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創業 第34節 小滿日記(1 / 3)

自從有了鋼筆,我的日子好過多了。沒有想到在這個世界裏我需要寫那麼多字。爸爸在卷軸上每指給我至少兩千字的內容,讓我抄在紙上,再讓我的學生們謄抄開去。內容什麼都有,從基礎的四則運算到畫地圖,從車床原理到軍隊的土工作業,就是挖各種戰壕或者防禦工事。爸爸這就是我們帶給這個世界的課本和知識體係。我抄好之後,會交給我的學生再去謄抄十份,其中兩份會留在學校,一份留在圖書館——也就是我們家的書架上。剩下的就不去管它了,隨便他們流傳到哪裏去。當然這些抄件不會流失,不僅每個家庭和每個作坊都學著我們家的樣子建立了書架,而且我看到有些抄件有了越來越多的複製品,以至於我不得不把抄件編號,以便讓孫巧巧方便核對。編號建立讓爸爸很高興,我會用心會管理了。他一高興,就都給我一個“圖書館管理體係”讓我做個簡化版本,放在書架的一個格。我覺得這世界真是艱難啊。

為什麼要我抄第一遍呢?爸爸是盡量不讓這個時代的人看到我們帶來的神奇的東西。他再也不穿我們從原來的世界穿來的衣服,還在計劃怎麼到俞朝勤的鐵匠鋪裏去裝模作樣鼓搗一下再掏出車床上用的高硬度的合金鋼刀頭。多累啊。我覺得他也是希望我什麼知識都學一點。這恐怕不是個好辦法,實在太累了。以後劉則怎麼辦?他再抄一遍?希望如此。

好在現在有了鋼筆。一塊鐵皮,剪成一個菱形,剪開一條縫,在縫的頂端心地打出鐵珠,然後裹著一根圓柱捶打,做成環形。這就是蘸水筆尖。自從花了幾個晚上跟爸爸一起把工藝成形後,鐵匠鋪已經能夠大規模生產,這徹底解放了我們一家三口:毛筆實在太難用了。很快我的學生們也習慣用鋼筆。現在錢三還在研究用掏空的牛角做筆杆,可以儲存墨水,就不用帶著一個瓶子到處走了。我覺得自己將會以鋼筆的明者而被人紀錄在曆史上,也是蠻有諷刺意味的。因為我是那麼的不喜歡用筆。

討厭鋼筆的我每的工作包括抄出至少兩千字的知識,然後去上兩、三節課。是給人上課。雖然我隻有14歲,但是我已經是一所學校的老師。我的學生不僅有跟我一樣年紀的孩子,也有頭花白的老人。他們在校園範圍裏總是對我非常恭敬,讓我直接感受到了禮儀的重量。我開始關注別人的禮儀,會討厭那些沒有起碼禮儀常識的人。可惜的是自從我成為他們的老師,再也沒有人摸我的頭了。還好爸爸會摸,尤其是我跟他求摸頭之後。

我和媽媽一樣,教數學和語文,也照本宣科地教過醫學知識,還教美術和音樂。爸爸也在學校裏上課,他教任何我和媽媽不會教的東西。不教課的時候我也上課,幾乎爸爸教的每一門課,我都一起學習,然後再告訴身邊的孩子們。爸爸我這叫助教。

學校開始運行三個月了,我的學生們越來越能幹,王帶喜據已經成為梅家村第三有權力的人,竟然遠遠在我之上。作坊總是來跟爸爸要人,是需要能寫會算的。爸爸一個也不放,他要把這些學生全部當老師用。我們是要建很大的學校嗎?

今跟著爸爸去臨時村子裏查看,很高興空氣裏沒有臭味了。爸爸讓人出錢買下了村民們帶來的所有動物,包括不少的雞鴨和幾隻豬。沒有這些到處亂跑的動物,再加上建立了巡邏隊,抓住隨地大便的人就打棍子,空氣終於恢複了原來的味道。就為了這個,我和我的學生們在臨時村裏就忙了三。當然一切都是值得的,當初在縣城門口坐著的那些瘦弱的人,尤其是那麼多老人和孩,現在臉上都有了神采和笑容,相信他們心裏也都有了希望。

“給你看看,這是你女兒的日記”姚英遞過一個鹿皮封麵的本子。早晨的陽光裏傳來一陣書聲朗朗,兩口子難得清閑,在家裏收拾收拾。

“我們能看人家的日記麼?”劉遙一邊著一邊打開了本子,興致盎然地翻看起來。讀著讀著,他突然放下本子,拔腿就往外跑。姚英不知道怎麼回事,急忙一把抱起兒子,跟在後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