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創業 第38節 海濱(1 / 3)

搬到新家讓一家人都很興奮,這個房間走走,那個房間看看,院子裏抬頭看星空,大樹下規劃樹屋的搭建,弄到很晚才回屋睡覺。

按照無障礙設計的思路,劉宅沒有設門檻,院子和室內也沒有高度差。因為房屋建在山頂,所以也沒有考慮防澇排水的需要,連門前的台階都省了。可以這個房屋在對人為侵襲和洪澇侵襲方麵的防禦性考慮就是零,跟現在的設計思路很不一樣。正是因為這樣的設計,一家人才能在昏暗的燈籠照明下滿屋子內外亂走。

劉遙提著燈籠走在三人的後麵,跟劉滿指點:“提燈籠的人要在隊伍後麵,如果人數不多的話。因為直視燈籠是晃眼的,後麵有光可以照亮道路又不晃眼,是使用燈籠的最好方法。”

劉滿奇怪地問:“爸你沒到古代來過呀,這些事情你怎麼知道的?”

“你爸會琢磨。”姚英回頭對女兒。

“這個倒不是琢磨出來的。我的時候跟著爹媽下放貴州農村,在沒有公路和電的地方生活過。那時的夜晚和現在一樣,太陽下山之後,要是沒有滿月,真的伸手不見五指,墨黑墨黑的。”

“那時還是用燈籠麼?”劉滿奇怪地問。

“倒是有手電筒了。不過道理一樣的。拿手電筒的人也是要走在最後。起來,這還是你爺爺告訴我的。”

“家庭教育永遠是最重要的。所以呢,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也會把你們兩個教育成現代人。”姚英摸摸女兒的頭,欣慰地。

“還是要閱讀。那個卷軸,就是我們的可汗學院。”劉遙召喚出存儲空間,拿出卷軸遞給女兒:“找到航海章節看一千字。抄就別抄了,今太晚了。”

劉滿聳聳肩,拿過卷軸讀了起來。

第二,一家人都睡到很晚才起床。滿一邊煮粥一邊問:“爸,咱們今幹啥呀?今全村都放假,是旬休呢。作坊裏的工人也都回家去了,連醫院裏都沒有病人了。”

“姚英,既然醫院裏沒事,咱們去海邊吧?一家人去度個假。而且不去鹽田,去石碌河下遊的碼頭,到那裏去看看。”

“旬休病人都沒有了。”姚英嘟囔一句,便去收拾東西準備出,一邊又想起安全來:“滿,你去叫梅家駒帶兩個人來跟我們一起走,否則路上保鏢都沒有。”

“那我們村口見。”劉滿背上自己的背包,蹦跳著出門了。

雖然這個時空沒有了保溫杯,姚英出門不必再帶好幾個杯子裝各種溫度的水,但要收拾好也是很不容易的。三個人終於走到村口,老遠就見劉滿帶著孫壯和趙飛兩個跟班在那裏伸著脖子張望。

姚英左右看看沒有梅家駒的身影,便問女兒:“梅呢?下地幹活去了?”

“去縣裏了。是跟著他爸爸去弄千畝田的報備。”劉滿踢著路邊的草回答道,看上去並不打算走。

“那咱們怎麼不走啊?”姚英奇怪地問。

“回夫人,梅夫人也要去。”孫壯乖巧地回答道。滿對爸爸做了個“情況越來越糟了”的表情。劉遙笑笑,帶著兒子去路邊抓蚱蜢。

梅夫人和梅香很快到了,一行人笑笑往海邊走去。盡管是冰河期,但海南的物候還是很難從四周的景物看到秋的來臨,依舊滿目蔥綠。走出村莊之後,樹林裏不時出現各種鳥獸,讓兩個孩子興奮極了。但是很快,去海邊度假的熱情很快就被崎嶇的山路消磨幹淨。道路曲折蜿蜒,一會兒上坡一會兒下坡,走起來很費勁。

“趙氏建築公司呢?咋不來修個路?”劉滿開始抱怨起來。

劉遙前麵抱著兒子,後麵背著背包,走得汗流浹背。他把背包聳了聳:“到碼頭的路多半是要後年再修了。你那些做會計的手下沒跟你?我讓她們在做展規劃呢。”

“了,我懶得聽。”劉滿大大咧咧地回了一句。

“你就是這樣,不肯花功夫。”劉遙責備一句,接著道:“我要先造好水壩,盡量多開墾農田,然後招來盡量多的人,馬上就去開鐵礦,煉鋼,出兵器,之後才能顧到修通到碼頭的路,那時也是我們需要展海上力量的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