳著。她的衣服上沾滿汙泥和血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