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渠縣旅遊營銷
渠縣要做好文化旅遊品牌的打造與營銷,還應首先做區域營銷(城市營銷)。
有一個發人深省的區域經濟悖論:身處一個底蘊深厚的區域,人們卻茫然不知。正所謂不識廬山真麵目。如何使自己的區域脫穎而出,樹立自己獨一無二的品牌形象,從而吸引投資者、旅遊者、消費者?
一個需要做的方法是打廣告“出售自己”,打包賣出去,賣一座城市。賣點是什麼?是外界不知道的產品、個性與獨特資源。獨特氣候、自然環境、文化資源等天賦環境,這些都是渠縣的“軟黃金”,
把它們整合起來,營銷出去,就成了渠縣經濟社會發展的獨特道路。
品牌營銷,也是一個重要方麵。案例如1996年雲南迪慶把一句口號“尋找香格裏拉”變成了品牌、名牌。
渠縣曆史文化旅遊資源豐富,有待更深入挖掘、提煉,以很好開發利用。渠縣有難得的人文風景及名人資源效應,應予充分考慮。唐代大詩人元稹被貶謫到通州(今達州)做司馬不到4年,但1000多年來,達縣人為他修了紀念性景觀建築嘎雲亭,還形成了規模空前的民俗節慶活動日——元九登高節。要是沒有元稹等“六相”的曆史文化遺產,如今達州的形象必定黯然失色,不堪想象。人文風景的文化魅力由此可見。
渠縣人文風景擁有特色魅力,漢闕文化、蒙山三國文化的馮煥做幽州刺史、張飛立馬勒銘、蜀國大將軍王平的河洛家鄉等,都是難得的人文風景資源。
宣傳營銷渠縣,擴大渠縣旅遊知名度和影響力,宜以人文風景設計一個主題語:“渠縣:鄧小平外婆灣”。
以公共信息傳播的形式,通過媒體、廣告等途徑傳播出去。外地人聽了會一驚,激起興趣,引出話題。而這個興趣和話題,正是旅遊特別需要的熱點、亮點和興奮點。如何引出這一類熱點話題?需要研究論證,需要創意設計。在渠縣,這類熱點和亮點還多,要抓好自己的特色,發揮效應。
渠縣,文化大縣,自古以來引領著川東北的文化發展。改革開放以來,渠縣人在文學藝術和學術文化的多個領域取得很大成就,所創造的文化高度,至少在川東北地區尚無其他縣可以超越,渠縣的高度就成了川東北的高度,乃至四川的一定高度。因此,從學術文化來看,脫離這個高度,是說不上繼承發展的。渠縣籍當代詩人楊牧,學者李學明、周嘯天,農民作家賀享雍等,被稱作“宕渠四子”,在學術文學上已經做出了很大貢獻,擁有了全國影響。
楊牧,大漠放逐,成為當代新詩流派“新邊塞詩派”的領軍人物。詩歌流派在當代詩壇上寥寥可數,十分難得,楊牧詩歌的影響和價值可想而知。賀享雍,在渠縣的(當然也是全國全省的)地域上創造性構建了農村、農民題材領域的小說文化,堅守數十年,成就斐然。他的小說,整體上構成了農村改革的曆史畫卷,其文學的、認識的價值,作家本人的文學地位和影響,都將越來越突出。他數十年的堅守,是一種很高的人生境界、精神境界。
曆史文化是一波一波地推進。渠縣“宕渠四子”的產生,有其特定曆史文化土壤和氣候,是近代川東北曆史文化積聚的結果,也是渠縣300年文化積聚而後產生的一次噴發,經過了三代人的脫胎換骨而最終形成。因此,百年內很難再現。越往後來,其曆史文化地位、價值及影響,會越來越明顯,越來越大。對名人效應的看重和珍視,百年前英國有一個著名說法:寧可失去東印度,也不可失去莎士比亞。
賀享雍提出一個好想法:在渠縣召開“宕渠四子”研討會。頗富創意,很具特色。特色在哪裏?研討專題各自獨立,又相互聯係,在交叉與整合中產生綜合的文化效應。
渠縣新型工業化與新型城鎮化的曆史進程正在加快。渠縣城市定位為生態濱江城市。輻射帶動3個區域、28個小場鎮。496個行政村,加社區,共555個。2800個聚居(集中居住安置)點,5800戶安置。土地集約化經營。小流域場鎮坐標係統28個小城鎮(場鎮群)的規劃與功能分布,自然讓人聯想到中國傳統文化所謂“二十八星宿”之說。根據古代皇家星象學者論述,二十八星宿係由四個方位組成,依次為角亢(東)、鬥牛(北)、奎婁(西)、翼軫(南)。每一方位由七宿組成,是謂星羅棋布,光明燦然,被神秘地看作是順天意、得民心的安排。
渠縣城濱江路,建造宏大,視野開闊,視覺效應特具潛力,應打造形成一個旅遊景點。但目前還顯得單調。
根據渠江河運曆史來看,宜於研究策劃碼頭主題文化的打造。目前至少有幾個可以打造恢複的景觀。比如,據李樹平先生熱情介紹,渠江碼頭上過去有月台,一到黃昏,就有許多婦女兒童聚集,盼望出船的當家人平安歸來。這一文化史實,極具人性親和力,也集中反映了渠江的船運曆史風貌,以及渠江人的情感與精神世界,頗富造型藝術所特需的視覺震撼力和人物典型性。應據此打造一座望夫石一類的群雕藝術,喚起人們的文化記憶和渠江情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