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此,她處處留心,每個小小的機會都不放過。天道酬勤,機會總會光臨那些勤奮的人。在一次商品交易會上,她深深感到,隨著中國加入WTO,全球經濟一體化,中國手工藝品將會受到全世界的青睞,但中國手工藝品的種類繁多、流派各異,到底做哪一類呢?想著想著,孫麗眼前一亮,幼年時在農村老家有關中國結的美麗記憶瞬間在她腦海中複活,一座塵封的曆史之城悄然打開:孫麗出生在黃河古道邊的一個小村莊。奶奶常常用紅頭繩編成蝴蝶結和各種小動物給她,小孫麗8歲時,奶奶特意用紅色膠線給她編結了一個大大的“如意蝴蝶結”,小孫麗興奮得一夜沒睡,蝴蝶結的美麗深深地留在了她的心裏。當時,小孫麗和奶奶並沒有意識到這就是流傳於民間的中國結藝。幾個月沉浸於書海,中國結終於在孫麗的眼前顯現出一個清晰的輪廓:中國結,始於上古,興於唐宋,盛行明清。在遠古的華夏大地上,“結”曾被先民們賦予了“契”和“約”的法律表達功能和記載曆史事件的作用,一個結就是一個事件、一個寓意、一種象征,並逐漸成了人們表達感情的一種方式。後來,繩結超越“結繩記事”的工具作用,被心靈手巧的人們變成了手工工藝,演變成女紅。最終,成為中國傳統文化中特有的民間手工編結的飾品。
多年的創業渴望萌動了,一種責任和使命感在孫麗心中升起:把失散的“中國結”尋找回來,並當做產品發揚光大。於是,孫麗買來一大堆繩子,四處拜師,潛心研究,穿、插、勾、引、扣、結,工藝技法越來越熟練,圖案形式越來越豐富,一個個精彩照人,美觀豔麗她借鑒中國古典詩詞給這些圖案起了好聽且富有文化含義的名字,像“吉祥如意結”、“同心雙喜結”、“延年長壽結”、“年年有餘結”、“榮升結”、“思歸結”等。產品有了,但怎樣推廣普及,讓更多的人認識接受呢?
由於前期開發中國結,花費很大,後來已經沒有資金做宣傳廣告,孫麗就印了一些最便宜的宣傳單,親自散發。隻在一個地區散發,收效甚微,她便訂了個目標:把宣傳單從內地散發到沿海!
她帶著宣傳單發到了江蘇南京,已身無分文。餓了一天的她漫無目的地在南京的大街上轉悠,潛意識裏帶著一種對食物的渴望。渴望使她不知不覺走進了泰華對外貿易有限公司總經理的辦公室,總經理李華是個很有眼光的人,看到孫麗的宣傳材料和中國結樣品,懇求孫麗留下來發展,並提供一切優厚待遇,然後在一家豪華酒店,盛情款待孫麗。在孫麗的一生中,那頓飯吃得最飽、最香。
一個冬天,孫麗一路風塵來到石家莊,下車時已是深夜12點,外麵朔風怒號,雪花漫天飛舞,候車室裏座無虛席,地板上都擠滿了人。孫麗舍不得花錢住旅社,她往四處看看,見一個撿破爛的婦女鋪了個小被子在地板上睡得正香,她走過去拍了拍那婦女,那人迷迷糊糊往邊上挪了挪,讓了一點位置給孫麗,疲勞的她很快就進入了夢鄉。早上一覺醒來,婦女和被子不知去向,她躺在光地板上幾乎凍得渾身沒有知覺,過了好大一會兒才能把身體舒展開來。
“南京的飯最香,石家莊的地板最涼。”成了孫麗創業史上的一個見證。
付出總有回報。由於孫麗的推廣宣傳,人們開始慢慢認識了中國結,精美多彩的圖案,博得社會各界人士的讚許,孫麗又給它們起了具有民俗風格的名字,在中國這個傳統民俗的國度裏得到人們普遍的認同,前來購買者絡繹不絕,有時還要事先預訂。一家外貿公司把她設計的幾款中國結賣到台灣,在台灣試銷後大受歡迎。濃鬱的中華民族特色,淡淡的鄉土氣息,強烈地吸引著台灣的遊子。曾有一位台灣老太太手捧中國結,望著上麵的絲絲線線,老淚縱橫地說:“我多想飛回大陸,看看年邁的老娘。兒時,她就拿紅紅的繩子給我的頭發紮好看的蝴蝶結。”
孫麗有了一些經濟收入,也有了名氣。很多人慕名而來投師學藝,她沒有就此止步,她在中國結基礎上又開發出更具現代時尚氣息的係列串珠飾品。在河南省商丘市健康路中段,她專門開了一家“紅品飾品坊”,並向產業化連鎖經營發展。針對慕名求學者,她實行免費培訓、舉辦多類型的編結技藝學習班,擴大中國結的編結隊伍;采取連鎖加盟形式,在全國範圍內開辦手工編結作坊,形成連鎖作坊鏈,靠“眾人拾柴”的經營策略,帶動市場。此外,她還慎重選擇合適媒體,加大宣傳力度,在中國刮起一股“中國結”風潮。
孫麗成功了,“紅品飾品坊”生意紅火,她的中國結火遍整個中國。在中國傳統技藝發揚光大的過程中,曾經屈辱的孫麗終於使“中國結”得以再次複活,終於闖出了一片屬於自己的事業天地。
孫麗是一個普通女人,她的成功之路,可以啟發廣大女性們如何去開拓一條屬於自己的獨立之路!
5.“她時代”
——愛情我要,事業我也要受惠於現代物質文明的21世紀女性,生活不僅僅是活著,而是充滿色彩、趣味與生機的生命之旅,所以應懂得在起伏不定的生活中周旋打理,找準事業和愛情的最佳結合點。
女人在事業與婚姻中,隻有求得平衡,才能做到事業婚姻兩不誤,而且是雙豐收。
有一個叫楊寶玲的女士自從與相戀多年的男友結婚後,“幸福”兩字便整天寫在了她的臉上。
婚後的楊寶玲隨丈夫移居到了美國的拉斯維加斯,生活得非常幸福。不過她並沒有忘記自己原來的事業,她希望婚姻與事業可同時兼顧。她身為一家珠寶店的股東,時時刻刻都在關心著公司裏的事務。早前她返鄉巡視業務,見到兩套HIRU(斯裏蘭卡語,代表“太陽”的意思)新係列鑽飾,經過試戴之後,她對這套HIRU係列鑽飾相當讚賞,覺得很適合結婚時作為新娘們的飾品。果然,這一款鑽飾上市之後,銷勢一路看好,頗受消費者青睞。
楊寶玲本身就對珠寶設計很有興趣,她在美國修讀了珠寶設計及珠寶鑒證課程,期望有朝一日可以親自設計鑽飾。丈夫很同意她的打算,給她很大自由度,在事業上給予了她足夠的發展空間,唯一隻是不想她太辛苦。
每次提起丈夫,楊寶玲都會流露出幸福的笑容。她說:“我真的覺得自己好幸福,丈夫很疼愛我。不過作為現代女性,婚後總不能隻待在家中。”當問及她對丈夫的評價時,她甜蜜地說:“他在我眼中真是優點一籮筐,性格隨和、思想成熟、細心,又很愛惜家人。”若要楊寶玲數落丈夫缺點,她唯一覺得就是丈夫太害羞。她笑著說:“就像他當初在飯店突然向我求婚時,由於當時他講得很細聲細氣,我誤會成了其他意思便說好。之後,從歐洲旅行回來,我媽媽問他為何仍不求婚?我也附和說‘對呀,還不求婚’。他連忙說‘怎麼沒有,上次我在飯店向你求婚,你都答應了’,我才想起是飯店那次。”
楊寶玲說她丈夫是個性格平和、懂得體諒別人的人,從結婚到現在倆人都沒紅過臉。她說:“他不會刻意浪漫,但有時一句關心的話語就已讓她足夠享用了,夫妻相處就是這樣。”
無論是“淑女”美,還是“酷女”美,美都附在真實的“自我”基礎上。21世紀的女性絕不像藤蔓東攀西附,她們會依靠自己、信賴自己、把持自己,擺脫世俗的羈絆,想幹就幹,敢愛敢恨,確信事業與婚姻之間的關係應該是相輔相成的。
結婚不是“閉關鎖國”的開始,而是二人世界裏一對車輪的並駕齊驅。21世紀女性有對婚姻的負責態度,但絕不打算讓自己困守“圍城”。如果婚姻變成“牢籠”,她們有時寧可選擇放棄,即便與孤獨為伴。
不需要養兒防老,也不顧忌傳宗接代,要不要孩子。21世紀女性不懾於外界壓力而服從自己內心的需要,舊的觀念已被她們逐個擊破,她們已學會了如何遵循自己的生活方式。
家庭的存在並不妨礙女性單獨行動的權利。她追求靈魂上的“一間自己的屋子”,而這樣的女性也是從根本上獲得男人尊重的一種方式。
21世紀的新女性,追求友誼比愛情有過之而無不及。尤其是愛情越來越不穩固朝令夕改的時代,友情顯得更可貴,所以閨中密友必不可缺。
在男性叢林裏像株妖嬈植物生長起來的21世紀職業女性,有獨特的性別優勢,她們的親和、感性、細致、機敏和善於折中與回旋的特質,在相應的職位上也可以發揮出巨大的作用。
而具備整體高素質的優秀女性,通過曆練,也盡可以一展崢嶸,躋身時代領導的前列。
作為新時代的女性,就應該這樣,做到事業與愛情兩不誤,盡可能雙豐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