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創業 第34節 小滿日記(2 / 3)

“老梅,帶喜,我們在臨時村子裏接收了多少人?其中孩多少?”劉遙人還沒進門就大聲問道。

王帶喜現在整都待在梅宅裏,要麼上課,要麼整理她的統計。現在正好是課間休息時間,王帶喜正埋頭計算,聽到聲音,急忙在紙堆裏翻找,很快抬起頭來回答:“先生,一共是7個人,孩4個。”

“老梅,一個村子如果有1個人,一般應該有多少個孩?”劉遙皺著眉頭問道。

“總有二十多三十個的樣子。一半成年人,剩下的一半裏,大半孩,半老人。”梅先卓琢磨著回答。

“到我們臨時村裏的人,孩不到一成。這是為什麼?”姚英也聽出了其中的問題,連忙問道。劉滿正在給一群孩子講解,聽到聲音也走了過來。

“要正常原因,那就是他們其中不少人都沒有成家,比正常的村子裏孩是少一些。但是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很多孩沒有父母帶著,沒法到我們這裏來。”梅先卓無奈地回答道。

“梅先生,那麼這些孩怎麼生活呢?”劉滿焦急地問道。

“運氣好的,會有人家收留,成為繼子,長工,童養媳。運氣不好的,就是饑一頓飽一頓的混著。”高管家在一旁沉重地,接著又道:“我就是這麼混了很久,然後被梅先生收留的。”

“你不是有父親麼?”姚英直愣愣地問道。

“我三歲那年,父親被抓去跟著軍隊到廣西平亂,母親很快就生病身故。要不是先生收留,現在還有沒有我都不知道了。十年後,我父親才逃回來。當時一起去的三十多個人,隻回來他一個。”高管家平靜地道。

“那就是應該有不少孩還在食不果腹地混著?他們在哪裏呢?”劉遙問道。

“基本上大多在縣裏。縣裏還是好混到飯吃,幫人家洗個衣服,帶個孩,去店鋪裏打掃打掃,集市的時候挑挑抬抬的,每總能吃上一頓飯。也有在村裏的,那基本都是祖屋還在,由同姓的周濟著。”高管家顯然很熟悉孤兒的生活。

“老高,你趕緊準備,駕個馬車,帶點吃的,我們去縣裏把孤兒們都接來。”劉遙轉身對姚英和梅夫人:“你們兩去臨時村裏準備一下,騰兩個窩棚出來,今晚上就要安頓孩子們住下。衣服肯定得備一點,估計都是跳蚤,得裏外全部換幹淨衣服。”

梅先卓聽明白了是要做什麼,在旁邊連身自己早沒想到,這些孤兒不僅是急需救濟,而且正好可以到學堂裏學知識,一舉多得。

劉遙顧不上聽那些嘮叨,又叫女兒去自己班上挑兩個能幹的女生,再叫來梅先卓和趙飛,讓他們一起去幫忙,尤其要負責去跟孤兒們清楚情況。

一行人很快就收拾停當走出村口。劉滿跟在後麵跑出來,手裏抱著幾個竹筒往車上一丟,擦把汗道:“這是涼開水,比喝生水衛生。”

姚英摸出手絹擦著她滿頭大汗道:“還是帶些吃的好。這些孤兒喝的都是生水。”劉滿也意識到自己準備的有問題,跺了跺腳便要往回跑。

“閨女,劉先生,你別忙活了,他們帶了吃的。”高管家的父親擦著淚一把拉住劉滿,又走到劉遙跟前深深鞠了一躬,直起身來走開了。

高管家也是一臉激動,大喊一聲駕!趕著馬車飛快地走了。

鄭磊一邊在村子裏巡邏,一邊捶著酸痛的後背。今是自己的窩棚當值,本來是輪到柯山,但是這人自從到了錢二的作坊裏做事,越來越囂張,現在輪流巡邏根本不去,都是讓同住的三人代替。本來今該是魏敏替柯山巡邏,但是魏敏在山裏打了一整炮眼,據是繩子吊著在懸崖上輪錘子,一回來就倒在床上到現在也動不了。自己雖然築壩的活也不輕,總算是好點,便拿了輪值牌走出了窩棚。好在巡邏不是苦差,隻要做一件事:現輪值牌上寫著的事情就去製止,製止不了就去找警衛隊——劉遙在村子裏放了一個伍,由梅家駒坐鎮,算是村子裏的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