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盧溝曉月(2)(2 / 2)

此時的天津,其實也不再太平。7月29日,日軍飛機轟炸天津,拉開了進攻天津的序幕,守在天津的29軍士兵拚死抵抗。無奈的是,日軍的轟炸越來越猛烈,一枚又一枚炸彈在城市中爆炸,高粱地裏一個炮彈坑挨著一個炮彈坑,天津城裏的建築紛紛倒塌,很多人都躲避不及。在全城老少慘痛淒厲的哭喊與呻吟中,天津最終淪陷。

回憶起當年的戰場,29軍38師112旅223團戰士李蘭亭說:“在天津一開戰,頭一仗他們的班長就被打死了,班長是個老兵,參加過長城抗日。我一看他左邊胸口、衣服被打破了,流出血來,不一會兒他頭一歪,就躺在那兒死了。”李蘭亭眼睜睜看著班長犧牲在自己的麵前。

平津的月光已不再屬於中國人

1937年8月8日,日軍駐北平司令官河邊正三率領三千多人進駐北平城。並在“盧溝曉月”[盧溝曉月,著名的“燕京八景”之一。乾隆皇帝曾在秋日路過盧溝橋,看到這裏澗水如練,西山似黛,再加上倒影於水中的月色,於是題“盧溝曉月”,立碑於橋頭。]碑前慶祝。

當時劉良惠是北平的學生,他回憶,日軍從朝陽門入城,保甲長通知中國人每家派一個人出來歡迎,並且要拿著一麵寫有“中日親善”的小紅旗,百姓們雖然內心抵觸,但是又不敢不去。他說:“日本人占領我們中國的土地,又殺我們同胞,還叫我們去慶祝他們的勝利。這一點日本人做得非常差,尤其激起了青年學生的反感。”劉良惠說這句話的時候,是微笑的。此時劉良惠的笑,是對當時狀況的無奈,塵埃落定以後,刻骨傷痛的浮現。

當時,日本人每打下中國一個城市,就會在這座城市裏放飛一個大氣球,尾帶上寫著占領某某地方。這一天,日軍在崇文門附近的廣場上放飛氣球,上寫“占領北平”。

一個月的時間,從月缺月圓又到月殘缺,一切都改變了。此時平津的月光已不再屬於中國人自己。日本人奪得了平津這道華北的防護屏障後,已經可以長驅南下,發動全麵侵華戰爭。身在天津的阮捷成隻好繼續踏上南下之路。當時陸路不通,阮捷成隻好走海路,先從天津到塘沽,從塘沽乘濟南輪到了青島,再從青島乘膠濟路經過濟南,走到浦口,一直到南京。到南京以後,阮捷成的姐姐繼續南下,到了廣州和香港。

而身處淪陷區的北平老百姓,則越發想念29軍。黃成祥說:“要像29軍那種素質,如果有個好的指揮官,那真是百戰百勝的部隊。趙登禹、佟麟閣、張自忠,都是愛國的軍官,都是很不錯的。”

29軍撤出平津後,國民黨軍委會將其編成三個軍,番號分是59、68、77,三支軍隊輾轉各地參加抗戰,至抗戰勝利時,六萬餘人的29軍,隻剩下不足兩萬人。

1937年7月,作曲家麥新,有感於29軍奮勇殺敵的事跡,創作了《大刀進行曲》,讓29軍英勇殺敵的事跡傳遍全國,鼓舞著人們投入到抗日救亡的戰鬥之中。這時,中國人麵對侵略已不再沉默。

《大刀進行曲》歌詞大刀進行曲的歌詞先後有兩個版本,文中選的是原始版本,現在流行的版本是。

大刀向鬼子們的頭上砍去!

全國武裝的弟兄們!

抗戰的一天來到了,

抗戰的一天來到了!

前麵有東北的義勇軍,

後麵有全國的老百姓,

咱們軍民團結勇敢前進,

看準那敵人,

把他消滅,把他消滅!衝啊!

大刀向鬼子們的頭上砍去。殺!

這樣蕩氣回腸的戰鬥歌詞,足以與誕生於法國大革命初期、要用壓迫者的鮮血滌蕩國民靈魂的《馬賽曲》媲美,是古老民族麵對外族侵略所發出的最震撼人心的怒吼。

大刀向鬼子們的頭上砍去,

二十九軍的弟兄們,

抗戰的一天來到了!

抗戰的一天來到了!

前麵有東北的義勇軍,

後麵有全國的老百姓。

咱們二十九軍不是孤軍,

看準那敵人,把他消滅!

把他消滅!衝啊!

大刀向鬼子們的頭上砍去!殺!

華北危機!中華民族危機!保衛華北!為保衛國家流最後一滴血!七七事變後《中國共產黨為日軍進攻盧溝橋通電》中最醒目的字眼就是“華北危急”。起來吧,不願做奴隸的人們,把我們的血肉,築成我們新的長城!