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作為一個特殊的社會群體,她們的道德素質及道德教育在未成年人道德教育中起到特殊重要的作用,並直接影響道德教育的成效。
由於血液關係所形成的天然的感情紐帶和教育形式,使母親在教育和培養子女方麵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母親與子女朝夕相處,對孩子的情緒、愛好最為了解,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及時發現問題,加以正確的引導和規勸,其效果往往比其他人的教育效果更好。從受教育者的角度分析,子女對母親有一種與生俱來的依賴和信任,使其更容易接受父母的教育和引導。當前社會轉型時期,各種矛盾相互出現,人們的生活壓力很大,日益嚴重的精神疾病問題已經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世界衛生組織最新報告提供的信息表明,在年滿20歲的成年人口中,抑鬱症患者正從以每年11。3%的速度增加,全球約有5000萬人既全球人口近1%的人受抑鬱症之苦。出現此種情況的原因是多方麵的,但不能不說我們的家庭教育存在很在缺陷,我們的母親群體要很好地進行反思。
母親對孩子的教育形式不僅是講道理,更重要的是她們平時的言談舉止,處世態度,待人接物的方式,方法等,都對子女具有重要的教育功能。孩子具有模仿的天性,尤其在他們成長早期,父母的榜樣作用更為明顯。教育學家的研究表明,母親有較高的道德修養,孩子就會以母親為榜樣,先是照著做,久而久之,習慣變成了自然,就成了他們日後處理各種關係的道德準則;反之,如果父母不注意自己的榜樣師範作用,孩子也會模仿。
當前我們對母親素質的認識存在很多問題;一是沒有認識到,二是對現代化的內涵認知甚少,長期貧窮導致人們急於致富,偏重於物質現代化的實現,忽視人的現代化和人的素質的進步,更不重視“母親素質”的問題。三是偏重於從生物學角度理解母親,低估了母親群體素質在現代化建設中的地位和作用。
母親在家庭中的作用是其他人不可替代的。那麼,怎樣做才能成為一個稱職的母親呢?
(1)除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質、心裏素質和道德品質素質外,還要學習和掌握教育方法。
(2)尊重孩子的人格,維護孩子的自信心。和孩子談話、討論問題要持平等認真的態度,要尊重孩子的愛好和興趣。
(3)以身作則,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
(4)對孩子多表揚少批評,使孩子對自己有充分的自信。對表揚要及時,對孩子的批評要善意,不要諷刺挖苦。
(5)在生活上為孩子創造一個健康成長的環境,而對孩子的物質要求不必有求必應,要使孩子了解父母的艱辛,懂得孝敬父母。
(6)尊重孩子的選擇,幫助孩子製定明確的奮鬥目標,培養孩子百折不撓的意誌,鼓勵孩子把夢想變為現實。
孩子無法選擇自己的父母,社會也不可能規定做母親的標準。因此,提高婦女素質是全民族刻不容緩的任務,提高婦女素質是利已、利人、利子孫、利國、利民、利地球的壯舉,是關係到中華民族的興旺昌盛、祖國前途與命運的大事。
怎麼樣做新時期的母親?
第一,要注意言傳身教。母親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高大與否,跟教育有效是成正比的。因為我非常愛看書,我4歲的兒子潛移默化,非常喜歡我買給他的書,見到字就問、就讀,目前已經認識不少的字。現在我在電腦裏打這篇文章,他就在旁邊讀,不懂就問,這種感覺真好。
第二最好自己也“長不大”。孩子喜歡活潑幽默的母親。在孩子麵前,我們做母親的,也應該是“孩子”。也玩也鬧,孩子就把你當成無話不說的朋友了。為什麼不少孩子喜歡一些外教,就是因為他們從裏到都像“孩子”,孩子能不喜歡“孩子”嗎?特別是充滿幽默感的“大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