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未來我們怎樣感受浪漫
18世紀的騎士把浪漫引進愛情,但直到這個世紀大半過去,浪漫還專屬於少男少女。無論是羅密歐與朱麗葉還是梁山伯與祝英台,還有經後人編排在泰坦尼克號上演繹一段曠世戀情的傑克和羅絲,都非常年輕。隻有在接近世紀末的時候,處於夏秋之交的中年人才有機會在廊橋上展示了一首浪漫交響曲後,在生命的來來往往中牽手。
而在未來世紀,隨著人類壽命的延長,老年夫妻也將長久地麵對“二人世界”。伴隨著婚姻的重組,黃昏的戀情給生命染上了富含秋韻的一片金黃。伴隨著中老年人的加盟,浪漫主義在生命的不同階段蔓延開來,人類不僅在生命的春天追求浪漫,也在生命的四季享受浪漫;不僅追求婚前的浪漫,也開始努力在婚後留住浪漫。
我們常常想,愛情過程已經在20世紀末被簡約、濃縮,古典愛情模式中,那漫漫的期盼、微妙的心理起伏以及未知情緣的焦慮,都被簡化為相互凝視的一瞬間,接下來就是直奔下一個主題:“性。”未來的愛情是否還有豐富的層次、含蓄典雅的美感和因渴望而強化了的激情,我們無法做出具體的判斷。但我們同樣可以相信,簡約過後的愛情,一定會獲得新的想象空間,發展出新的激情。
(4)一“網”情深
在20世紀下半葉,校園文化創造了“約會”這樣一個兩性親密交往的形式,世紀之尾,網上愛情也被炒得沸沸揚揚,21世紀網上談情說愛會成為主流形式嗎?人類進化使背腹相向的猿類示愛方式,變為麵對麵的凝視。從此,暗送秋波、眉目傳情、巧笑顧盼……無窮無盡的表情組合,使人類“風情萬種”,而網上本是一個虛擬的世界。
即使可以感受全部語言的魅力,也無法感受到愛侶指尖的溫熱、彼此呼吸的潮潤和眉目間傳遞的微妙感受;網上也是一個匿名的世界,不知對方真實的身份,甚至不知是男是女,這些局限決定了網上愛情隻不過是一種輔助形式,但畢竟已為人類“網開一麵”,網絡讓愛侶們可以不受地理空間限製,讓選擇空間成倍增長,瞬間就可“咫尺天涯”,明月共此時了,“多媒體”幫助愛情獲得上天入地般的神奇力量。
(5)“性”將朝更符合人性的方向發展
性在20世紀之初是一個“禁忌”,卻在世紀之末成為“熱點話題”,社會對性的容忍度和開放度都大大增加。
在未來,人類隻要以更科學的態度對待性,社會以更平和的心態認識人在這一領域的快樂權力,兩性更平等地協調他們之間的關係,性將朝向更自然、更美好、更符合人性的方向發展。
(6)做一個成功的戀人
還是很小的時候,聽過這樣的一個故事:
一個男孩帶著劍去行走江湖,途經鄉間,救下一個被野獸圍困的女孩,並得到她的愛情。
不久,男孩從遠方回來,聽到愛人哭泣求救,一隻野獸正襲擊她的家,於是他勇猛地拔劍準備刺殺野獸,此時,女孩哭著喊:“別用劍,用石頭比較好……”他猶豫著,還是按她的指示用石頭打死了野獸。她高興地撲進他的懷裏,但男孩覺得沒有立下功勞,因為沒有用自己的劍。他默默地收拾了行囊,又去遠行了。
又過了些日子,男孩回來時看到一隻更大的野獸又在圍困女孩的家,他馬上拔出劍往家衝,心裏卻想也許應該用石頭。正在猶豫不決時,野獸向他撲來,弄傷了他的手臂,男孩被逼到牆角,猶豫地望著窗口的女孩,女孩大喊:“用木棍打它……”於是他拾起木棒與野獸搏鬥。野獸死了,男孩卻羞愧地拒絕了愛人的擁抱,默默離開了那個地方。他一路走著,帶著無以言表的沮喪,當他聽到遠處的呼救聲時,男子漢的責任讓他又拔出了劍,但就在這時,他猶豫起來,因為不知該用劍、石頭,還是木棒?如果女孩在,她會如何建議呢?但那困惑隻是瞬間,急促的呼救聲讓他又重新建立起信心,找到原本的自己,拔劍撲入野獸群中,殺死了它們。
男孩再也沒有回到那個女孩身邊。
這個故事的真正含義就是充分的信任與“放手”。每個男人心中都是那個勇敢的少年,他們雖然感激女人的關懷和建議,但他們更需要自信地麵對生活。如果女人自以為知道你所愛的人該如何,因而設法改變他,不管你原動機多麼善良,都會剝奪愛人對自己生活選擇和生存方式負責的權力。也許這種舉動,慢慢會讓男人因喪失自信心轉而懷疑自己在你心目中的位置,最終悄悄離去。
其實,做一個合格和成功的戀人或愛人並不簡單,重要的是應隨時讓愛人知道,你愛他,珍惜他,尊重他,讓自己與他並肩而行,走在快樂與痛苦中,分擔歡喜或眼淚。在他走過孤獨和難過之後給他溫柔關懷,但不要剝奪他置身靜地、獨立思考的權力。盡力表明你的意思並努力理解他的感受,但絕不能為達到所謂的默契而埋葬自己的個性。當然,再相愛的人也會有矛盾,也會生氣,應讓他明白你在生氣甚至憤怒,即便大吵一場之後再相擁著流下歉意的淚,也不能讓分歧的陰鬱在彼此間留下抹不去的傷痕。
你要完整而坦誠地展現給你的愛人,甚至那些不完美的一麵,讓他能真正了解你,踏實地愛你。
5.女人,做情人的路上沒有方向
生活裏有太多的女人在扮演著情人的角色,她們日複一日地等待著那個有家室的男人的召喚,在每一次夾雜著吵鬧和激情的幽會之後又眼睜睜地看著他回到自己妻子的生活常軌裏。她們最大的不幸就是永遠無法逃避麵對自己時的尷尬。
蕭楊從流產手術床上下來之後就給明子打了個電話:“你看看我們的女兒嗎?”蕭楊用的是“我們”而不是“咱們”,因為她和明子還沒有那種不分你我的親情關係,蕭楊隻是明子的情人。
蕭楊大學畢業分在了一家醫院,她認識明子的時候就知道他有妻子,蕭楊因此從不問明子家的事,她隻安分守己地做著情人,直到她來醫院做手術,他們才認識不到半年。
蕭楊的“小月子”沒坐完,明子和很多算是負責的男人一樣,把一萬元錢從蕭楊屋門縫下邊塞了進去,還有一封信,信上說,他覺得承擔不起蕭楊了,後悔當初招惹她,讓蕭楊獻出了初戀……接到信後,蕭楊的“小月子”竟坐了兩個月。從小屋裏出來她就回了杭州的家,養身也養心。
明子帶著他已經懷孕的妻子很快就出了國。走的那天蕭楊悄悄跟著去了機場,看到了他妻子挺著大肚子,“我的女兒為什麼沒有那個權利?”蕭楊在心裏說這話的時候真的哭了,這是明子與她分手後第一次流淚。
理論上講情人屬於陌生的範疇,但這種陌生注定是短暫的,因為最終的結果是,激情會在陌生走向熟悉的過程中,變得萎縮而沒有韌性,從而複歸它的幻滅和悲愴。當然,情人的最終結局也是如此。然而盡管如此,女人仍情願為這種悲愴去冒險。一旦涉足情海,很多女子就會義無反顧地沉迷其中而難以自拔。
那麼什麼樣的女人最容易成為情人呢?一是愛慕虛榮,追求物質享受的女人;二是性欲旺盛,渴望激情的女人;三是天資豔麗,性感漂亮的女人;四是感情豐富,優柔脆弱的女人。
女人找情人一般有多種目的性。不像男人,情人的目的單一而幹脆,無非是sex(性)。對於第一種女人來說,本身的婚姻家庭狀況不盡如人意,尤其物質上的匱乏,再加上本身的虛榮心作祟,就很容易對有錢有權的男人產生好感,於是不自覺地淪為這些男人的狩獵對象。第二種女人雖然性欲旺盛,渴望激情,但她們又不僅僅隻為簡單的sex而就範,大多時候,她們更為注重的是種感覺,也就是所謂的激情。
當然,女人的內心是有顧慮的,所以她們多數的還是處於被動地位。女人不會主動向一個男人提出性要求,但她可以向一個男人流露出愛慕心理和欣賞的表情。為了性欲掩蓋下的激情,她會渴望男人成為她的情人,從而帶給她快慰。
而第三種和第四種女人,其本身並沒有所謂的情人渴望意識。但她們的性感和脆弱卻無意識地吸引著男人,或者得到男人的關愛。再加上異性潛在的誘惑力,她們便極容易投入男人的懷抱成為他們的情人。但有一點與前兩者不同,雖然建立了所謂的情人關係,但這類女人更渴望她的情人給予的是更多的愛護和真情,而非純粹的sex。
身為情人的女人們最頻繁抱怨的是“公平”問題,而這其實是一個永遠沒有結果的問題。因為通常男人總是由於害怕女人成為自己的負擔而多以分手告終。拋開男人自己的問題不談,就女人而言,之所以易淪為情人,其實大多還是因為沒有一個讓女人可以立身的事業,因此感情向愛情中的投入就肯定是唯一的,她們借此寄托的希望也是最大的,接受者自然就會感到沉重。而任何一個男人,都希望和自己在一起的女人能讓他們輕鬆,這就使那些把愛情當事業的女人們,最終事與願違。
身為情人的女人們開始締結情人關係的時候就已經開始一點一點地迷失著自己,她們在男人那裏一點一點地迷失了自我,這時候對女人來說,她整個的現實都放在了那個人的身上。
6.為什麼“同居”受傷的總是你
不要認為同居與結婚沒有什麼不同,隻是沒那一本證書而已。事實上卻是有很大區別的,同居不具有婚姻給身心帶來的益處,同居的伴侶缺乏結婚夫妻之間的忠誠,他們更重視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