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章 北洋軍閥(3)(1 / 3)

歪鼻子將軍段祺瑞

姓名:段祺瑞。

愛好:除了愛國,什麼都不愛。

性格:勇於任事、冷靜謙遜。

相貌:身材偏瘦、長相還行。

智商:高。

情商:高。

必殺技:他不喜歡殺人,無必殺技。

缺點:太倔了。

座右銘:個人進退得失是小,國家安危是大。

死亡原因:吃西瓜導致鬧肚子,身體缺乏營養,又拒絕吃肉,因而致死。

段祺瑞(1865—1936),安徽合肥人,字芝泉。段祺瑞喜歡舞刀弄槍,看書愛看奇門遁甲、排兵布陣的書,這點跟袁世凱一樣。1889年他畢業於天津武備學堂,隨後去德國柏林軍事學校留學,學習炮兵,德國人因為他留著辮子,罵他是中國豬,他氣憤難平,拿剪刀要剪辮子,此時正好督學蔭昌(後來鎮壓武昌起義的那位)進來,阻止了他。1896年段祺瑞回國,同年起隨袁世凱小站練兵。段祺瑞主管炮兵,手下3000人,這是中國近代第一支炮兵部隊,因此段祺瑞是中國第一位炮兵總司令。

在官場中,官員之間很少有友誼,有的隻是利益,越是對某人說“你是自己人”,就越說明對方不是自己人。做官最需要有自己人幫襯,但做官的人卻又難得交上真正的朋友。這不為別的,僅僅因為官場原則與朋友原則水火不相容。而袁世凱與段祺瑞在官場上的交情卻真正稱得上友誼。

袁世凱小站練兵開始時,一天他發現段祺瑞沒來,一問才得知段祺瑞回家完婚了,但此前袁世凱已經發電報讓他趕來報到。段祺瑞接到電報後很為難,一邊是人生大事,一邊是軍令如山。正在為難之際,他接到袁世凱的第二封電報,說婚姻大事先辦,去小站可延緩幾日,袁世凱還送來銀票一張賀喜。段祺瑞辦完婚事趕回小站,袁世凱親自迎接,並邀請段祺瑞同上一輛車回營。幾天後段祺瑞在飯店舉行婚宴,招待小站同僚,婚宴結束後老板告訴段祺瑞:“袁大人已經吩咐了,所有花銷都記在他名下。”從此段祺瑞成為袁世凱的左膀右臂。有人說這是袁世凱收買人心,但我更願相信這是友誼。

1901年袁世凱任直隸總督,他和袁世凱一起赴任,他在保定負責編練北洋軍,並主抓保定軍校。1912年袁世凱任總統後段祺瑞被任命為陸軍總長,1913年總統選舉時共759位議員投票,袁世凱471票,黎元洪151票,外交家伍廷芳33票,段祺瑞13票,孫中山13票,段祺瑞竟跟國父票數一樣多,結果他出任代理國務總理,不久參與對孫中山“二次革命”的作戰,戰後因功擔任湖北都督兼湖南都督。

1916年,當袁世凱在袁克定與楊度等人誤導下要當皇帝時,找段祺瑞談話,段祺瑞堅決反對袁稱帝,兩人不歡而散。此後段祺瑞依舊苦苦勸阻,可惜袁世凱不聽,別人勸他別再勸了,他說:“個人進退得失是小,國家安危是大。”袁世凱登基後段祺瑞沒有去參加登基大典,還說:“項城作孽呀!”後來段祺瑞的叔叔勸他:“總統一向器重你,可你在稱帝問題上卻一再頂牛,總統、皇帝還不是一回事,你何必太認真?”段祺瑞說:“可不是一回事,項城當總統,見麵隻要敬禮、握手就可以,如果做皇帝,見他就得磕頭,老頭子個人對我怎樣都無關緊要,恢複帝製,必將鬧出大亂子!如果真心為總統好,就應直言相告,切不可推波助瀾。”

此後袁世凱派人對段祺瑞說:“沒有我,恐怕也沒有你們,我年逾五十,位極元首,個人還有何求?但不能不為此一團體打算,我們不能讓人家(蔡鍔)打到大門口來!即使我有錯誤,第一個了解我、諒解我的應該是芝泉。現在恰恰相反,芝泉竟是第一個不了解我、不諒解我的人,實在令人百思不得其解。你可以把我的話告訴他,最好芝泉能親自來見我。”段祺瑞見到此人後說:“你明日再去見袁後,不必多費口舌,隻聽其發落便可,生死且不計,何有於得失?”

孫中山得知了段祺瑞的做法後,說:“段祺瑞反袁稱帝,不失為愛國軍人。”

1916年6月袁世凱去世後段祺瑞任國務總理,他去找黎元洪,想讓他當總統,段祺瑞來後,見黎元洪坐在椅子上,一言不發,便也找了個凳子坐下,也一言不發。二人對坐40分鍾,四目相對,就是不說話。40分鍾後段祺瑞覺得沒勁,就起身告退。黎元洪仍然一言不發,黎元洪的秘書坐不住了,說:“我們這裏缺人手,你就留下來幫忙吧。”段祺瑞無語,回去後段祺瑞支持黎元洪任總統。

段祺瑞當總理時,一無直轄的軍隊,二無可以盤踞的地盤,三無固定的經濟收入,四無一個固定外國勢力可以倚靠,人稱“四無”總理。張作霖說:“屁都沒有,還敢來當總理?!”

段祺瑞在就任後力主對德國宣戰,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他說:“此次世界大戰全麵展開,戰爭的最後,也是最終目的是重新瓜分世界(看得可謂透徹),當然勝利者才能得利益,在這場戰爭中小國還好,所有大國都不可避免地被卷進去,中國也不例外。要麼加入同盟國,要麼加入協約國,中立不可能,誰中立誰最後吃大虧。有一種說法說德國科學先進,他們把先進技術投入戰爭,必勝。我看不一定,我在德國留過學,了解德國的實力,德國雖強,但同時與那麼多國家開戰,很難取勝。日本也是先進國家,我看必須暫時與日本結盟,否則日本成為戰勝國後首先遭殃的是中國,因此中國必須對德宣戰。”而孫中山卻說:“中國為救亡圖存,不應參戰,中國、美國、日本應友好親善,中國應中立。”

黎元洪也反對對德宣戰。段祺瑞組織督軍團,威脅支持黎元洪的國會,被黎元洪免職,於是段祺瑞暗中令張勳帶兵進京調解衝突。張勳趁機複辟,段祺瑞沒有料到自己引狼入室,於是在馬廠誓師,宣布討伐張勳,將張勳趕跑,再造共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