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一章 佛祖開導舍利弗 後記(1 / 3)

這時,淨稱王心想:這個大臣陶利平時足智多謀,而且他還有許多同盟者,不太好對付。雖然我不滿意他的建議,但如果我狠狠責怪他一下,就有可能生出麻煩事來。

因此,淨稱王想啟發他一下,讓他放棄那種想法,就念了四句謁語:縱力喜嗔怒,哀湣必治製,化民以正法,今心無怨蔽。意思就是過分放縱自己,方才會招來怨怒憤恨,但是民眾如果可憐、悲傷、痛苦的話,則一定是嚴酷的刑律法製所造成的,假如用佛法去感化教育民眾,才能夠使民眾心無怨言。”

佛祖講到這裏,隻見舍利弗和眾比丘都在不住地點頭稱讚。佛祖又笑了一下,接著說:“淨稱王這四句偈語講出後,在大殿裏的所有的大臣都了解到國王的意旨,都歡呼雀躍起來。陶利大臣也覺得淨稱王的意願才是正確的,於是他收回了自己的建議,並且也念出了四句偈語:最勝人中尊,調伏汴世,以道治蒼生,慈陰無極際/意思就是國王陛下是人中至尊無上的,在人間調教指導國民,用佛法正道來治理國家民眾,因此,民眾們才能接受到國王無邊無際的慈愛之心的庇護。陶利大臣的偈語念出後,淨稱國王心中也十分髙興。於是這個迦屍小國依舊像往日一樣,到處都是歌舞升平的景象。

佛祖釋迦牟尼講到這裏後,稍作停頓又講道:“其實迦屍國王淨稱就是我的前身,而大臣陶利則正是舍利弗的前身,因此,我在前麵才說舍利弗並不是第一次向我提出這種類似的請求。”

佛祖講完後,舍利弗也收回了自己的請求。眾比丘這才明白了佛祖釋迦牟尼講述迦屍小國的故事的原委。從此以後舍利弗和比丘們更加認真地投入了修行之中,日夜不息,勤苦地誦經念佛,認真地領會佛祖釋迦牟尼的教誨,也更加認真地遵守各項戒律,沒有出現任何一點違背戒律的事。佛祖釋迦牟尼對此也感到十分欣慰。

金天及修跋那波婆蘇

很早以前,在舍衛國中有一位長者,家中非常富裕,廣有財物,奴婢和傭工也不計其數,生活過得相當安寧順當。後來,他的妻子懷足十月胎後,為長者生下了一個十分可愛的小男嬰。這個嬰兒生下來時,全身到處都發出金色的光芒,熠熠閃亮,眩人眼目。

長者請來一位相士為自己的孩子看命相。相士見這個渾身放著金光的嬰兒,大吃一驚,他曾經替很多人包括剛出生的嬰兒看過相,可是他從來沒有見過竟有這樣的嬰兒。

相士仔細地看了看嬰兒的麵相以及手掌紋,不覺叫出聲來:“好相!好相!”

長者急忙湊上前來問相士到底命相如何,相士連聲說好。長者十分高興,重重地酬謝了相士。

隨即,長者為自己的兒子取了個名字,叫做修越那提婆,也就是金天。

就在金天出生的那一天,長者家中院內突現一眼水井,井口呈方形,縱橫各有八尺長。井水非常清澈透亮,而且香甜,所以,無論是飲用還是用來洗滌都十分令人滿意。另外,這眼井還有一個更為特殊的地方,就是它還會冒出許多東西來,隻要你想要什麼東西,井裏就冒出什麼東西來。因此,長者家中比往昔更加富裕了。

日月如箭,光陰如梭。轉眼之間,金天長成了一個大小夥子。他十分英俊瀟灑,並且多才多藝,十分聰明。

長者見兒子已經長大成人,就打算給兒子說一門親事。他心中盤算道:“我的兒子容貌端正英俊,又多才多藝,天下難找到第二個象他那樣的小夥子。因此,給他找的媳婦也一定要選門當戶對的,而且容貌要美麗,身段要苗條,才能配得上我的兒子。”

打定主意以後,長者馬上就讓人去找那些遊走四方的行商,請他們幫助打聽一下哪裏有那樣的女子。

當時,在離舍衛國不遠的閻婆國中有一位長者,家中也非常富有。他的家裏有一個女兒名叫修跋那波婆蘇,容貌如花,身段婀娜,而且她的身體也是金色的。

修跋那波婆蘇剛出生的時候,在她的家中也是自然而然出現了一眼井水,井口也是方形的,長和寬也各是八尺。

這時候,修跋那波婆蘇恰恰到了待嫁的年齡。她的父親也想道:“我的女兒美麗如同天上的仙女,而且又端莊又可愛,所以一定要給她找一位配得上她的賢德之士,如果有這樣的人的話,我就把女兒嫁給他,

於是,修跋那波婆蘇的父親也托了許多人,讓他們去求訪有沒有這樣的人。

過不多久,金天的父親就知道了在閻婆國有一個配得上他兒子的姑娘。而修跋那波婆蘇的父親也知道了在舍衛國有一位小夥子可以配得上他的女兒,而且小夥子的家庭也相當不錯。這兩家人都感到十分高興。

過了不久,一個規模很大的求婚的隊伍就從舍衛國出發前往閻婆國。這幾十個人由金天和他的父親帶領,他們帶著數不清的禮物來到了閻婆國,向修跋那波婆蘇求婚。修跋那波婆蘇的父親同意了這門親事,因為他親眼目睹了金天的風0

婚禮就在修跋那波婆蘇家舉行,新娘子與新郎相互也都十分滿意,兩情融洽。賓主也盡情地歡娛了好幾天。

隨後,父親帶著金天和新娘一起返回了舍衛國住了下來。金天夫婦倆夫唱婦隨,生活得十分幸福美滿。這是後話,暫且不提。

在金天和新娘回到舍衛國家中後,金天家中準備了許多豐盛美味可口的飯菜,請來了許多僧人,請他們接受齋飯供

有一天,佛祖釋迪牟尼接受了他們的邀請,帶著一些弟子來到了金天家中。金天全家上下都十分高興,隆重地把佛祖迎進了家中。

佛祖用完齋飯後,等收拾完畢,就開始給金天的父親以及金天夫婦解說佛法要義,也為他們講解了佛法修習中的戒律。由於佛祖講得十分透澈,並且深入淺出,因此,他們也都明白了佛法中一些基本原理,都得了須陀洹道,具備了更深地研究、修習佛法的基礎。

佛祖釋遒牟尼回到祗洹住處後,金天夫婦便同時去見金天的父母,對他們說:“我們聽了佛祖說法以後,很受啟迪,因此,我們都想出家跟隨佛祖繼續修習佛法。”

金天的父母見小夫妻態度如此誠懇,就同意了他們的請求。

第二天,天剛亮,金天就和修跋那波婆蘇一起去了祗洹佛祖住的地方,向佛祖釋迦牟尼提出了出家的請求。佛祖十分高興,就對他們倆說道:“你們來得正好啊,比丘和比丘尼。”佛祖釋迦牟尼的話音剛落,金天和修跋那波婆蘇頭上的頭發就都不見了,身上的衣裳也突然間變成了出家人穿的袈裟。金天就成了一位比丘,而修跋那波婆蘇也就成為了比丘尼。從此,他們倆就住在祗洹中,跟隨佛祖釋迦牟尼修習佛法。

由於佛袓釋迦牟尼孜孜不倦地教誨,金天和修跋那波婆蘇對於佛法的認識也逐漸加深,後來,他們都修成了阿羅漢。有一次,佛祖釋迦牟尼在講經堂講完佛法後,又對包括金天和修跋那波婆蘇在內的所有的弟子們講道:“從前,在毗婆屍佛涅槃以後,佛法被傳了下來,許多比丘們也都象毗婆屍佛在世時一樣,四處周遊,化度分人。

“有一天,幾個比丘周遊到了一個小村莊裏,村莊裏的所有的人,不分地位高低,不分貧窮富裕,都競相供養著這幾個比丘。那時候,在村子的最外麵住著一對十分貧窮的夫妻,自己本來就又窮又餓,渾身無力,一聽說來了幾個比丘,別的人家都爭搶著供奉過了,不由得暗暗傷心,心想:從前我父親在的時候,家境十分富裕,家裏堆積著不少的財物,而現在我們自己已經非常貧困,和從前比起來,現在真是太苦了。想當初,我們家雖然很富有,但是卻從來沒有遇到過這樣聖潔高尚的出家人。現在我們雖然遇上了他們,卻又偏偏無錢供養他們了,想來真是可悲。”

佛祖釋迦牟尼看了看正認真聽著的金天和修跋那波婆蘇,然後繼續講了下去。

“這對夫妻越想越傷心,最後竟然傷心得哭了起來。過了一會兒,妻子停住了哭泣對丈夫說道:丈夫啊,你先不要哭了,現在,你再去家中倉房裏認真翻一翻,看看能不能找到一點東西。不管怎樣,我們家也應該供養那幾位比丘,。丈夫聽妻子一說,就邊擦眼淚邊向5經十分破舊的倉房中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