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遙補充道:“這個店,不能隻賣鐵器,咱們的紙張、細木工、水車,都可以在店裏賣。”
孫正剛突然站起來道:“先生,諸位,我能不能讓女去這個店裏學做生意?”
大家都覺得很突然。有孩子在上學的人琢磨過來了:孫巧巧有點跟不上,現在還沒分班。可是巧巧才剛十歲,能學個什麼呢?
劉遙在心裏感歎:可憐下父母心,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啊。這孫正剛為自己的女兒謀出路,平時反應挺慢的人,這下反應也快,思路也活了。正在想著,就聽李建功:“不是我推事。我買東西的事情都忙不完,光是買鐵器和生鐵塊,都跑到廣州府了。現在賣鹽我都不管了。”
“我倒有個想法。咱們村的人不夠,能不能把叉河村的人用起來?我看黃胖子和他手下幾個人看上去也很能幹的。”劉遙冒出一個新想法。
“行啊,咱們讓他賺點錢,就能解決人手不足的問題,也能讓兩個村關係更好些。”梅先卓也覺得這個方法好。
“這事要公平,咱們搞個招標,告訴大家誰都可以來做這個生意,隻要一次性買去多少鐵器,我們就跟他合作。”劉遙興致盎然地提出了招標這個概念,沒想到卻收獲了一堆奇怪的表情。
梅先卓看看大家的表情,再看大家的視線轉而集中在自己身上,咳嗽一下,一臉為難地道:“咱們找黃胖子,是因為相信他能辦好這個事情。現在你又找黃胖子,又誰都可以做這事,那是既不相信黃胖子,又把這事看低了。這樣黃胖子多半不會來跟你合作的。”
“…”劉遙非常意外,一下子反應不過來。
“而且黃胖子還會覺得被你羞辱了,跟你結仇。”李建功補充道。
“那,好吧,不招標,就黃胖子了。”劉遙無奈地。
“不過他要一次買去我們五百兩銀子的貨!”梅先卓受到了啟,惡狠狠地開出了價碼。
“給我五時間就行。”俞朝勤愉快地,看來他確實是厭倦了打鋤頭鏟子。劉遙不禁問他:“俞先生你鋤頭斧子都打完了麼?”
“還差一點……不過也差不多了,我先打要賣的東西,就五時間,不耽誤的。”俞朝勤急忙解釋。
“……好吧,你好好安排”劉遙有點無可奈何。
趙世祿翻看著紙張上的數據,又跟王帶喜嘀咕了幾句後道:“這五百兩銀子的糧食夠吃大概一個月的。黃胖子吃進這麼多貨,下次進貨估計就是半年以後了。所以還得找別的方法。”
梅家駒站起來輕聲:“各位先生好,我這裏有個想法。”
梅先卓眼睛一瞪就要責罵,劉遙急忙開口:“家駒你,有啥想法都歡迎!”
“聽鍾老四,石碌港的人魚都吃不完,咱們是不是能拿鐵器去換點魚來?”梅家駒局促地問道。
“魚有啥好的?這魚要能弄來,還等你想到?拿來多了就臭了,少了還不夠人工錢的。”梅先卓還是找到機會責罵兒子。
劉遙走過去拍拍已經把頭深深低下的梅家駒,站在他身邊道:“我看這個辦法好。魚是不好弄,不過我們可以把它曬成魚幹嘛。現在氣正熱,幾就能曬幹。正好又是農閑,婦女在家裏都沒事幹,可以去石碌港曬魚幹。”
孫正剛拍了拍收道:“這魚也頂糧食的。老梅你還罵,我那個子要是有這麼聰明我笑都笑醒了。”
李建功皺著眉頭:“就是運進來麻煩。石碌河水流很急,逆流劃船很是費勁。”
梅先卓暫時放下跟兒子著急,安排起事務來:“建功,你還是要把手上的事情先放一下,跟黃胖子談買賣還是得你來。店裏不能沒有我們的人,你得安排幾個手下進去。至於買魚的事情,魚幹可以曬,怎麼運進來你也去一趟石碌港,看看那些船家有沒有辦法。”
王帶喜看準時機提出了數字:“如果其它作坊每個月能賺到187兩銀子,再加上魚幹每個月能買到兩千七百斤,每斤魚幹頂兩斤糧,咱們就能撐到秋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